分享

《我的阿勒泰》:让人得到治愈的并不是远方,而是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妙子的宅家时光 2024-05-23 发布于河南

01

《我的阿勒泰》是一部疗愈之书,尤其在当下高内卷,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书中描绘的边疆和牧场,都会给人的精神带来滋养。

很多人都羡慕李文秀的生活,羡慕她可以在工作碰壁之后,选择重返故乡,过上“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日子,不必遭受家人的冷眼,也不必被人追着询问各种婚恋和财产现状。

可以全身心投入现有的生活,那片广阔的北疆大地,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她注入新的活力。

李文秀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想成为一名作家,她一直觉得北京是个大城市,里面汇集了很多搞创作的人,觉得换一种环境,就能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

只是后来,李文秀确实在乌鲁木齐待过一段时间,她被排挤过,也见证过人心的阴暗,加上生活漂泊无依,内心充满虚无感。

如果在城市中找不到归宿,表面看似光鲜,但对于人来说是很焦虑的,偏仄的环境也会抑制有限的生命力。

而且长期待在一个压力大的环境中,内心是很紧绷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松弛感,想要写出脱俗的文字,确实有一些难度。

李文秀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只有在大自然里,她的思绪才不太会被很功利化的标准所束缚,她能感受到完全纯粹的生活,不需要去表演,也不需要任何装饰和美化。

她就是她自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就算她会搞砸一些事,也会有足够的空间去包容她的不完美,就算她很笨拙,不擅长交际,也依旧不妨碍她用文字构建更丰沛的世界,她很认真的去感受生活,去由内向外探索生命的可能性。

《我的阿勒泰》之所以会那么火,并不是因为书中描述的景色多么优美、惬意,而是李文秀用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当然她们的生活也很苦,生活在北疆的居民也都各有各的困境,烦恼丝毫不比城市人少。

李文秀和母亲也会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去承受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她们也会经历爱恨情仇,主要是他们可以有选择的余地。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生活方式,都不可能完全自由,但如果选择的生活,是符合自己兴趣的,纵然会辛苦一些,可依旧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也是一种收获。

但反观现在很多去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就算面临失业,也不会第一时间就选择返乡,因为重回故乡,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毕竟在老家发展资源是有限的,个体发展就会受限,加上势利的环境,只会注重结果和价值,身边也充满各种质疑和比较,还不如一个人在异乡待着,反而更容易找到其他出口。

02

远方的生活看似美好、和谐,但它也有琐碎、单调的一面。

虽然北疆的人们,大都真诚,纯粹,但也有图谋不轨,自私自利的小人,善良的人也会受伤,而且在偏僻的角落,也无处不在存在各种危险,偶尔会有狼群出没。

托肯和巴太哥哥结婚之后,就被困于厨房和各种琐事,丈夫常常酗酒,也欠下很多外账,而对于托肯,丈夫总是倍加冷漠,缺少对妻儿的关怀。

即便托肯多次嘱托丈夫,路过小卖部的时候,给自己带一个搓衣板回来,可他到死都没带回来。

托肯多次提出离婚,但对方长辈们都不同意,她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也曾对现实感到深深的无奈,纵使游牧的生活充满自由,可是在和谐的生活背后,却是一个女人对婚姻的隐忍,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枷锁。

巴太的父亲苏力坦,习惯了游牧打猎的生活,但对新时代的生活不太适应,为了更好的融入新的集体,苏力坦把其他打猎的工具统统抛下,只带了一把猎刀,可是上火车的时候,才发现,猎刀也不能带进去。

他仅存的一丝侥幸,也被时代的洪流给冲了下去。

在新旧思想的碰撞中,苏力坦也妥协了自己的标准,最初的固有观念,也因现实而被撬开了一丝缝。

即便儿子不再继承父亲的旧业,他也不再勉强,而是选择主动放手,让儿子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

03

剧中的李文秀,可以随意找到一片空旷的地方休憩,她写道:“在库委,我每天都会花大把时间用来睡觉-——不睡觉的话还能干什么呢?躺在干爽碧绿的草地上。”

这种惬意的生活在都市人看来,真的是无比奢侈。

人们之所以向往远方,是以为只要逃离当下的处境,换到另外一个环境里,就可以暂时摆脱之前那些桎梏,就以为可以解决当下的很多困境。

即便远方和未来一样,都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也不能忽略人们对于未知生活的积极探索,就像我们羡慕古人,可以过上隐居的生活,在田园和山野中开拓自己的精神领地。

现世的沉浮,容易让人倍感压力,所以更需要精神上的调控。

对远方的追溯,其实是一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实际上,就算真的如愿去到了想去的地方,也要面对生活的各种琐事,也会被很多世俗化的规则所束缚。

在有限的空间里,探索生命之外的意义,是极其不容易的。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阅历增加了,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困境。

该有的零碎关系,依旧存在,该需要面临的困难,依旧需要一点点克服。

比如你在一家公司待着很内耗,同时也要面对生存的困境,然后裸辞去外面旅行,虽然暂时能够得到治愈,但是归来之后,又得面对生活的各种压力。

就算是探索未来,也要先找到自己的轨道,然后才能沿着主线慢慢向外延伸,不然只是盲目想要逃避当下的困境,如果思维方式不曾改变,就算换了环境,烦恼也依旧会存在。

所以说,让人真正得到治愈的并不是远方,而是看待世界的方式。



END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红楼梦》:令众人嫌恶的李嬷嬷,心肠并不坏,她只是太沉迷于“变有用”

《我的外婆,从不内耗》:学会关照自己,少一点苛刻和自我牺牲

《我的阿勒泰》热播剧爆火:不被定义的人生,才会有无限可能

人生如果太压抑,不妨读读李娟,会让你在低谷时,得到救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