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畜为益之十九:牛乳

 史仁杰大夫 2024-05-23 发布于江苏

  这里所讲的牛乳,并不是现在我们在喝的产自奶牛的牛奶,也不是耗牛奶。因为在中国古代并没有欧洲奶牛,我国本地的牛是黄牛和水牛。所以中国古医籍里所记载的牛乳,都是指产自黄牛和水牛的奶。另外,对于牛乳,古人有“黑牛乳胜黄牛”的说法。

  在本草书籍中最早对牛奶的药性有较完整认识的是《本草经集注》。在《本草经集注》中,有“牛乳,微寒。主补虚羸,止渴,下气”的记载。

  但在历史上,牛奶极少进入中国人的饮食谱中。因为在古代,黄牛和水牛的饲养量也不是那么多。再说黄牛和水牛,都是仅在产仔时才产奶,产奶量不高,并且那时所产的奶主要给仔牛喝,很少会拿来给人喝。

  在中国历史上,仅在宋朝时社会上喝牛奶相对常见。当时的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诗提到了牛乳,谓“雪韭霜菘酌岁除,也无牛乳也无酥。”陆游有两首诗中提到了牛乳,一首诗谓“牛乳抨酥瀹茗芽,蜂房分蜜渍棕花”,这句诗描述的是用牛乳制作牛乳酥的情形。另一首诗谓:“槐柳成荫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讲的是雨后在林间边吃新摘的樱桃边吃乳酪。南宋的诗人陈起也有一首诗,诗中写道:“江南贵乳酪,此意兼金重”,讲的是当时浙江杭州一带,大家推崇吃乳酪,但乳酪的价格被炒得很高。这四首诗中反映了在南宋时候牛乳和牛乳制品是当时常见的饮食,但似乎是上层社会享用的高级食品。因为当时牛乳制品价格奇高,应该不是普通百姓有能力消费的,因此推测当时牛乳、牛乳制品并不是普通人能够享用的。

  对于牛乳的寒热性质,自《本草经集注》后,《名医别录》、《千金要方》及中医医籍均认为牛乳性寒。这从其功效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如《本草易读》谓牛乳“甘,微寒,无毒。润肠胃,解热毒,补虚劳,治反胃噎膈。”《食疗本草》谓:“患热风人宜服之,患冷气人不宜服之。”“乌牛奶酪:寒。主热毒,止渴,除胸中热。”《医学入门》谓:“牛乳甘寒补血虚”。

  因为古人认为牛乳性寒,所以中医多认为脾虚虚寒、容易腹泻、痰湿重、体内有痰饮的人不宜服牛乳。《本草经疏》谓:“脾湿作泄者不得服。”《本草汇言》谓:“膈中有冷痰积饮者,忌之。”《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谓“凡人素有冷气虚膨者不宜服。”《药性切用》谓“中寒肠滑者均忌”。《重庆堂随笔》谓:“若有痰火者,反能助痰滞膈而增病”。我认为古人的这些认识并不是空谈,应该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因为我们现在在临床上也经常见到胃肠弱、偏寒的人喝了牛奶后,易出现腹胀、腹泻。

  对于牛奶的寒性之弊,陈脏器的《食疗本草》提出了解决方法,谓“凡服乳,必煮一二沸,停冷啜之,热食即壅。不欲顿服,欲得渐消。”意思是,喝牛乳前要煮一、二沸,稍冷后再服,热服时容易滞气。并且,喝牛奶时一次不能喝得太多。《本草拾遗》提出的方法则是将牛乳加入蒜煮上三、五沸后再喝。

  但也有认为牛乳性平或性热的。如《唐本草》认为牛乳性平,但加热后似乎微温。谓:“牛乳性平,生饮令人利,热饮令口干,微似温”。而《重庆堂随笔》则认为牛乳性温,谓:“牛乳滋润补液,宜于血少无痰之证,惟性温而腻,若有痰火者,反能助痰滞膈而增病也。”

  牛乳的食疗主要是补益人体的虚弱和亏损。历代本草著作谓之“补虚劳”、“补虚赢”和治“羸瘦”。

  《日华子本草》认为牛奶对皮肤和心肺较好,谓:“润皮肤,养心肺,解热毒。”

  《本草经集注》以后,很多医籍都认为牛乳有“止渴”、“下气”等作用。

  《滇南本草》说水牛乳还有“养心血”、“治反胃和利大肠”的作用,谓:“水牛乳,补虚弱,止渴,养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肠。”“反胃”就是饮食不容易消化,吃下东西后仍会吐出的一类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讲的消化道良恶性梗阻性疾病或胃瘫一类病症。而“利大肠”可能是指有利于排便,因而能治疗便秘。

  《千金要方》中载:“治大病后不足,万病虚劳:黄牛乳一升,以水四升,煎取一升。如人饥,稍稍饮之,不得过多。”孙思邈在这里对牛乳的煎法和服法提出了特殊要求。要求煎牛奶时,用大约200毫升的黄牛乳,加上800毫升的水,再加热浓缩到200毫升。可见煎煮浓缩牛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是通常的一、二沸或三、五沸。服用的方法是,趁饥饿时一次服用少量,注明不能一次吃得过多。我认为这个方法值得可以借鉴,对于身体虚弱或喝牛奶后有不适的人,不妨也将牛奶多煎煮一段时间后,采用少量频服的方法试试。

  古人还用牛奶来治疗结肠炎一类病症。虽然肠胃弱的人喝了牛乳容易腹泻,但古人发现,牛乳与荜茇同煎后可治“气痢”,所谓“气痢”就是大便中带粘液、血液,并且伴有肠鸣、腹痛的病症,从症状来看这相当于现代所讲的溃疡性结肠炎等病症。方法是将半斤牛奶与三钱荜茇同煎,煎至容量减半时,再在空腹时一次性服下。据《本草纲目》转引《独异志》记载,唐太宗患“气痢”非常痛苦,但太医们都治不好他的病。因此,他下诏书在全国范围内征求能治这个病的方药。后来有人献上了这个方子,他采用这个方药治好了。献方的人被封了个三品文官,“授鸿胪寺卿”(相当于现代的外交部长)一职。

  但前人认为,牛乳在有补益等作用的同时,还是有一定弊端的。《食疗本草》谓其“与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结癥,患冷气人忌之。合生鱼食,作瘕。”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牛乳容易使人腹中长肿块,内寒重、腹中冷的人不宜用。和生鱼一起吃的话,容易使人腹中长包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