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HNYZL 2024-05-23 发布于上海

庄子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01

//

大致意思是说,真正厉害的人,别人再怎么夸耀,他也不会更加努力,别人再怎么责难,他也不会为此而沮丧。真正厉害的人,内心都有一套清晰的自我评判标准,这种标准让他可以更为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一切,因而不会被外界的标准所干扰和束缚。

这样的人,有着极为强大的自知之明,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他自己更了解自己,因为他可以接纳自己所有的一切,不论是别人眼中的优点还是缺点,他允许自己身上有不完美的地方存在,因此在自己偶尔犯错时不会一直纠结在已发生的错误里,而是从中吸取教训,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他也明白自己永远不可能做到最完美,因此就算别人都在夸赞自己的时候,他也不会沉溺其中。

他的心里有一杆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因而无论外界对于他的评判标准如何变化,他都能守住自己的内心,坚定地排除外界的干扰,从而专注自身。正是因为这种专注,让他能够在世间行走的时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太清楚所有的评价都只是暂时的,因为没有人会全方位的了解一个人,很多人或许只是看到了这个人的某一面就开始做出评判。

02

//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句话其实出自庄子的《逍遥游》,就不得不提其中另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其中,庄子通过描述蝉和小斑鸠讥笑鹏不远万里飞去南海的行为,来体现二者本质上的不同,得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结论。

03

//

庄子在《逍遥游》中还谈及宋荣子这个人,“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是说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拼命去追求。

04

//

因此,学会建立一套自我评判标准,你会发现,很多评价根本就不值得被放在心上。你要知道,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当你真正能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时候,相信无论陷于何种境地,你都能更为坦荡和淡然的面对。

庄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