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名方防治失眠的研究进展

 孤鴻66 2024-05-23 发布于四川

[摘要]失眠是一种常见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失眠的临床治疗主要有中医药治疗、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3种方法,中医药治疗失眠以其不良反应低、疗效好、无药物依赖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对中西医理论中失眠病机进行概括,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失眠以睡眠-觉醒障碍为主要病理机制,涉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细胞因子失衡、肠道菌群失衡等多个因素;中医将失眠病机主要划分为肝郁化火、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胃气不和、心火炽盛、瘀血内阻9类证型。根据上述9种失眠病机,对应的经典名方如龙胆泻肝汤、酸枣仁汤、黄连温胆汤、交泰丸、归脾汤等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中药主要通过升高5-羟色胺水平,降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和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的比值,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起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关键词]经典名方;失眠;机制

·

失眠,也被称为睡眠连续性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困难经历,指在适合睡眠的环境与条件下,人仍无法得到满意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甚至影响其日间社会功能的主观体验,常伴有日间疲倦、头身疼痛、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认知功能受损等现象发生。失眠的病理机制涉及海马、下丘脑、前额叶等广泛脑区,这些脑区作为边缘-皮质系统的组成环路,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长期失眠还会增加药物滥用、自杀、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障碍。全球患有失眠症的成年人多达三分之一,高原特殊环境对急进高原人群或常驻高原人群的睡眠质量影响巨大,高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0%。失眠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失眠的临床治疗主要有中医药治疗、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3种方法。失眠认知疗法因治疗周期长、显效较慢、费用昂贵等原因尚未在国内广泛应用。镇静催眠类药物虽起效较快,治疗便捷,但也可能导致嗜睡、谵妄、行为紊乱、药物成瘾性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最早可追溯于《黄帝内经》中对于“卧不安”“目不瞑”等疾病的诊疗,其后也有诸多中医药典籍对治疗失眠的经典名方加以记载。中药治疗失眠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多成分与多靶点协同作用、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小以及复发率低等)在国内广泛应用,中药方剂也经循证医学证实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因此,根据中医证型归纳的9种失眠病机,笔者对相应的经典名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以期对后续中药治疗失眠的药物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失眠的

发病机制

·1.1失眠的现代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失眠的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的系统论述,现代医学研究普遍认为睡眠-觉醒(sleep-wake)障碍为其主要病理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轴的亢进、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细胞因子失衡、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神经元系统异常、褪黑素(melatonin,MT)分泌紊乱、下丘脑外侧-食欲素(orexin,ORX)系统功能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衡等。

食欲素系统作为大脑的主要促觉醒系统,可通过增加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hormone,CRH)的释放激活HPA轴,进而促进觉醒,其与抑制睡眠的GABA能神经元相互制约。食欲素同时是蓝斑核(locuscoeruleus,LC)神经元的强大激活剂,能够促进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的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和IL-6可刺激皮质醇(cortisol,COR)的释放,而COR能够负反馈调节免疫系统,从而抑制促炎因子的进一步产生和释放。HPA轴功能亢进以及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会促进觉醒。在胃肠道中,肠上皮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神经递质,如多巴胺(dopamine,DA)、NE、GABA以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等,肠道菌群的失衡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褪黑素的分泌,还可能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影响睡眠。失眠的现代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总结如图1所示。失眠通常伴随着以下生理变化发生:5-HT水平下降,5-HT转运体系出现异常使其重吸收减少,DA和NE水平上升,中枢神经递质出现失调;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IL-8等过度分泌,抑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受到抑制;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icacid,Glu)和GABA及GABA受体含量降低;MT分泌减少;HPA轴功能兴奋引起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re,ACTH)和COR水平上升;肠道内有益菌相对丰度下调,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相对丰度上升,肠道菌群失衡;血清食欲素含量和下丘脑食欲素受体2抗体(orexinreceptor2antibody,OX2R)表达水平升高。

图片

·1.2中医理论下的失眠病机·

临床上根据症状将失眠分为入睡困难型、睡眠维持困难型、早醒型或三者混合型4种亚型,不同亚型患者的心理影响因素具有不同特点。中国传统医学依据病机将失眠概括为以下9类证型:第1类是肝郁化火。肝疏泄不畅,肝郁而气滞,进而化火,邪火上行扰心,神不安而致不寐。第2类是阴虚火旺。阴虚者,津液亏虚,阳气无以制约,则阳亢生热化为虚火,致使体内阳气偏盛出现虚热,进而热扰神明而致不寐。第3类是痰热内扰。饮食不节,脾胃食物积滞致使痰热蕴生,痰蒙心窍而致不寐。第4类是心肾不交。肾主水,肾水在肾阳推动下,上济于心与心火相交,成水火共济之态势,若肾水或肾阳不足,则心肾失交而当寐不寐。第5类是心脾两虚。脾主运化,脾虚运化无力则气血不足,无法上濡于心,心神失养而致不寐。第6类是心胆气虚。心胆气虚则易心悸气短,整日惶惶不安,半夜易醒,遇事易惊,怯懦恐惧。第7类是胃气不和。后世常言“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失调导致肝气横逆,胃气不和,气机升降受阻,难以安寝。第8类是心火炽盛证。心火炽盛者多见心烦难眠,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舌生疮,口干腰酸,梦遗滑精。第9类为瘀血内阻。若体内有瘀血阻滞血脉,致气血不能濡养心神,心不藏神,脉不舍神,则不寐。不同中医著作分型不一,但大体上都是围绕着以上9种证型展开。

2治疗失眠的

经典名方

中医药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无数名医大家的智慧结晶在数千年的沉淀中孕育出许多经典名方。在治疗失眠的中医药领域,众多经典方剂也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表1主要以中医理论中9种最常见的失眠病机为依据,总结了相应治疗失眠的经典名方的组成、功效、作用机制等关键信息。

图片

图片

·2.1肝郁化火型失眠的治疗·

肝郁化火是失眠最常见病机之一,肝郁化火型失眠主要病位在心、肝。主要临床表现有:性格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夜易惊醒,甚至彻夜不眠;胸胁胀闷,神疲乏力,目赤咽干,不思饮食,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肝主疏泄,能够调节情志、调畅精神。情志不畅,肝气疏泄不通而郁结,久郁而化火,致使邪火困扰心神、气血瘀滞,心神不安,造成失眠。现代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产生的负面情绪无法及时纾解,且随着时间不断积压,人们极易出现心烦易怒、思虑过度、肝气郁结、心气不舒等症状,心神受扰、肝气久郁而化火,最终导致失眠。因此,应以宁心神兼滋阴、疏肝行气的方法来治疗此类失眠患者。肝郁化火证可能与炎症反应以及HPA轴功能失调有关,具体主要表现在IL-1β、IL-6、TNF-α、IL-10、5-HT、DA、促甲肾上腺素、COR等的水平变化上。在肝郁化火证失眠模型中,大鼠的HPA轴兴奋,中枢CRH与NE处于同步激活状态,外周COR刺激可影响NE、DA和细胞免疫功能。临床中还可以通过调控5-HT、DA两类神经递质达到治疗肝郁化火证失眠的目的。

龙胆泻肝汤最早见于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是由黄芩、龙胆草、车前子、柴胡、木通、栀子、泽泻、生地、当归及甘草几种中草药组成,可清肝胆实火,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有显著疗效。组方中黄芩清热泻火,泽泻、龙胆草泻火燥湿、利水消肿,栀子泻火凉血,甘草缓和调中。诸药配伍,共同起到通肝胆之气、除下焦湿热的功效。李学岐将15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龙肝泻胆汤,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龙胆泻肝汤治疗失眠的机制可能与升高5-HT、5-HIAA及GABA水平,降低DA和NE等中枢神经递质及TNF-α水平有关。

丹栀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是对逍遥散(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几味药加减得到的,由牡丹皮、栀子、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白术与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安神的功效,正对肝郁化火证失眠的病机,可谓对症下药,故临床疗效较优。方中牡丹皮与栀子配伍加强清泄肝火之效;柴胡与白芍共用,疏肝行气、养血柔肝;白术和茯苓具有健脾益气、调和脾胃的功效,能够促进气血的生化。此方刚柔并用,气血相和,充分体现了以疏肝泻火、养血安神的原则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栀逍遥散治疗失眠可能是通过上调GABA、NE及5-HT水平,下调DA和TNF-α水平等发挥作用。

除上述方剂外,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经典名方还有四逆散、柴胡疏肝散、柴胡龙骨牡蛎汤、清心镇肝汤等。

·2.2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治疗·

阴虚火旺证是常见的中医失眠证型,病位主要在心、肝、肺、肾。多由阴液虚损、虚火过旺、热扰神明所致,临床表现主要有:入睡困难、虚烦不眠、夜不能寐;五心烦热、口干盗汗、健忘、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心悸不安;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临床治疗应以滋阴清热为主要原则。阴虚火旺型失眠可选用滋阴清热药进行治疗。目前治疗阴虚火旺证失眠的机制主要通过核转录因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erythroid2-relatedfactor,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responseelements,ARE)信号通路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改善阴虚火旺引起的代谢紊乱,或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及肠道菌群等。

酸枣仁汤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在临床失眠的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此方中酸枣仁为君药,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知母与茯苓为臣药,清热滋阴、宁心安神;佐以川芎疏肝行气;以甘草为使药,补中和缓。全方补血养肝,清热安神,治疗阴虚火旺等多种类型失眠均有良好效果。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机制主要有促使NO含量增加,促进DA和5-HT的释放,增加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抑制HPA轴及炎症反应等。

天王补心汤出自明代薛己的《校注妇人良方》。组方以生地黄为君药,入心肾以养血滋阴;酸枣仁、柏子仁宁心安神,天门冬、麦门冬滋阴清热,共为臣药;人参补气生血,并能宁心益智,当归补血润燥,玄参滋阴降火,五味子收敛心气,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交通心肾,丹参泻热行血,俱为佐药;桔梗载药上行,与丹参相伍可行气血,补血而不留瘀,为使药;组方整体配伍,滋阴养血以治本,养心安神以治标,从而达到治阴虚火旺型失眠的目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天王补心丹治疗失眠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具体体现在增加拟杆菌门、粪拟杆菌门及普拉梭菌属丰度,降低粪罗氏菌和瘤胃球菌属丰度方面。

除酸枣仁汤与天王补心汤外,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中药复方还有百合地黄汤、镇肝熄风汤等。

·2.3痰热内扰型失眠的治疗·

在临床治疗中,痰热内扰型失眠是一种较普遍的失眠类型。痰热内扰型失眠临床常见表现有:噩梦连连,夜易惊醒;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心烦少食,口黏痰多,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随着生活水平上升,社会压力增大,当代人多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酿生痰热,痰热上蒙心窍使心神不宁而致不寐。应当遵循清化痰热,安神和中的原则来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

黄连温胆汤在临床中常用于痰热内扰型失眠,首载于清朝陆廷珍之作《六因条辨》,组方中黄连清热燥湿,竹茹泻热除烦,半夏健脾和胃、燥湿化痰,大枣补中益气,陈皮与枳实共同发挥行气化痰之功效,茯苓健脾利水,生姜和胃,且可制约半夏毒性,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寒燥齐下,理气化痰,胃气和降,胆郁得舒,痰浊得清。可充分发挥行气消积、降逆和胃、健脾燥湿、清化湿热的作用,用于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的治疗,可对夜间噩梦不断、心烦失眠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连温胆汤可能通过调节IL-6、细胞周期素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低聚果糖水平,调控核受体活性通路、神经递质结合通路及核因子κB(nudear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等发挥抗失眠作用。除黄连温胆汤外,同种类型中药复方还有六味安神汤等。

中医睡眠医学精彩课程:从基础到临床【点击进入】

·2.4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治疗·

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入睡困难,甚至整夜失眠;心烦意乱,头昏健忘,口舌生疮,潮热盗汗,梦遗阳痿,月经不调,便秘;舌红少苔,脉弦细。心阳与肾阴相互温养,成水火既济之态势,使心火免于亢盛,肾水免于阴寒。若肾阴不足无以制约心火,使火旺侵扰心神,心肾失交而神志不宁;若肾水或肾阳不足,则心肾失交导致失眠,故治疗中应以交通心肾为主。心肾不交型失眠在高龄人群中较为常见,年老体衰,易肾阴肾阳不足。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治疗机制涉及多方面,多与改善HPA轴功能、改变中枢神经递质水平、调控细胞因子与信号通路、抑制DNA甲基化水平、调节生物钟蛋白及调节基因有关。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心肾不交型失眠可能与肠-脑轴有密切关联,肠道菌群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雌激素与褪黑素的分泌,调节神经递质的含量和活性,实现肠-脑轴双向调节,进而影响睡眠。因此,也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

作为心肾不交型失眠常用的治疗处方之一,交泰丸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的《韩氏医通》。全方仅有黄连、肉桂两味药,以黄连为君,官桂为佐,达到交通心肾的目的。黄连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肉桂性热,补火助阳、引火归元。二者共同作用,寒热共调,升降并行,交通心肾,水火既济,完美适配于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交泰丸能够提高失眠状态下血小板中5-HT和5-HIAA的水平及5-HT/5-HIAA比值。交泰丸治疗心肾不交失眠作用的机制主要涉及调节HPA轴、改变神经递质水平、调控细胞因子与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 phate,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response element bindingprotein,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信号通路、遏抑DNA甲基化水平等方面。

黄连阿胶汤首载于经典古籍《伤寒论》,是交通心肾安神经典方。黄连阿胶汤组方主要包括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五味中药,其中黄连、黄芩、白芍三味药清心热、泻火除烦,阿胶与鸡子黄滋养阴血、补脾润燥,诸药配伍,共奏补肾泄火、交通心肾之功效。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主要与降低脑内5-HT水平、血清中NE水平,升高脑内GABA水平有关。

孔圣枕中丹首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主治心肾不足之惊悸失眠。全方仅四味药:龟甲、龙骨、石菖蒲、远志。方中龙骨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是治疗失眠之要药;龟甲滋阴补肾;远志解郁安神益智;石菖蒲开窍豁痰。四药相互配伍,发挥滋养心肾、安神益智的功效。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孔圣枕中丹治疗失眠的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减少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改变神经递质及炎症因子水平等有关。

·2.5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治疗·

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心脾两虚。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表现主要有:头昏乏力,整日昏睡,浅眠易醒,醒后不易复眠;心悸健忘,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心主血脉、脾主气血运化,过劳或过思易伤心脾,心脾虚致气血亏虚,进而心失所养而不寐。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进程中应始终秉承着健脾养心、行气养血安神的治疗原则。心脾两虚证的治疗机制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作用: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调控HPA轴,调节炎症因子以及改变MT、5-HT、COR的水平。

归脾汤最早可见于宋代严用和所著《严氏济生方》,后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组方主要包含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等12味中药。方中人参健脾行气;当归补血活血,黄芪补气升阳,二者配伍气血双补,共同发挥补气生血养心作用;白术益气健脾;党参补脾益肺、养血生津;龙眼、酸枣仁、茯神、远志四药共同发挥补肝健脾,宁心安神之功效;郁金行气凉血、清心解郁;川芎行气活血;大枣行气补血、养心健脾;木香温中健脾;五味子宁心补虚、生津益气;生姜发散表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可补中益气、健脾、宁心安神、气血双补。在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机制研究中发现,归脾汤可能通过抑制HPA轴、升高5-HT水平并且降低NE、DA及TNF-α水平等方式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失眠的症状可能随着疾病的进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可能需要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应用不同的中药。此外,属于这一类的中药方剂还有养血安神汤、补中益气汤等。

·2.6心胆气虚型失眠的治疗·

心胆气虚型失眠病位在心、胆,为虚证,临床表现多见失眠多梦、善惊易恐、心神不宁;心悸、气短、自汗;舌淡、脉弦细等。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人们过度疲劳,胆气大伤,加之许多人有熬夜陋习,入睡较晚,未能在胆经主时进入睡眠,长此以往胆气不断受损,胆气虚易受惊致使心虚胆怯,心神不宁而致失眠。失眠患者心气虚则心神不宁,整日惶惶不安,心烦难以入眠,梦中易惊醒,心悸、气短、自汗;胆气虚则遇事易惊,怯懦恐惧。临床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多以益气镇惊、养心益胆、定志安神为原则。

十味温胆汤最早见于元代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属温胆汤类方,是温胆汤加人参、酸枣仁、五味子、熟地、远志,减竹茹而成,故本方较温胆汤少了清热的作用,增加了养心的功效。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状。方中酸枣仁补血安神;半夏化痰和胃;陈皮与枳实配伍,解郁散结、消痰化积;茯苓健脾益气;熟地滋阴养血安神;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远志祛痰宁心安神,与诸药配伍可健脾化湿以祛痰;五味子、酸枣仁与人参配伍,起到益气定志、养心安神的作用。全方共同发挥行气化痰,养心安神定惊的功效。马剑飞将110例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口服十味温胆汤)与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组55例,通过观察,发现十味温胆汤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具有良好效果且安全性高。

除上述6种病机外,中医理论中常见的失眠病机还有胃气不和、心火炽盛、瘀血内阻等,临床主要采用半夏泻心汤、朱砂安神丸、栀子豉汤等经典方剂治疗。

3结

失眠是第2大常见的精神疾病。长期失眠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医药在失眠的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及独特的优势。中医理论中关于失眠病机的论述诸多,不同学说对于失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中将失眠病机划分为肝郁化火、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气虚、胃气不和、心火炽盛、瘀血内阻9类。中西医对于失眠病机的认识虽大不相同,但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肝郁化火与西医理论下的炎症反应息息相关,在失眠临床治疗中或可将中西医失眠理论综合参考。

病机不同,所呈现的失眠症状也有所不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故依据不同类型的失眠对经典名方进行分类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主要从不同证型的失眠出发探讨相应的经典名方,但中医讲究因病论治,有时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的情况,且有些复方不仅对应某一种证型,对其他证型的失眠也有一定效果,临床治疗中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体来讲,中药主要通过升高5-HT水平,降低DA、NE、TNF-α及IL-6水平和Glu/GABA比值,抑制HPA轴等起到治疗失眠的效果。笔者在本次文献查阅过程中发现,目前对于经典名方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大多是单一途径,缺乏多途径之间的研究等。中药在治疗过程中一般是多靶点、多途径共同发挥作用,若仅专注于某一途径对于疗效的作用进行研究,则其结论可靠性尚待商榷。此外,中医经典方剂还有许多,本文仅对可应用于治疗失眠的部分常见方剂进行了总结、归纳,期待未来出现关于经典名方更多方面的研究论述。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