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用好笔记本,好书不白读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4-05-24 发布于黑龙江

怎样才能在读完一本书后学到书中的知识,做到真正有所收获呢?本书作者奥野宣之详细阐述了选书、购书、读书到活用书的整个过程:

关于如何选书,作者建议从这个阶段就要开始做笔记,明确阅读目的,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籍。

首先,这些日常闪现的点点滴滴你都可以记录在笔记本里。接着,再将碎片信息整理成一个购书清单。购书清单要包括三个信息:书名、作者和出版社。

制作出清单后,你可以先去相关网站查询基本信息,看这本书还有没有在卖,或者有没有较大的折扣。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去实体书店购买。

这样你可以先简略翻翻书的内容,看是不是真正感兴趣的,还可以看看封面、质感是不是值得下手。而且书店的布局往往会把同类型的书摆在一起,或许你能买到其他相关书籍,形成主题阅读。

更重要的是,你在书店能找到很多“周边书籍”,比如漫画版、图解版、入门书。当你要读古典名著或者内容比较难的书籍时,要注意先从简单版入手,由浅入深地吃透这本书。

把书买回来了,接下来就是读书了。怎么读呢?

作者提供了一个优中选优的方法。他将读书这件事情分为通读、重读、标记和记笔记四个步骤:

在第一步通读时,当你看到精彩内容,只需要把那一页折上一个角。

如此通读完一遍后,再回过头来重读折角的部分,如果你仍然觉得这部分内容很重要,就把这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重读完所有折角部分后,再打开同时折上了两个角的那一页,把内容读一遍,是不是确实能打动你呢?如果答案为“是的”,那你就在精彩地方划上线吧,这就是第三步标记。

全部划好线后,你再翻到所有划线的部分,再重新读一遍,如果你觉得还是不能舍弃,有很多想法,这时,再将笔记本拿出来,将这部分内容摘抄下来,制作读书笔记,也就是第四个步骤。

在这一步,作者提醒我们要最大程度降低做笔记的难度。把所有信息按时间顺序记录在同一个笔记本内,不设分册、不做分类,有想法就写下来,作者给这种方法起了个名字,叫信息一元化。

回到制作读书笔记,我们已经把重要内容抄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写下你对这段内容的真实感想。

这种方法叫做“摘抄+感想”笔记法,为了便于区分,摘抄部分用“圆圈”表示,自己的感想用“五角星”表示,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

为了让葱鲔火锅式笔记法顺利进行下去,作者特别提醒三点注意:

第一,摘抄部分要保持原汁原味,不要简写或者省略。

第二,感想部分不用一心想要写得完美,如果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写,那就先写一个“好棒”“真厉害”这样表达情绪的词。

第三,就算有些内容客观上确实很重要,但如果你对它就是没有想法,产生不了共鸣,那就不要摘抄下来。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就不再是被动接受书中的知识,而是主动与书发生联系,主动寻找书中打动人心的内容,和作者形成互动。

在阅读完成,并写完整本书的笔记之后,你也可以去读书点评网站读相关书评,这叫做参考“第三方观点”,你可以换个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读书体验。

这是一个极慢的读书方式,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可能有精力把所有读过的书都做成这种笔记。

作者建议,如果你读的是纯技巧类的工具书,每一页都有可用的点,那可以直接标下页码,写下感想,你还可以将这一部分复印下来,替代抄写。

如果你读的是小说这一类休闲读物,你可以直接书写自己对书的整体感想,或者只标记关键情节所在的页码,写下一两句感想。

读完了书,也做好了读书笔记,接下来是定期回顾和总结,这也是有效阅读的重要环节。

作者说,每重读一次,每增添一条评论,都是加深理解、开放新视野的好机会。这也和古人所说的“温故而知新”的道理是相通的。

重读很重要,因此最好是固定重读的频率,比如一周一次,或者三天一次。

定期回顾之后还要总结,也就是将你在读书时产生的零散感想系统地输出一篇完整的书评。

你可以把书评发表在对应的书籍评论页下面,或者自己开一个自媒体账号。这样以较为正式的形式整体输出,能让你刻意打磨写作技巧,注重文章结构、提高输出质量,还能让你得到其他人的反馈,形成交流和互动。

在你积累了好几本笔记本后,那就有必要做一份电子文档了。先给笔记本编号,再建立一个电子表格,将每本笔记本上记录的书名写下来,你还可以添加作者、出版社、书籍关键词,方便以后查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