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史学里的古埃及,其实在中国河南中部地区

 king9413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西方史学里的古埃及,其实在中国河南中部地区

都说古埃及文明六千多年,其实它的考古依据是很弱的,这么多年的现埃及地区的考古也没有发现一些有决定性的证据,来证明古埃及的历史与现埃及地区有啥关系。

西方史学喜欢吹嘘古埃及历史悠久,那就先说清楚古埃及是啥?见于何书何典?那些相信古埃及历史的,说来说去就一部圣经吧?圣经是历史书吗?恐怕连野史都算不上吧?就是一部不知从哪里流传来的神棍书,被西方史学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文明。西方的史学大厦建立在这样不严谨的文献上,显得太儿戏。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考古的,文献的,都证明东方的历史比西方更早。有人证明两河平原在几百年前才形成,埃及地区,以尼罗河三角洲淤积的速度,一千多年前,那些地区也都还是海,这样所谓的尼罗河三角洲,就根本没有如西史宣扬的那样拥有广袤的农耕区,来支撑整个环地中海文明的粮食供应。古埃及的历史只有传说,不仅得不到考古学上的支持,也经不起逻辑的追问。

现在两河埃及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没有新石器时代,也几乎没有青铜时代,一出土就是金器银器,因为金器银器容易伪造啊,随便找个金匠银匠就能搞出来,反倒是青铜器伪造起来难度很大,因为现代社会很少有制作青铜器的地方,所以不好伪造青铜器,犹其是现代造假者都是偷偷摸摸干的,他们很难寻找到专业点的冶炼青铜的机构跟他们合作,而去找小型金匠银匠同流合污就很容易,这也是两河埃及很少发现青铜器文物的主要原因。

我曾怀疑中国的兵马俑是伪造的,因为里面的人物形象太现代了,其实要搞清楚兵马佣是不是造假很容易,因为遗址就在那儿呀。遗址的年代,关键是地层的年代,还是能检测出来的,现在两河埃及的文物,多数都是没有考古坑位的,早期出土的西方文物,主要出自一些文物贩子,以及野鸡考古队之手,包括汉漠拉比法典,以及罗塞塔石碑,它们是在哪里出土的,考古坑位在哪里,都己经不知道了。

中国近百年来文物市场出现大量夏玉文字,而且序列看上去很完整,但是学术界一律都是不承认的,因为它们没有考古坑位。这种事情一旦放在西方,他们的学术界还不知会怎么狂热追捧呢。中国学术界不承认夏玉文字的做法是严谨的,因为如果这样成千上万片的夏玉文字是真的,不可能没有一个遗址能发现它们。就好比中国的甲骨文确实有很多伪造的,但至少中国很多遗址也出土过甲骨文。夏玉文字则是一个考古坑位都没有,如果是真实的流行过的文化,就不可能连一个考古坑位都找不到。

看古埃及古希腊博物馆里面那些文物,有几个是有考古出土信息的?有几个是有地层学依据的?全都是传说中是某个旅行家探险家在哪里偶然发现。都是传说吧?有谁去证实过?能怎么去证实?现在西方的史学通常就是靠一两件来历不明的孤品来证明一个时代,这是欺负哪里的弱智呢?

中国近百年来的考古成就,完全可以证明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文明古国,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古人具备非常出色的发明创造能力,给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立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中国的史学主要源自汉字文献,而梵文与佉卢文记载的历史基本已经完全佚失,相关族团的文化遗迹成为无法追索真相的史前文明。如中国的长江文明,中国的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等。

西方没有历史,他们甚至从来没有文字,因为他们的考古上也没有发现过啥文字载体,最近有人说古埃及有过莎草纸,还不知道是真是假。最近流行的说法,现在的埃及只不过是天主教教徒根据圣经的记载胡乱指认的地名,而这部圣经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由何人所写,从哪里流传过来的。很多学者在两河埃及地区发现个啥遗址,都喜欢用圣经地名来套,此即所谓圣经考古。

反观中国的河南地区,贾湖遗址距今九千年,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八千年,仰韶文化遗址距今七千年,这里古文化遗址的厚重,完全配得上远古埃及的地望。现在西亚非洲的那些遗址,只能对应新约全书里面的故事,跟远古埃及根本无法联系上。

根据我仔细研究圣经的地理,我发现这些圣经故事都是发生在中国黄河中下游流域才比较合理,一定要知道,黄河下游地区在远古时代有大片的海,河南安阳地区古称邺城,后岗遗址极有可能是圣经中记载的耶利哥城,安阳河南遗址很可能就是希罗多德的历史里记载的古雅典城。耶利哥—雅典—殷墟—邺城,它们的读音是不是有点像?

再比如,圣经说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时,红海里面的水突然干涸,于是犹太人顺利通过了红海。等到犹太人通过后,红海的水又涨了回来,将埃及的追兵全淹死了。实际上吧,北非的那个红海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如果这个故事其实发生在中国的黄河流域,那是有可能的。我们中国的黄河,每隔个十年八年都会发生一次断流事件。每次黄河断流了,明明完全干涸了可以过人,但是上游不知哪里下一场暴雨,河水就能突然涨上来,往往让待在河里的人猝不及防。

圣经里太多细节,显示都是不可能是发生在北非西亚的故事,把那些细节放在中国黄河流域来,就很合理。我坚信旧约全书记载的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西方人歧视犹太人,是因为他们是黄种人。在西方人的眼中,我们并不比犹太人高贵。所以我研究四千多年前,犹太人可能起源于中国,希望大家不要反应过激。

仔细阅读《圣经》与希罗多德的《希波战争史》,你会发现这两部书记载的天下地理实际上说的是中国的中原地区。至少是距今五千多年前,中原地区多数地方确实浸在海水中,当时天下的大陆被大海分成三块,山东那边可以对应是亚细亚,太行山地区可以对应欧罗巴,嵩山地区可以对应迦太基,郑州地区是腓尼基,许昌地区是古埃及。

《圣经旧约》与《希波战争史》里面有很多共同的地名,也有共同的天下地理观,因此,推测《圣经旧约》与《希波战争史》里面记载的故事发生在同一个文化区域内,是不同的种族站在自己的角度,同时记载了一些相同的历史事件。《圣经旧约》与《希波战争史》里的地理观,当时的天下陆地被大海分为三部分,其一就是古希腊所在的欧罗巴,其二是古波斯所在的亚细亚,其三是古埃及旁边的迦太基。古埃及本身则位于烂泥滩上,不属于任何大陆。

四千多年前,整个黄河下游都是大片的海洋,黄河当时还叫红海,中国史书则称鸿水。黄帝又称帝鸿,说明这里的黄可通鸿,黄河在远古时代曾是鸿海,这不就是红海吗。当时,黄河水道在郑州以东走淮河入海,似乎还有一条水道在安阳以东走海河入海。这样当时的中国华北地区也是被黄河分割成了三块陆地。安阳以西的山西地区是就是欧罗巴,濮阳以东的山东地区是亚细亚,洛阳以南的河南地区就是迦太基。嵩山以东的农耕区则是古埃及。

我坚信圣经里的故事都发生在中国。尽管没有直接证据,但还是有很多弱证据。如圣经故事里的闪族,很可能是中国的远古陕族;圣经里的含族,很可能是远古中国鸿族,也就是后来的汉族;圣经里记载的古埃及,英文的读音为伊耆,很可能就是我国的炎帝伊耆之国;圣经里记载的闪族人逃离埃及的红海,很可能就是我国的黄河,陕族人趁黄河断流时期渡过了黄河,摆脱了伊耆的追兵。

《旧约全书》故事主要记载的是闪族人的民族发展史,我前文已经论证过,中国河南陕州庙底沟二期龙山文化是闪族起源。陕州这个地方,古代又称陕原、陕陌,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周成王时,周、召二公分治以此为界。《括地志》:“陕原在陕县西南二十五里,(周、召二公)分陕从原为界。”我认为,陕陌,就是苏美尔,就是闪米特。苏美尔,闪米特,萨姆,撒马利亚,撒马尔罕,塞人,塞克,撒克逊人,都是同源词。他们的文化祖先都来自中国的山西与陕西。更久远的历史,他们发源地其实在中国河南三门峡地区。

庙底沟二期龙山文化距今4900年,比山东龙山文化早了整整四百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庙底沟二期龙山文化就是龙山文化的源头,对整个龙山文化时代来说,庙底沟二期龙山文化有着文明肇始的地位。陕原二字,如果用粤语来读,听上去很像是轩辕,因此我曾经推测,庙底沟二期龙山文化,当是轩辕黄帝的故乡轩辕之丘。庙底沟二期龙山文化可以对应黄帝的父族少典氏。

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真正的远古陕原,其实是在河南巩义地区,因为远古时代的崤关根本不是现在的崤山地区,而是在现在河南荥阳市地区的虎牢关。所以,至少是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当时的中国地理,是以古崤关为界,以东是东土,以西是西域。崤关以西的稍柴遗址,这里才是真正的远古陕原,即黄帝的故里轩辕之丘。所以陕州地区的所谓的陕原,真实的身份应该是历史上的白帝城。史书记载,黄帝曾经西伐白帝,征服了这片地区。周人因为想要人们相信关中平原就是古时的西域,才把崤山搬到洛西山区去的。

我认为,河南巩义稍柴遗址,就是远古轩辕之丘。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此地古时称巩县,巩与公同音,因此推测巩义稍柴遗址就是远古公孙氏的地望。稍柴遗址处于坞罗河与伊洛河交汇的台地上,地势较平坦。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是距今四千五百年以上的大遗址。从出土的遗物和地层叠压与打破关系来看,稍柴遗址可分为四期。确认稍柴遗址早在仰韶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龙山、新砦期、二里头、商、周至汉代一直延续不断,以龙山、新砦期、二里头文化遗存为主。

史书记载,少典氏娶于有嬌氏,生炎帝和黄帝。许多远古线索显示,炎黄的活动中心都在河南地区,这与我以前论证的炎帝文明对应石家河文化是矛盾的。现在考虑历史上有两个炎帝之国,第一个是炎帝魁隗氏,可以对应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第二个是炎帝神农氏,是河南地区出现的一个山寨炎帝之国。正如有太昊就有少昊,有炎帝就有少炎帝。河南地区这个少炎帝之国,应该是石家河文化向北扩张的殖民地。

石家河文化曾经向北扩张,这个历史事件,反映在文献上,有神农伐斧遂的记载,河南平顶山蒲城店遗址当是神农氏征伐过的北方都市斧遂城。反映在考古上,石家河文化在鼎盛时期确实有持续北上的痕迹,在河南中部地区与良渚文化结合后形成煤山文化,又称后石家河文化。在时间线上,在距今四千五百多年以前,河南中部地区,从叶县至淮阳地区出现带有大量石家河文化元素的文化遗址,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的煤山类型,如河南叶县余庄遗址,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等。

其实炎帝魁隗氏也号称是神农氏,所以河南地区的炎帝,尽管他们自称神农氏,其实他们应该叫炎帝少昊氏。这样,以庙底沟二期为代表的早期龙山文化,它们与仰韶文化的关系并不如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关系密切,这里是龙山文化的源头,生活着一个名叫白帝少昊的远古帝王。这个考古学文化曾经南下,到达河南汝河以及北汝河地区,取代了这里的后石家河文化政权,称伊耆氏。

在距今4600年前后,以郑洛地区为中心的王湾三期龙山文化崛起,又称河南龙山文化,可以对应的是那个曾经征战四方的黄帝时代的到来。此龙山文化的特点,来自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河浙江良渚文化的元素更多,甚至超过屈家岭文化。黄帝的继任者名玄嚣,诡异的是,此玄嚣不称黄帝,却称少昊。

《史记》记载,玄嚣是黄帝的儿子,但我根据梳理古代文献,认为玄嚣可能不是黄帝的儿子,因为山海经写黄帝世系就并没有提到玄嚣。史书记载玄嚣也称少昊,他很可能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玄枵,为黄帝之后的一个东夷人政权,此玄枵名叫清喾,他是继黄帝之后的天下共主,后人为了抹杀黄帝政权至颛顼政权之间天下曾经改弦易辙的事实,才将玄枵附会成黄帝的长子玄嚣。

玉壶九千《中华远古帝王谱》:“少昊金天氏传百余世,至黄帝轩辕氏政权末期时,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二十五个分支的氏族集团,称作东夷少昊集团。黄帝政权最后一任帝号次执政时期,东夷少昊集团的大酋长清喾(代用字),率本部二十五族,联合炎帝后裔共工、祝融、夸父族和蚩尤氏的九黎三苗族,大举进攻黄帝政权,最终击败了末代黄帝祁号次,迫使其让出帝位,退位称臣。”这个少昊玄枵联合炎帝后裔共工、祝融、夸父族和蚩尤氏的九黎三苗族,击败了末代黄帝,迫使其让出帝位,退位称臣。

黄帝部落曾经统一华夏,但那时的政体是禅让制,黄帝死后,是一位少昊成为天下共主,此人名叫玄枵,又称玄嚣。这个玄嚣,有说是黄帝的儿子,又有说不是,我认为此玄枵能够获得黄帝的信任取得帝位,大概率是与黄帝家族有点姻亲关系,推测是黄帝的女婿,所以后来玄嚣的子孙都认黄帝为祖才能解释得通。当然,禅让的过程并不美好,玉壶九千说,这个少昊曾经联合了很多部落武力犯阙,逼迫黄帝部落让出了天子位。在此少昊的治下,有个黄帝的嫡孙名叫颛顼的获得重用,因辅佐少昊有功,被分封到高阳。高者嵩也,考虑到现在全国有很多嵩阳的地名,因此推测颛顼帝的封地高阳实为嵩阳,地点大概率在河南嵩山地区。

但很快发生了改朝换代,有个名叫共工氏的成为九有地区的霸主,由于这个共工氏是炎裔,因此可能继续称伊耆氏。伊耆即炎帝,伊耆,为复姓,封号神农,后简化伊姓,因以火德王,又称炎帝。《竹书纪年·义征》一书说:“炎帝自伊徙耆,故曰伊耆氏,伊即帝尧母家。”。《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轩辕、炎帝伊耆。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帝尧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因此称为唐尧。帝尧本是黄裔,但他却姓伊祁。应该是以地名为氏,就是炎帝族团所居的伊耆之地,后来被黄帝族团占领了,就变成了伊祁。

西方史学里埃及这个词,它的英文读音是啥呢?跟我们中国的这个炎帝之国伊耆很像。这国初步推测是在中国的河南地区。中国的河南,背靠更加古老的三大文明区,与良渚文化也隔水呼应。其后石家河文化的厚重,才配得上西方史料里反复提及的古埃及,中国的炎帝伊耆之国。仔细研究西方史料里所有提到古埃及的几本书里面的细节,你会发现这些故事发生在中国的河南才合理。

远古时代,在河南淮河流域,从叶县到淮阳,包括驻马店与漯河地区,在颛顼帝建国之前,这里曾经有一个国家名叫伊耆,早期的统治者似乎称炎帝,被封为神农氏,中期的统治者是少昊青阳,极有可能就是玄枵,晚期的统治者曾经有一位共工氏,是炎裔。史书记载共工氏伯九有,古文献又写着九域,就是归墟的意思,按归墟就是穷桑,地点应该在河南郑州地区,说明此共工国曾经向北扩张至黄河流域的郑州地区。

漯河地区的历史非常悠久,这里有著名的贾湖遗址。夏商时有归姓胡国,西周时归胡为姬胡取代。这里为什么要称胡国?说明击败共工氏的那个颛顼王朝是胡人,这些胡人就是来自河南西北嵩山地区的陕族人。共工氏时代,嵩山以西以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一些半农半猎的民族,他们不断向汝水流域迁徙,到达郏县地区。郏县这个郏字的古读音恐怕是陕,说明是陕族移民,属于高阳部落。

根据圣经记载,作为北方族团的闪族人经常来埃及借粮,是说古埃及人十分乐善好施么?哪个地方没饭吃了可以成群结队地跑到某地去借粮?还是圣经不好意思说他们是来乞讨的?而说是来借粮?只是这粮借了怎么还呢?大约是你在这里种地,收割了还清了,你们就可以走了。可是人们住下了哪还愿意走?借粮这种事情,只可能发生在中国淮河流域,西方任何地区都不具备这个条件。只有神农氏伊耆人才能这么豪,灾年凭你来多少人,都可以管你吃。条件是你要帮忙开荒种地还债。

史书记载,神农氏就喜欢教人们种地,传授各种农耕知识。神农伊耆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神农伊耆还是中国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炎帝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发展。伊耆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之所以认为圣经记载的出埃及记的故事与中国的高阳部落有关,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又很多弱证据。第一,颛顼的读音,其实是瑞须,就是约瑟,或约书亚。这个观点可不是我提出来了,网上早就有人提出来了。 第二,圣经说,犹太人的祖先约瑟曾经到达埃及当过宰相,这与中国文献说的颛顼辅佐少昊有功有点吻合,第三,中国的伊耆地区是炎帝之国,这个伊耆的读音跟埃及读音很像,第四,圣经记载埃及法老对犹太人实行减丁政策,就是杀死刚生下的男性婴儿。我们中国历代统治者也对北方游牧民族实行减丁政策。这是犹太人要出走埃及的主要原因。

中国史书记载颛顼曾经辅佐少昊,这与约瑟曾经成为古埃及的宰相颇为吻合。高阳就是嵩阳,嵩山之阳,此嵩山其实是现在河南嵩山南面的大鸿寨山,而此大鸿寨山之阳,是河南郏县地望,根据中国古代文字四通之法,郏可以通陕,陕者闪也,这不就是圣经记载的闪族人的故乡吗?郏县地区也许就是中国陕族的起源地。再次佐证远古高阳之国,居住的是陕族人,如果此陕族人就是圣经里的闪族,则闪族人的首领约瑟的名字与陕族首领颛顼名字的读音瑞须十分接近就不是巧合。

颛顼时代之前,作为伊耆之地的共工国是很强大的,史书记载,共工氏曾经伯九有,后来被高阳部落打败了。这个高阳部落的首领颛顼,山海经有明确世系表明他是黄帝的嫡系子孙,他因为辅佐少昊有功,被分封到河南汝州的大鸿寨山地区。在这里教化了大量来自三门峡地区的陕陌人开荒种地,形成了让一个独特的高阳部落。可以高阳部落的人种构成应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南阳盆地的古羌族团,另一部分来是自郑洛地区的黄帝族团。

而当时淮河流域有一个炎帝与黄帝通过复杂联姻后的混合族团,其首领或称少昊,或称共工氏,地望在河南漯河与叶县至周口地区,这里就是远古伊耆之国,很可能就是圣经记载的古埃及,根据圣经记载,闪族犹太人在灾荒年跑到埃及去借粮,当时埃及管事的是他们的一个亲兄弟,名叫约瑟。这约瑟当时己经在埃及做到宰相的高位,说明伊耆人当时管理北方来的流民,还是任用了较早来到伊耆的流民。

根据圣经记载,起初,这个约瑟是被他的七个异母哥哥卖到了埃及。他居然活下来了,而且还活得很好。看来他在埃及长大没有饿着。然后他的七个哥哥在某个灾荒之年饿着肚子跑到埃及来借粮,其时约瑟已经做了埃及宰相,专管收集西北流民,教化他们开荒种地。约瑟原谅了这七个哥哥,让他们回去把老父亲以及一个同母弟弟一起接过来过好日子。由于有功,他获得了封地,高阳,就是嵩山之阳。

陕陌人进入农耕区,过上定居生活,很快人口繁衍,势力增长。高阳部落开始能跟宗主国抗衡,遭到宗主国迫害打压。最让他们不能忍受的是伊耆人对他们实行减丁政策,杀他们的初生男婴,于是发生叛乱。叛乱后来似乎被镇压了,一部分人向海外迁徙,渡过黄河,最初去的是东方,似乎是山东地区,站稳脚跟后,随即沿着黄河北岸向西方迁徙,去了豫北以及山西和陕西。

根据圣经记载,闪族犹太人逃出埃及的那部分人,他们一路向北,首先需要渡过红海。对应的也许是中国陕族人北上渡过黄河,他们认为黄河就是之前南阳盆地的鸿水,远古时代,这里的水体宽广,还是海,因此称红海。圣经记载,当时红海的水干了,他们才能走过去,等追兵到来后,红海的水又涨了,追兵过不来。这个事情不可能发生在亚非之间的那个红海,却很象是一次黄河断流事件。黄河在枯水期经常会发生断流,上游哪个地方下场暴雨,水又涨回来。

由于高阳部落人口增长,威胁到伊耆人的统治,伊耆人对他们实行了减丁政策。于是陕族人发生了叛乱,屡战屡败后,离开了河南汝州地区,向黄河北岸迁徙。根据圣经记载,犹太人出埃及后,先是北,再向东行的。与之对应的是,中国的高阳部落家的孩子孺子颛顼帝也是去了东方建国的。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孺帝颛顼于此。

《山海经大荒东经》:'颛顼有子为服,服至东海外,自立颛顼国。

《山海经大荒南经》 :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

这两条山海经信息是说,居住在高阳地区的老颛顼的儿子名叫伯服,在东海之外去建国,此国还叫颛顼之国。中国史书记载颛顼在穷桑登上帝位,说的应该是那位名叫高阳的老颛顼,他在河南郑州地区登上帝位,作为黄帝的曾孙,他继承的是黄帝的衣钵。史书还说颛顼初都商丘,再都帝丘濮阳,说的应该是那位跑到东海之外建国的孺子颛顼。此颛顼的名字叫服,服者甫也,蒲也,濮也,此子建城为濮阳,名字为服,应该是以地名为氏,以地名为名。

远古时代,郑州以东都是大海,东海之外大壑,这个东海,看来是指荷泽。高阳族团的子民跨过黄河,渡过菏泽,首先到达山东地区。考古上可以对应距今3500年前崛起的山东龙山文化。看来此孺子颛顼之国可比高阳颛顼之国要辉煌得多。无论如何,山东龙山文化的崛起,实际是郑洛地区高阳族团向东扩展的的海外殖民地,从这个意义上看,山东龙山文化对郑洛地区的王湾三期龙山文化有传承关系,尽管带有太多东夷元素,但仍然可以归属为华夏文化圈。

真正的希波战争,发生的地点应该在中国的华北地区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小的共识,西方的很多历史不可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西方的史学是有很多问题的,从文献,逻辑,考古上都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史学大厦。

显示西方史学里面的古希腊古埃及以及古波斯,都未必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无论如何,西方史学无法证明现希腊是古希腊,现波斯是古波斯,现埃及是古埃及。

我读希腊史学里面的一些史料,如希罗多德的《希波战争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仔细研究里面的很多细节,感觉到都不可能是发生在现在希腊与现在波斯地区的故事。放在中国黄河流域更合理,逻辑上更能自洽。

例如,著名的希波战争,这场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呢?最早是一个希腊美女伊奥,被一个波斯城邦腓尼基的小伙子抢走了,然后希腊人去找波斯人讨要说法,让把人家女儿还回来,并作出赔偿。波斯人说,你的女儿是因为跟我们这边小伙相爱,怀孕了,怕被家里人责骂,自愿跟我们的那个小伙子私奔的。所以波斯人拒绝道歉,拒绝赔偿。

然后希腊人很气愤,几个年轻人就跑到波斯去抢了他们的美女美狄亚,然后波斯人又报复,又跑希腊去抢美女,然后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后来有个名叫亚历山大的波斯王子,准确地说,他居住的城邦名叫特洛伊,他跑到希腊去抢了一个首领的老婆海伦,这下惹了整个希腊联邦,他们集体带兵跑到特洛伊去讨要说法,要求特洛伊人还人,赔钱。特洛伊人说,亚历山大没有回来,他带美女跑到埃及去享乐去了,我们这里交不出人来。然而希腊人却不依不饶,就以这个事件为借口,把这个特洛伊城灭了。

总之,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最初就是因为互抢美女,然后矛盾不断升级,最后酿成好几场灭国战争。希罗多德的《希波战争史》与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里面尽是些这样的故事,还穿插不少神话传说。这显然不是一些什么历史书,甚至连野史都算不上,就一些民间文学,类似于我们的封神演义这样的书。我不认为这些故事发生在现在希腊与现在波斯地区之间。

希波战争以后,紧接着是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城邦与斯巴达城邦发生混战,奇怪的是,在这场希腊城邦的混战中,波斯王时常参与他们之间的事物,如,希腊城邦间缔结个和约,总要请波斯王来做见证,让波斯人来斡旋,此时的波斯王都是一个个老狐狸,他们总能让希腊城邦内斗,他当和事佬。

这像是发生在现希腊与现波斯地区也就是伊朗间的故事吗?我曾经推测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书里的故事发生在两河流域,认为所谓的希波战争,实为远古两伊战争,但是总觉得这个想法不怎么靠谱。如果古希腊在伊拉克,古波斯在伊朗,则古埃及就在现在的苏美尔文明区,可这样的古埃及没有战略纵深,是如何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跨度内维系住它的历史地位的呢?

反观中国的河南,这里之所以能孕育出中华文明,因为它有好几道纵深,古羌之乱时,良渚地区成了文明避风港,华北平原发生龙山文化急剧扩张的时期,黄河阻隔了北方的动荡,还有更远古的红山文化南下时,大别山阻挡了这次鲜卑之乱,使得长江中游文明得以幸存,获得延续。

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代,黄河北岸己经城邦林立,就像是发生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地方。如当时的伯罗奔尼撒战争,里面记载的希腊城邦间战争频繁,互相之间合纵连横,关系十分复杂。这些都根本不是希腊半岛那种贫瘠的地方所能够承载的,很多细节,放在现希腊埃及波斯间根本经不住推敲,放在中国黄河中下游就合理了。

前文已经讲到,老颛顼高阳的儿子伯服跑到山东令立颛顼之国,此国国尽管不在旧的炎黄古国疆域内,总之是炎黄移民建立的。

史书记载,颛顼建都濮阳,河南濮阳的高城遗址,我发现它居然在黄河故道的南岸。这个遗址很大,是龙山文化时代的城,这里必是颛顼帝之都濮阳。2005~2006年,研究人员对濮阳县高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钻探,并通过试掘对北墙和南墙进行了局部解剖,出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墟时期、东周时期及汉代的各类遗物。2005年的大规模试掘表明该城面积约916万平方米,城墙保存完好,是一个由龙山时代、商、西周时代和春秋战国、汉几个时代夯筑层叠压的古城址。

我以前一直给这个遗址找不到主人,说是卫国都城,可这个遗址时间久远得多,出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墟时期、东周时期及汉代的各类遗物。现在看来,河南濮阳县高城遗址,应是孺子颛顼帝之都,帝丘濮阳。按对应中国的史书记载,这是高阳的长子伯服跑到海外建立的殖民地国家,如果对应按圣经记载,这个遗址大概率与约书亚是有关系的。

我判断河南濮阳高城遗址就是《希波战争史》里面的古波斯,还有一个较弱的证据,根据西方史料,古波斯属于亚细亚城邦,那么这么证明当时的山东大陆就是远古亚细亚地区呢?河南濮阳东面阳谷县有阿城遗址,有无可能就是远古亚细亚城呢?我查了一下史料,之所以称阿城,是因为这里古有阿井,看来亚细亚的读音来自阿井。这样我终于也给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找到主人了,他们是亚细亚。英语记为ASIA。怪不得山东有好多东阿中阿西阿地名,当然还有著名的始自龙山文化时代的阿城遗址。这个阿字,很可能是一个远古地名,希罗多德的历史里称其为亚细亚。中国远古时有个阿的地方,阿村?阿城?这难道是巧合?

阳谷阿城故城(含古阿井)位于阳谷县阿城镇王庄村,又称阿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阿古城遗址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仰韶、龙山、汉代文化层厚约2.5米,多次有陶、铜、铁等古器物出土。阿城故城始建年代不祥,春秋时期已属齐国西边的重镇。直到汉代三国时期,均为兵家必争之地。城址呈圆角方形,边长2公里,周长8公里,面积4平方公里。城墙断面反映了城墙结构,由主体城墙和后期补筑而成。此段城墙利用了大汶口、龙山时期文化堆积,夯土内含有这时期的包含物,土呈灰色,且主体城墙叠压在龙山时期夯土上。北城墙西端现存高达12米,夯质结构同东南角,也利用了早期文化堆积。在春秋城的东部为龙山时期城址,城墙部分被春秋时期城墙占压,现存长约56米,宽12米,高约2米。

远古时代,郑州以东曾经是东海,主海在荷泽地区,至北宋时,这个地区还有八百里梁山水泊,看看水浒传去,北宋时梁山水泊里还可以藏匿水军,行战船,可以想象一下在几千年前,这个地区的水体有多大。

此颛顼部落应该是从郑州地区渡过荷泽,到达濮阳地区。当时,濮阳地区也不属于黄河北岸,总体上来说,应该属于山东大陆。历史上的黄河,南夺淮,北夺海。是在黄河下游地区反复泛滥、改道,淤积成陆地。远古时代,黄河从河泽地区从两个方向入海,淮河与海河,所以濮阳地区,当时属于山东大陆,不属于河北。

所以,对应中国竹简文献的《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颛顼有子为服,服至东海外,自立颛顼国。此颛顼是老颛顼的儿子名叫伯服,在东海之外再建颛顼国,都城在河南濮阳的高城遗址处。服者甫也,蒲也,濮也,此子建城为濮阳。对应羊皮古卷文献的《希波战争史》的叙事中,东方的亚细亚大陆,此时正在崛起一个波斯国,濮通巴通蕃,通僰,读音为bo ,帝喾建都为亳,读音也为bo ,说明颛顼帝喾跑到东方建立的国家,很可能对应远古波斯。

这个古波斯一经建立,随即沿着黄河北岸向西发动了一连串扩张战争,进攻濮阳以西的华北地区,按西方史料里的天下地理,华北平原的濮阳以西,就是河南安阳,这样包括安阳在内的太行山以西的山区,就是《希波战争史》里面的古希腊。希波战争史里,波斯一直处于攻方,希腊处于守方,双方互有胜败。战争的结局,究竟谁胜谁负,《西波战争史》里没有很明确的答案,但是反映在考古学上,则从山西至陕西的原仰韶文化的地区迅速被龙山文化取代却是事实。这些事实反映到圣经上,也许可以对应犹太人自约书亚以后的征战史,期间经历了参孙与扫罗王朝,然后被大卫王取代,最后至所罗门建立以色列王国。

我后文会集中论述,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就是古以色列之都撒玛利亚,陕西清涧塞沟遗址,就是古以色列之次都耶路撒冷。其中,石峁遗址在鼎盛时期的龙山文化属于湖北石家河遗址的肖家屋脊类型,显示这里的人群的主体有很多炎裔。事实上,古以色列曾经有一位先王名叫大卫,此卫字极有可能是魏,为炎帝魁隗氏的遗裔,当时,炎帝黄帝两族混杂已久,号称黄帝后裔的大卫王有炎帝血统更不奇怪。所以,为什么中国古史尊黄帝炎帝?还是因为他的子孙后代厉害呀,占的地方多,整个黄河中下游,都是高阳部落极其子民征服的地盘。

山东龙山文化可以对应孺子颛顼之国,河南龙山文化王湾三期可以对应老颛顼高阳王朝,之前有人说王湾三期对应尧舜禹,被后石家河文化支持者驳斥。尧舜禹对应河南龙山文化的煤山类型,属于后石家河文化。帝尧姓伊祁,他似乎是炎裔,但是史书又清楚地记载他是帝喾的儿子。看来帝尧姓伊祁是以地名为姓,或者说,帝尧的母族或者妻族是炎裔。帝尧的母亲是陈锋氏,所以伊耆氏应是帝尧的妻族,为什么要称帝尧,尧者奡也嚣也,少昊玄枵也,说明帝尧是认少昊青阳为祖的。

黄河文明自龙山文化时期进入城邦时代,所以黄河文明怎么算也该有五千年,为啥西方不肯承认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呢?非要找到夏朝才算文明么?黄河文明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也不少,西方也不肯承认那是夏朝。我认为吧,黄河文明真的可以从龙山文化算起,龙山文化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淮河汉水长江流域,尽管行政上还没有完全统一,但是文化上已经基本趋向一体化。

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千万不要忽视龙山文化的存在,一定要相信,龙山文化就是中华文明的主源。尧舜禹时代比颛顼帝喾时代的疆域有所南移,是因为同时期黄河以北正在陷入混战,就是西史记载的西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看来西史里认定的西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时间要晚很多,真正的希波战争发生的时间,应该在尧舜禹时代,真正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应该发生在夏代前期。龙山文化实现了整个中华文明的一体化,但是尧舜禹时代只占了中华文化区的半壁江山,除了水患的原因,当时的黄河以北正发生混战,你看帝尧的哥哥帝挚是怎么失国的,当时黄河以北争夺非常激烈,黄河以南则建立起夏朝。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颛顼帝喾时代,华夏族明明已经统治了黄河北岸,为啥整个夏代中前期,夏朝总在黄河南面磨叽。尧舜禹继承的几乎是完整的炎黄古国,但是颛顼建立的那个国家不在老的炎黄古国的疆域内,而是跨过了黄河,不完全是黄河以北,还包括鲁西地区。绝不能把华夏各时期远古帝王看成一些疆域稳定的直线一元传承的国家,例如大昊与少昊,他们之间可能有文化传承,但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就类似于现在的欧洲跟美国,少昊之国是太昊之国的海外殖民地,同理,颛顼之国是炎黄之国的海外殖民地。

为什么四千年以上黄河以北的历史没有流传下来?因为他们没有竹简,书写的载体可能是羊皮,远古时代,羊皮制作的工艺可能太烂,所以保存的时间很短,不容易流传下来,不象竹简文献,加工容易,保存时间久,数量多。

商代晚期,商汤获得了他们的文献,但没有要他们的,全部归还给他们了。然后把他们忽悠到新疆去了,新疆的叶城地区,就是他们的新耶路撒冷。农耕民族对羊皮卷文献没兴趣,因为它们不仅有一股骚味,没有竹简的清香,还因为羊皮卷文献是异质文明,记的不是自己民族的历史,不要也罢。

夏朝的历史被竹简记载下来了,但是黄河以北的历史,应该是被商汤毁弃了,古语说,欲亡其国,必亡其史。当时黄河以北的历史被羊皮卷记载下来,被游牧人带到西方。

写一本远古历史,总要给石峁陶寺遗址找到主人。这么大的遗址,不可能不是文明古国,在中国的史书上硬是找不到记载,那只好去研究圣经,看看石峁陶寺是不是跟圣经有关。因为石峁陶寺这么大的遗址,不可能史书没有记载,如果中国文献没有记载,那么文献应该被人带到西方去了。石峁陶寺遗址的历史,应该从圣经故事里去找细节,我不相信圣经故事是伪造的,那些故事应该是有历史原型的。我研究远古历史,对于陕西和山西的龙山文化遗址群,我实在搞不清楚他们的主人是谁,只好暂时借用圣经故事来敷衍一下。

关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以及陕西西安太平遗址等,它们究竟是啥?我们可以尝试从圣经故事中去寻找答案,作出如下假定:如果按圣经的说法,襄汾陶寺遗址迦勒底王国新巴比伦,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古以色列之都撒玛利亚,陕西清涧塞沟遗址是古以色列此都耶路撒冷;如果按中国史书的说法,陶寺遗址是帝喾之都西亳,石峁遗址乌弋山离之都陕陌,陕西清涧塞沟遗址是鬼方氏之都大宛。按圣经的说法,以色列国之王是所罗门,按古兰经的说法,其王是苏莱曼,按中国文献的说法,其王曰苏林。

根据圣经记载,撒玛利亚山是暗利向这地原有的部族撒玛买回来的。他将他的新首都建于此地(王上十六24)。撒玛利亚(Samaria)以色列中部古城,以色列王国首都。撒玛利亚是北国以色列的首都,其中为人认识的是塞巴斯蒂村落所处的撒玛利亚山。撒玛利亚是从撒玛人那是买回来的。撒马,不就是陕陌吗?陕陌人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的米国人,不也自称山姆吗?三门峡,恐怕是陕陌峡的意思。

中国的石峁遗址就是古以色列之都撒马利亚,在中国称陕陌人,这个族群起源于中国的陕州三门峡地区,他们的祖先曾经跑到中国淮河流域的伊耆古国借粮,但由于始终无法融入农耕文明,后来被迫出走,渡过的黄河,当时称红海,先去当时处于山东大陆的濮阳高城遗址建国,然后想河北扩张,灭了耶利哥城,就是邺城,然后斗不过那里的农耕族团,只好去山西建国。山西的山,陕西的陕,远古时都曾是陕陌人的地盘。

中国的石峁古国曾经非常强盛,就是古以色列,他们的历史记在羊皮卷上,后来晋陕地区变农耕区,农耕人用竹简记史,不喜欢羊皮卷的骚味,将羊皮卷交付给游牧人,游牧人西去,将羊皮卷文献带到西方,成为《圣经》《希波战争史》等西方史料的原始素材。新疆的叶城,中亚的撒马尔罕,都是陕陌人西迁中留下的地名。

这样中国西北方的历史就丰满起来了。在距今四千多年前,中国北方豫北山西陕西进入龙山文化时代,这与一些来自河南淮河流域以及山东地区的族团的到来有关。首先良渚文化北上,他们与来自江汉平原北上炎裔联合,在河南中部淮流域建立了一个富庶强盛的伊耆之国,就是古埃及。这古埃及由于人口增长,内部矛盾开始频繁爆发,于是有些被压迫族团开始被迫迁徙,他们渡过黄河,到达黄河北岸,开启了一段史诗般的迁徙之旅。反映在考古上,则可以对应良渚文化北上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结合,发展出山东龙山文化,然后山东龙山文化西进,沿着黄河北岸进入山西陕西,在短短的数百年时间内迅速取代了当地的原生考古学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