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8年,宋哲元在陕西俘获5千匪徒,众人以为他会将其充入自己队

 扬眉剑客 2024-05-24 发布于山东
1928年,宋哲元在陕西俘获5千匪徒,众人以为他会将其充入自己队伍,可宋哲元却说:我宁愿背下千古骂名,也要将他们全部杀掉!
提起宋哲元,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位西北军阀,却不知他曾是冯玉祥麾下的得力干将。
1927年,宋哲元在冯玉祥的第四方面军中担任总指挥一职。那时的西北军阀割据一方,互相争斗不休。而宋哲元以其出众的军事才能,在冯玉祥的部队中崭露头角,备受器重。
1928年5月的一天,冯玉祥突然把宋哲元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原来,冯玉祥收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党玉琨这个西北地区臭名昭著的军阀,竟然盗挖先秦古墓群,并将盗取的文物倒卖给不法商人,用以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
冯玉祥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即决定派兵讨伐党玉琨。他对宋哲元说:"党玉琨这个败类,残害百姓不说,还盗取国家文物,实在是罪大恶极!这次围剿他的重任,我就交给你了。一定要替天行道,为民除害啊!"
宋哲元领命后,立即集结了3个师、1个旅,共计3万人马,浩浩荡荡向党玉琨盘踞的凤翔城进发。
凤翔城易守难攻,党玉琨又是一个老奸巨猾之徒,宋哲元深知这次战斗不会轻松。他当机立断,下令包围凤翔城,并向城中喊话,限令党玉琨三日内投降。
然而,狂妄自大的党玉琨岂肯就范?他不但拒绝投降,还亲自登上城头指挥作战,与宋哲元的部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双方激战数日,宋哲元看出局势对己方越来越不利,当即下令准备炸药,要炸开凤翔城的城墙。随着一声巨响,凤翔城墙被炸开一个大口子,宋哲元督战士兵一拥而入,与党玉琨部队展开巷战。
经过一番鏖战,宋哲元部队终于大获全胜。党玉琨部死伤2000余人,党玉琨本人也被击毙于东城墙下。至此,这个为祸一方的恶贼终于伏法。
宋哲元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并未就此止步。他命人将党玉琨盗取的文物尽数装车,秘密运往西安妥善保管。这些文物最终在解放后由宋哲元的弟弟悉数上交国家,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
通过这一战,宋哲元展现出了他作为一名军事统帅的非凡才能。在他的英明指挥下,西北地区的一股歪风邪气被彻底铲除,人民群众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宋哲元的军事生涯,可谓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扬。
宋哲元在攻克凤翔城后,俘虏了党玉琨部五千余人。按照当时的惯例,俘虏一般有两种去向:要么编入自己的部队,要么就地释放。然而,宋哲元却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将俘虏就地正法,一个不留!
这个命令让宋哲元的部下大吃一惊。有人劝他说:"将军,这样做未免太过残忍了。而且我军损失也不小,不如把俘虏编入部队,也算是弥补兵源。"
但宋哲元却斩钉截铁地说:"我最痛恨的就是党玉琨这样的盗贼!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留着他们就是给百姓留下了后患!与其让他们将来再祸害百姓,我宁可背负杀俘的骂名,也要斩草除根!"
宋哲元的这番话,彰显出了他雷厉风行、敢作敢当的性格特点。在他看来,对付盗匪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一网打尽,方能确保民众的安宁。
行刑那天,五千俘虏跪在空地上,五十名刽子手举起大刀。宋哲元下令行刑,刀光血影中,五千俘虏无一幸免。从那一刻起,"斩尽杀绝"四个字,就成了宋哲元的代名词。
然而,宋哲元并非嗜杀成性之人。他对党玉琨从古墓中盗取的文物,却是倍加珍惜。攻克凤翔城后,宋哲元派人将这些文物装车,秘密运往西安保管。他深知,这些文物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决不能落入奸商文物贩子之手。
宋哲元雷厉风行的作风,让他在军中树立了绝对的权威。无论是出生入死还是赏罚分明,士兵们对他都心服口服。宋哲元常说:"带兵打仗,首先要让士兵心悦诚服。我虽然严厉,但从不滥施刑罚。我要让士兵知道,跟着我吃苦受累是值得的,因为我为他们考虑,为老百姓考虑。"
正是凭着这种铁骨铮铮的性格,宋哲元才能身先士卒,屡建奇功。他虽然背负杀俘的骂名,却赢得了士兵的忠心和百姓的拥戴。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宋哲元无疑是一位性格特点鲜明的军事领袖。
支持者认为,宋哲元为剿灭党玉琨,为民除害,立下了汗马功劳。党玉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宋哲元斩草除根,替天行道,实乃大快人心之举。若非宋哲元及时采取行动,党玉琨的匪患只会愈演愈烈,更多无辜百姓会因此丧生。宋哲元虽然手段残酷了些,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不得已而为之,情有可原。
而反对者则认为,宋哲元滥杀俘虏,违反兵法,其罪难逭。作为一代名将,宋哲元理应以仁义道德服人,但他却选择了最野蛮的处置方式。即便党玉琨罪大恶极,也应按律问罪,何况五千俘虏中,未必个个都是恶贯满盈之徒。宋哲元一意孤行,不听劝阻,最终酿成了骇人听闻的杀俘惨案。
对于宋哲元珍惜文物一事,评价则相对一致。党玉琨盗取文物,原本就是知法犯法。宋哲元没有据为己有,而是妥善保管,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这批文物最终完璧归赵,成为国家宝藏。
参考文献:
文史资料选辑 第51辑[M]. 196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