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十八·•盂城驿里“驻节堂”)

 温馨微语 2024-05-24 发布于江苏


/岳 钊


这一处古典建筑就位于在大运河之旁,尤其是这座庭院里的“驻节堂”,依然保持着明代时期的规制原样,孟城驿也是被列入到了“中国邮驿史活化石”的史料赞誉榜。
我今天就在这座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庭院里信步徜徉,我对明清时期邮驿史的发展情况,是通过了观看实物与阅读资料的内容所讲,知晓了其组织构架的历史端详。
历史的发展一定是渊源流长,先说这高邮的地名只所以能够在岁月年代里叫响,这其中的功劳还紧紧联系着那位横扫六合的秦始皇。
正是历史当年的秦王朝在这里开建了“筑高台、置邮亭”的事情动响,高邮的地名叫法也就从那时起而响亮于四面八方。
历史走过了秦汉又经过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再发展延续到宋元明清的岁月时光,这座“盂城驿”是在那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就形成了此规格形制的建筑式样。
值得一提的是这庭院里的“驻节堂”,虽然此建筑已经拥有了600多年的岁月时光,但它的大厅、横梁、片瓦、立柱均是保留了当年历史的风格模样,“驻节堂”也是盂城驿里为保存原状最好的房。
我在这“驻节堂”里快乐地联想,驻,在古代是代表停留的意思所讲,节,是指有官员使节的前行过往。能在这“驻节堂”里接待的贵宾身份肯定是与普通人不一样。
据工作人员给我讲,鼎盛时期的这座驿站中是拥有着130匹马和18条驿船的总数量,当时整个驿站的建筑总面积也已经达到了3000多平方。
驿站的历史正在向我生动地回放,在清王朝乾隆九年(公元1670)的岁月时光,那位世称聊斋先生的蒲松龄也应邀到孟城驿来将管理驿务的使命担当。
如今这大运河的丰沛水韵依然在向前流徜,孟城驿也在大运河旁屹立了600多年的岁月时光。庭院里依然有着亭台回廊,有着树木花香。
领略历史岁月的文化风光,我的心情是极为舒畅。我也就在这孟城驿的“驻节堂”里写完了这篇随笔文章。
(注:题图照片由作者拍摄提供。)

作者简介

岳钊,文化学者,长期在新闻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三十多次,后转岗进入省级机关任职,现为西安秦砖汉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十七·“石破天惊”赞猴哥)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十六·镇馆之宝是黑陶)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十五·镇馆之宝是黑陶)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十四·陶印木尺皆风华)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十三·海清寺中望宝塔)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十二·镇馆之宝是黑陶)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十一·“大口尊”上文字生)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十·时光穿越两千年)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九·汉画像石值得看)

岳钊:赴苏东北、鲁东南行(之八·领略简牍的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