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说词】话说运河(十四)运河城—扬州

 天高云淡zcg 2018-06-02

(十四)运河城—扬州

 

告别了瓜州,我们摄制组继续沿着运河北上,这就是通向扬州的古运河。运河一跨过长江好像就显得不那么繁忙了,很少看到那拖得长长的船队,更看不到船只拥挤的卡脖子现象。这里运河两岸仍然是浓郁的绿色,但不像江南水乡那种绿色的柔嫩和妩媚。古运河是这样的悠闲,这样的自在,的确,这里的运河风光是和江南两样。

你们还没有进入扬州市区,扬州的古迹就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扬州八大古刹之一的高明寺。相传是隋朝所建,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当年乾隆下江南就由此登岸,并把高明寺作为行宫,可以想见它往昔的盛况。如今这座“龙辉洒作清禅夜,鹤放松烟养到今”的佛教圣地,大部分已经成了烟囱耸立、马达轰鸣的工厂区了。

离开高明寺继续航行,我们看到运河在这里拐了一个U字型大弯。这个弯道可不是天然形成的,俗话说“三弯抵一闸”,它是为缓冲运河流速,特意挖出来的。这弯道在运河水利史上都是一大创举,它显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每座城市自有它的标志,像扬州这样的古城,它的标志更独具一格。看到运河岸边屹立的文峰塔,就知道扬州到了。运河最早在扬州一带开挖,扬州在运河的哺育中繁荣发展。运河和扬州同龄,都有着2400年的历史,所以人们也把扬州称为运河城。

提起大运河,自然就会想起隋炀帝。隋炀帝修运河,连小学课本里都写着的。但是古运河的历史啊,比隋炀帝修的运河要早得多。

远在春秋时代,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北霸中原,就在扬州筑坝挖沟,把长江和淮河连在一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邗沟。邗沟南起扬州,北至淮安的莫口,是中国最早的运河了。而扬州最早也因为邗沟而得名邗城,邗沟现在真正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小孤池了。

但是2000多年前,这里猛冲战舰,大小渔船来往如梭,邗沟上一片繁忙的景象。当你们走在这邗沟桥上,面对眼前的邗沟流水,真是感慨万千呢!

邗沟通航以后过去1000年,隋炀帝在邗沟的基础上,又利用自然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凿沟通,形成了一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全长4000米的大运河。隋代的运河可以分为四段:海河与黄河之间叫永济渠,黄河与淮河之间叫通济渠,淮河与长江之间叫邗沟,京口到余杭叫江南运河。

任何伟大的古代文明都伴随着统治者野蛮的暴力,都浇注着奴隶的血汗。隋炀帝开运河的时候,全国人口不过5000万,而强力征召的民工达200万。当时运河沿岸尸骨遍野,运河中流着的都是百姓的血。唐代诗人曾经这样写到:“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如,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骨是此河。”对当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但是人类的文明史总是蕴藏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运河的开挖给当时的人民带来灾难,却带来了唐宋时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唐代诗人皮日休在他的《汴河怀古》中这样写到:“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可见开凿运河是害在一时而利在后代、利在民族。

隋炀帝死于扬州,就葬在雷塘这个地方。扬州人民是有着历史的哲学眼光的,至今依然保留着他的陵墓,保留着他的墓碑。隋炀帝的千秋功罪还是让人们去评判、去思索吧!

运河对扬州的文化和经济的繁荣是有功的,大运河沟通南北,使扬州一跃成为南北的交通枢纽。海船也可以直达扬州城下,成为对外贸易的口岸。

这幅《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张择端的一幅名画,它生动描写了开封城里运河运输繁忙、市场繁荣的景象。而当时的扬州比起开封毫无逊色之处的,扬州的富庶吸引着全国各地及外国的商户。扬州又是盐、铁、药材、茶叶的聚散地,还有四川的蜀锦、江西的木材都以扬州为销售市场,珠宝金银交易都占据重要地位,素称扬州商贾如织。

扬州的繁华更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光是唐代的著名文人就有半数以上来过扬州,如李白、白居易、骆宾王、刘禹锡、高适、王昌龄等都曾经在扬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他们的笔下,扬州是一片繁荣景象。“万艘江县郭,一树海人家。”(刘长卿)“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李绅)

一座座庭院排列地多么整齐,鳞次栉比,井然有序。从这一片古代住宅区中,依然可以看到扬州古城的建筑规模宏伟。要找扬州的古迹,可以说比比皆是,处处都有讲究,处处都有说道。

走进这狭窄而悠长的胡同里,两边都是那么高高的墙壁,容易产生一种神秘感。这小小的胡同深处又隐藏着什么呢?在那高墙之内又有什么秘密呢?真是幽深莫测啊!难怪有的外国游客把扬州称为“神秘的城市”。

一道又一道的门打开了,好深的院落啊!这深宅大院据说当年的富贾盐商就住在这里,迈进这深宅大院,那种神秘之感就更为严重了。院内仍然是这样深长的夹道,它到底通向哪里呢?穿过狭长的夹道,豁然开朗,原来庭院深深地藏在里面。没有这狭长的夹道就显不出这院落的幽深,没有这狭长的夹道就显不出这庭院的开阔。此刻我们才领略到这建筑构思的巧妙,我们才领略到这神秘给人带来的诗意的浓浓和韵味。当我们在这狭长的夹道上停留的时候,似乎又把我们带到那“春风当城市,满耳是声歌”的年代,好像又看到那些富贾豪绅高居楼阁寻欢作乐的情景。如今富贾盐商的住宅已经成为孩子们嬉戏的地方,在这里办幼儿园是最好不过的了,那是不会有人来打扰的了。

在这深宅里住家自然也是最可人意的。当年这些巨商富贾为了取得帝王的临幸,他们便大兴土木、修造园林,因此扬州的园林是闻名天下。这处园林叫小盘谷,据说是清朝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周馥的住宅。他把这住宅修筑的像花园一样,一进园来只见山石叠嶂、花木丛嵘、池水成璧、荷花盛开、精巧的花厅、迂回的花廊、傍池的水荷,这些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色连接一体、相映成趣。

个园也是扬州著名园之一,它是大盐商黄英泰修筑的,黄英泰别号个字,故所以取名个园。个园的个字与竹字相形,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诗《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黄英泰是取苏东坡这首诗的诗意,而取名个园的。

扬州人是十分珍爱这古城的一切的。即使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没有忘记来保护和继承着古城的风貌;即使新的楼房建筑,也让它具有古色古香的民族风格,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一条横贯东西的城市干线。

我们请朱懋伟同志谈谈这条道路改造构想。“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现代化如何有机的结合在我们这条道路的规划当中,是新的建筑与文物保护点要相互提升、相互衬托,形成一个继古开今、古今协调的有扬州风貌的一个街景。这条道路上有唐代的石塔、唐代的银杏、明代的文昌楼、宋代的四方亭,有清代的沈园、翠园,有相传隋炀帝看琼花的琼花台,就把这些文物古迹作为这条街景的中心。这条街道的街景被称之为‘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在过去、在唐诗的描绘上有个说法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都不如。’我们这条街的街景就是按这样的意境来精心规划设计的。“

我们盼望着这春风十里扬州路早日建成,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摄制组是一定要再来的。扬州,你的古老的遗迹太多了,古老的运河是你古老文明的摇篮,你不愧是一座运河城啊!

呦!观众朋友,这次的节目时间已经到了,下一回我们将在苏北运河上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