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莲县洪凝街那些老字号

 陈维津 2024-05-24 发布于山东

光绪年间出版的《日照县志》记载,洪凝乡是日照四乡之一,地处日照、莒县、诸城三县交界之地、交通咽喉。洪凝街农历逢三、八为大集,每年十月还有山会,是商号聚集之地,涌现出了一大批老字号。

本文主要介绍洪凝街的聚宝银器、常春、常泰、刘家大布店、冯家扎彩、郝家染坊等老字号,与读者共享——

01 聚宝银器
这家商号的创办人名叫杨天泰,潍县城郊人,幼时曾长期在潍县银店打过工,学到了银器加工技术。兵荒马乱时,担着筐篓逃荒来到现在的洪凝街道集后居杨姓本家,随着生存条件逐步好转,他在洪凝街上开起银匠铺,和儿子杨开吉边打制银器,边四乡叫卖。生意由小到大,杨家银匠、聚宝银器的名字也传遍四乡。

随着生意逐步扩大,家财迅速增长,仅房产就有五间屋见方的四合院一处。

杨开吉的儿子杨继功也从小熟悉这门手艺,上世纪90年代从企业退休后,重操旧业,创办了“百年老店”的银店——杨记首饰。

对银器加工技艺,杨家人都会毫无保留的向别人传授。

据资料介绍,洪凝街的汤壶匠刚学做铁壶时,只知锡焊必须用松香,但屡试不成,就三番五次请懂这一行的董成礼喝酒请教。董成礼终于酒后吐真言:“锡有生熟之分。”但何为生熟?董假醉不语。

汤壶匠又请教聚宝银器的杨开吉。杨爽快地说:“把锡块放到强水(硫酸)里浸泡,锡块出泡出汽完,就是熟锡了。”汤壶匠照此法实验成功。

汤壶匠掌握了锡焊技术后,又连传两代,使其铁壶久负盛名,直到现在,有的人家还用其孙子汤天华——外号杜鲁门打制的铁壶,戏称“杜鲁门铁壶”。

02 常春、常泰
常春与常泰两个商号均为清末洪凝街刘氏族人刘宝典创立,后由其儿子刘兹臣继承。

刘宝典有土地两顷,家大业大,又有文化,为日照北乡绅士。他用自己的丰厚资产,创立了常春、常泰两个商号。

常春以开油坊为主,1949年后县生产资料公司就在当年油坊所在地,盛时有厂房五六十间,占地五六亩,雇员数十人,马车四五辆,属当时规模较大的油坊。主要经营收购大豆、出售或加工豆油业务。经营范围为日照北乡和莒县东部、诸城南部地区。

常泰主要经营百货,位于原县公安局对面沿街,门头房一溜五间,高大宽敞,外有精致木板护栏,时属该街最大、位置最好的店铺。两个商号经营红火,曾印过纸钞,盖常泰印章,绿色,纸张大小与现在的百元人民币类似。

03 刘家大布店
刘家大布店由刘宝双经营,主要靠骑自行车进货、卖货,进货远到上海、青岛、潍坊,近到高密、诸城、日照。卖货方式主要是赶四集。主要货物为各色布匹,因区别于当地小布(土布),一般称大布或洋布。

因那时能用自行车的很少,又是成匹的买卖,因此一般小本生意与其没法比。当时,本街有自行车的也只有他和郝家、王家三家,而且都与他一起,用同等模式经营大布,其他两家分别由本街郝树范、王成配经营。

刘家大布店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始,一直经营到五六十年代。1946年前后,刘家大布店发现有人一次抢购大量红布,引起警惕,为县公安局破获本县沙岭子红头军暴乱案件提供了可靠证据。

04 冯家扎彩
冯家扎彩是晚清时期由洪凝街居民冯展民其祖上创立,平日主要扎制悼念活动用的纸制祭品等,一年一度的春节,则扎制大型艺术品龙灯。

洪凝街一年一度的春节舞龙灯活动,就从冯家扎彩扎制龙灯开始。先做十几个长方形木框架,插一根一两米木条杆做把柄,外环用劈条圈成一米长、直径半米左右的圆桶状,用薄纸或绸布裱糊,作为龙节支撑。再由细篾做圆圈若干,用绳一字串联,如同条条筋骨,分段与龙骨节相互衔接,连成一体,是谓龙身;末端呈锥形,为龙尾;龙头制作难度较大,全用细竹篾和麻线扎扣固结成型,头顶部鹿角状的弯翘、眼窝的陷深和眼珠的突出相衬。

05 郝家染坊
清朝晚期,洪凝街居民郝恒臣的爷爷郝锡亮拜外来逃荒的染布户为师,学起染布技术,开始了郝家染坊的创业。连传三代,第二代是他父亲郝云芳、叔叔郝云芬,第三代为郝恒臣。

有四口染缸,院内支起一口煮青用的大锅,备用一大缸浸泡用的热水,在开阔地上搭起晾晒用的木架,另有搅布用的各式竹器。

染布的工序是,先将白布放入清水缸浸泡半天,除去糨糊后,取出拧干水,再放进配好料的染缸,用木棍反复搅动才能均匀着色,浅色一次成功,深色要多次工序才能完成。一小时后,用半圆有孔的竹子,将多余的水滤出,用清水洗去浮色,挑到凉杆上晾晒。

郝家染坊由于工序严格,技术精湛,价格合理,服务周到,赢得广大顾客的青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