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83.李想是怎样通过思维训练解决焦虑和痛苦的?

 榕言榕语 2024-05-24

     李想是我们80后的创业偶像,他曾先后创立泡泡网、汽车之家,现任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车和家执行董事。他25岁就上了《中国企业家》封面,真的是年少有为。同时他还是另一家蔚来汽车的股东之一,李想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迭代能力非常强,他说这跟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关。他把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称为“智慧系统”。

     在他20多岁时候,他就有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套思考问题的方式被他总结为三步:第一,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比如,当时他作为80后亿万富翁登上杂志封面、接受报纸和电视台访问,是因为需要拿这个点做宣传;第二,知道要放弃的是什么,把自己要放弃的东西列出来,在这里就是要把大量时间用在媒体上,并且要让渡出一部分隐私;第三,知道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里的责任就是,每次报道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

     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之后,“就算后期遇到损失的时候,也不会慌张,因为已经分析到会有这些损失了”。到今天他的思考模式依然是如此。车和家这家公司,成立了40个月才开了第一场发布会。中间会有同事来问李想,为什么不像其他新造车公司那样多开一些发布会?李想的回答也是一样: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希望做扎扎实实的企业,扎扎实实的企业才能招来扎扎实实的员工,才能招来真正追求价值的用户,而不是追热点的用户和比你还能忽悠的员工。这是我们的需求,会损失什么也很清楚,我们会损失一些融资上的快钱,一些短期的光环。”总之,“想清楚了,就不会纠结了。纠结和动作变形,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愿意放弃,不愿意妥协,也不愿意承担责任。”

      人家真是成功,2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声在外的企业家,他的这套思考问题的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现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行业的变化非常快,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种种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们感到焦虑和痛苦。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用李想的思维模式,其实焦虑和痛苦最大的核心原因是缺乏智慧的训练。当遇到非常重要的事情,面临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在感到痛苦的时候,问自己这几个问题:自己想要什么?要放弃什么?以及要承担什么责任?

      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稍微转念对生活的认知和态度,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与其深陷那个漩涡,倒不如反问自己,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不仅包括物质需求,更包括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是一切的根本,先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减少焦虑和痛苦。

     其次,学会放弃,真的无需过于执着于一些无法实现的目标,或者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学会放手,接受现实,重新调整自己的期望和目标。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为了更好地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最后,承担责任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人。当然了,这里说的承担责任,不是说要你自责,而是要勇敢地面对问题,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实现自我成长,迈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李想还告诉我们多去关注人而不要总关注事。如果去关注人,其实就不会焦虑和痛苦,因为你关注的人,他会慢慢进步嘛!他肯定会得到成长的,再说了,就算一件事情搞失败了,那个人从中也会吸取经验,得到成长,这也是一件好事嘛!你总是盯着那件被搞砸的事情,这会让人有太大压力!

    这和我们在家中教育孩子差不多,你看,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如果你的反应是去批评和指责小孩,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孩子的情绪。作为家长,你更应该多思考的是,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个成长本身就会出现各种各样让你不满的问题,如果孩子一犯错,你就不断地批评指责,那只不过是你自己的嘴皮子爽了,孩子却一点变化也没有,反而跟你的关系越来越差。

     总结而言,李想的经验提醒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焦虑和痛苦,我们应当采取一种更为智慧和成熟的态度。通过自我反思,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学会适时放弃,勇于承担责任,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挑战,减少内心的不安和痛苦。同时,关注人的成长而非仅仅关注事情的结果,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和他人的共同进步。这种心态的转变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适用于家庭教育,通过理解和支持,我们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而不是通过批评和指责来激化问题。总之,通过智慧的思考和行动,我们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加坚定和从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