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重要心法,“顺中用逆”,内家功夫根基所在

 tjboyue 2024-05-24 发布于四川

山海之间,行云布气。有人常站桩,逐渐获得定力。有人修松功,举止从容洒脱。有人练螺旋,直觉逐渐深入。有人练筒子劲,身上得了球劲。一门功夫,就是一种能力。能力越提高,对自我了解越深。



花开结果,瓜熟蒂落。松得透的人,功劲会很绵沉。内腔活跃的人,能量会很充沛。精通合劲的人,中线都很精准。腰胯协调的人,核心都很强大。肩胯灵活,脊柱灵敏的人,通常抛物力都很好。



幽深无限,广阔无垠。打拳时,外在整体移动,内在充满小动,小动引发大动。小动之间,相互呼应协调,维持着大动平衡。动态最深处,都会有个不动的。从动态中,去窥见不动。从不动中,感到生生不息之动,这就是道。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纵使不敌,也绝不屈服。武功极高,却失了大义,到头来身败名裂,还不如不练武。武者存正气,亦重精神,不向逆境低头。生命之上,还有生命。灵魂深处,还有灵魂。


天欲雪,剑低吟。丹田有个小力点,能松能缩,能划小圈。剑法练至高阶,亦通拳理。剑尖与丹田,双双呼应,丹田一旋,剑尖顺势一绕,拧出个剑花,缠丝带动剑身拧绞,内劲贯通剑脊,人剑合一。



有句话叫,顺中用逆。有形者顺,无形者升。打拳也好,站桩也罢,又或打坐,形体要放松,放松下顺,周身不留拙力,别故意拿劲,百骸皆松且通,气血自然顺流,呼吸自然顺畅,这叫形顺。



做好了形顺,然后体认中线,脊柱为中,百会与会阴,乃至两脚之间,有一条垂直线,隐隐贯通,不偏不倚。头顶上方,有一丝轻灵领劲,脊柱有一条吊坠劲,脚底又稳又轻,这叫持中。


中劲持好后,精气神含蓄收敛,神意不要散乱。轻轻的将精气神,还有注意力,往脊柱中线汇聚,将你的观照力,轻轻安住于泥丸,能量含藏束住,通过脊柱,吊成细劲,精气神慢慢升腾,感觉你的体内,欣欣向荣,生生不已,一股能量往上升腾,这叫用逆。



换个角度讲,我们练功时,要在深度松沉中,去体会阳气的生发。有一股阳气,从下暗暗升起,越放松,这股能量越兴旺,热能来自深处,生机亦来自深处,盘拳有了微微熏蒸感,这是好的。



打拳时,周身要顺遂通达,用柔和丝劲,去缠绕滋润百骸,这是筋的柔劲。精气神要饱满,通过行拳,将神气融入骨架。整个人,从骨子里透着精神,于是骨有了刚劲。周身往下顺,精气神往上来,一顺一逆,阴阳互济,有形与无形,最终合一,由此进入太极状态。太极浮屠原创文章,感谢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