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大抗癌法宝:CIK细胞和NK细胞,你知道多少?

 刘俊波 2024-05-24 发布于海南

CIK细胞:免疫细胞的“机械化步兵”

CIK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CIK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

细胞画像:

该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很强,如同 “ 细胞导弹 ” ,能精确 “ 点射 ” 肿瘤细胞,但不会伤及 “ 无辜 ” 的正常细胞。因此, CIK细胞被认为是新一代的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图片


CIK细胞抗肿瘤的主要机制

■ 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被激活的CIK细胞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等毒性颗粒,导致肿瘤细胞裂解。

■ 间接杀伤肿瘤细胞,CIK细胞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诱导效应T细胞分泌更多的炎性因子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者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IK细胞还表达FasL(Ⅱ型跨膜糖蛋白),可以与肿瘤细胞膜表达的Fas(Ⅰ型跨膜糖蛋白)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大量临床试验证实,CIK细胞在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乳腺及妇科肿瘤等实体肿瘤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目前,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显示,CIK/DC-CIK细胞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有108项,涉及的疾病主要包括胰腺癌、胃癌、食管癌、膀胱癌、难治性非霍金奇淋巴瘤、结直肠癌、肺癌、肝癌、肾癌、三阴性乳腺癌、急性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症实体瘤和血液瘤。

图片

DC-CIK细胞联合EGFR-TKI治疗35例老年晚期EGFR突变肺癌的疗效将70例Ⅳ期EGFR突变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给予DC-CIK细胞治疗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8.6%,高于对照组的68.6%,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45.7%。

结论:DC-CIK细胞联合EGFR-TKI可以提高晚期老年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疾病空置率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NK细胞:免疫细胞的“特种兵”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其学名叫自然杀伤细胞,是人体免疫力的重要防线,具备“广谱”的细胞毒杀作用,参与机体对抗病原体的战斗。

NK细胞不仅有抗原介导的“免疫记忆”,它还能“记住”炎症细胞因子的特殊环境。这种特殊性使NK细胞可以在下次碰到相同抗原时就发动快速的“免疫应答”,还可以在感受到相似的炎症环境后,就产生强烈的杀伤功能。这也奠定了NK细胞在防癌、抵御病毒、抗衰老上的临床治疗方向。

细胞画像:

NK细胞不需要被激活就能直接上阵杀敌,因反应机警、杀敌广谱常被称为免疫军团里的“特种兵”,是一种兼具免疫监视、免疫应答、免疫记忆三大功能于一身的全能型免疫细胞。

图片


NK细胞的主要机制:

■ 贯穿穿孔素-颗粒剂系统,这些穿孔素的释放是细胞溶解最快、最有效的机制。

■ 细胞凋亡的诱导由TNF配体家族完成。此机制速度较慢且效率较低。它需要细胞表面存在TNF配体,这些配体将与靶细胞表面的Fas受体结合。

■ 活化的NK细胞通过IFN-γ的活性,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IL-13等)。

临床研究证实,NK细胞对大部分恶性实体瘤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手术切除、介入、射频、氩氦刀等治疗的同时或治疗后使用疗效更佳。

图片

2022年6月2日,发表在国际期刊《frontiersin Immunology》上的一篇文章探讨了关于局部高剂量自体NK细胞联合肝动脉输注化疗(5-FU和顺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此研究共纳入11例局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接受局部高剂量自体NK细胞治疗,其中结节型8例,浸润型3例;7例患者的肿瘤直径>5cm,8例患者有5个以上的肿瘤,5例患者有大血管侵犯。

试验结果显示,在接受2个周期的5-FU和基于顺铂的HAIC作为初始治疗的13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可以评估治疗反应,接受了3剂局部高剂量自体NK细胞治疗。

结果:有4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2例患者病情稳定,客观缓解率为63.6%,疾病控制率为81.8%。



免疫疗法是当前肿瘤治疗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在一些血液肿瘤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疗效。以免疫细胞为基础的免疫疗法, 正在成为预防癌症和各种疾病的关键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福立,孙银萍,秦杰,荣建胜.DC-CIK细胞联合EGFR-TKI治疗35例老年晚期EGFR突变肺癌的疗效[J/OL].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1-8[2022-06-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7.1390.R.20220610.0919.002.html
[2]赵芳,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免疫调控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21-07-30.
[3]吴发胜,李建福,谢家童,张晖,陈慧,鲁世金.N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新进展[J/OL].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12[2022-06-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43.R.20220616.1803.006.html
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