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口气读懂《周易》(势不孤起)

 慧然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事不孤起,其必有邻

蒙文通

---正文---

略有修改,重新发一下。

拆解周易我们的主线是清楚的,就是用古文字来拆解周易的卦字,卦辞,以及卦象,用古天文来拆解卦的六爻以及爻辞,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作为案例来作为周易的运用场景以及重建千年之前的殷周之变。

在周易里面引入古文字,一方面是想要重建我们文字理论或者说字的哲学,二来则是梳理先民造字的规律以及造字背后的观念,接上李学勤老师走过的路,三来古文字确实是切入周易的诀窍。

我们并未按照目前通行本周易的卦序来拆的,一来我看过帛书版的周易,那是阴阳家的易,其卦序与我们目前看到的不同,可以预见,在早期,易经确有不同的卦序。

阴阳易与儒家易其实有一个争夺易经主导权的过程,而最终在汉形成了易经体系两大门派之一的象数易,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来聊。

就“豫卦”而言,也并未有明确的计划说拆完益卦拆豫卦,我想要在拆解的过程之中保持一些随机性,而给自己形成一些挑战。

拆卦对于我来说,更像是解谜的一个过程,或者探险的过程,在解谜与探险的过程中,我常常赞叹先辈的朴素乃至智慧,以及字迹演变轨迹之中所包含的时代风云变化。

豫卦最终能够拆解出来,要追溯到对于坤卦的拆解。

图片

当我对比坤字和申字的字形的时候,发现其最终所要表达的是“水象”,以及弥漫在坤卦卦辞和爻辞里面水的痕迹,我们便似乎摸到了坤卦隐秘的暗角。

有了坤卦拆解的基础之后,我们自然的便顺着雷字的字形摸上去,我似乎看到了天空之中电闪雷鸣,闪电撕裂夜幕的天象,以及漫布华夏的雷电状水网,天空和大地的心脏似乎在同时跳动,犹如神圣的音符。

图片

一旦当我们听见天地的心跳,便能和文王共情了,也能够理解其见到如此巨大天象的心情:利建侯行师。

回过头来看,当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其中就包含“豫州”,而对于豫州的解释则是,豫在九州之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京师帝都,取其势大,所以安豫。

对于“势”不太好理解,古人多用比喻,诸如孙子兵法里面用的是“千仞之山”,强调高处有势的特征。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不同的结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势”。

拆解周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种几种势。其一为卦象之中包含的“势”。我们用“豫卦”来举例。

图片

在豫卦之中,气从根生,势从根生,往上行(运动),静态而言,初六与九四阴阳有应,互为支撑,这种情况亦可以称之为有势。

对于势的理解,推荐两本书给大家,一本是沈诚的《借势:武术之秘》,以及杨宽的《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