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时候没有一顿打是白挨的”:原生家庭的颠覆真相,90%的人看后释怀大笑

 居鲁思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最近话题#小时候没有一顿打是白挨的#,在网上引发了上千万人的观看与讨论:

图片

明明是自己小时候骗弟弟拿手指戳插座孔,害弟弟被电晕了过去;

结果光记得童年被妈妈暴揍,5、6个邻居都拦不住。

图片

明明是自己趁姥爷睡着,拿锤子给他捶到了医院;

结果光记得姥爷不待见她,躲着她。

图片

明明是自己拿打火机烧妹妹的头发,结果只记得自己和妹妹闹着玩,被妈妈打了一顿。

图片

明明是自己小时候拿钥匙插到插座里,结果只记得妈妈把自己踹飞到墙根上,还老觉得家里人不喜欢自己。

图片

这真是活生生的,光提小时候的创伤,自己对原生家庭的创伤是半点不提。

有人笑称:小孩儿都挺记仇的,就是不记原因。

在「原生家庭有罪论」盛行多年后,如今,第一批原生家庭,终于也忍不住开始控诉了......

图片

童年创伤再现,

结局和我们想得不一样

关于童年的创伤,我想起一个网友分享的经历,她说:

“我从小就不喜欢我爸,因为我没少挨打,还是用皮带打我,长大后我跟他的关系也比较疏离,我觉得他太严肃了。

我觉得爸爸造成了我的童年阴影,让我看见皮带就想到自己被打的经历;

后来,我的亲密关系也不是很顺,我觉得这可能都和我的原生家庭有关系。”

她背负这种信念生活了好久,也和爸爸的关系疏远了很久。

直到某一次,她翻到小时候的日记本,看见自己被罚写的检讨书,才发现,小时候每一顿打,真的是没有白挨。

她带不会走路的弟弟去山上玩,自己玩累了就直接跑回家倒头就睡,被丢在山上的弟弟还是奶奶找回来的;

她爸爸爱养鱼,她却把风油精全部倒进去,最后鱼全死了;

图片

她爸爸买了个诺基亚手机,当宝贝似的,她却趁爸爸睡着,把手机藏在了装满水的桶子里。

图片

大家突然就发现了写日记的好处,让长大后的自己,知道当初做的事情有多么炸裂。

我们也不得不去承认——在某些事情上面,人真的是存在记忆偏差的。

就像我回忆起小时候,总记得妈妈给哥哥买牛奶,却不让我喝,在心里难过了很久,还埋怨过她,觉得说不定自己多喝点就长得更高了。

结果是小时候的我乳糖不耐受,一喝就上吐下泻,还为此去过医院;

但是,我的脑海里却根本记不起这件事。

有时候我们口中的“童年创伤”,常常是记忆根据我们的情感需要与情绪感受进行选择性记忆与加工的“故事脚本”。

这导致我们长大后对事件的回忆往往只是事情全貌的“冰山一角”。

图片

而这“冰山一角”的记忆,又会经过我们成年后长年累月的不断加工,逐渐在记忆中变得“根深蒂固”。

它们像是一个个被精心制作的滤镜,不断地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投射出各种斑斓的色彩;

影响着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判断,影响我们在关系中的感受。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发生。

图片

有些创伤,

可能是「记忆偏差效应」在捣鬼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记忆偏差效应」

它指的就是人们由于各种原因,通过脑补、虚构来填补记忆空白,或者替换部分记忆。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你的记忆并没有你以为的那样真实靠谱。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

在一个空间里,让两组人同时看一段录像,内容是一对夫妇的日常交流。

图片

看完以后,研究者让这两组人回忆录像的内容:

一组人被告知录像女主是餐厅的服务员;

另一组被告知是女主是图书管理员,然后在两组人回忆女主长相特征的时候,结论相差非常大。

被告知女主是餐厅服务员的一组人说女主有一头棕色头发、会喝酒,但其实这个特征是女主并不具备的。

另一组也根据图书管理员的想象,在回忆女主的长相,但也并不准确。

这组试验说明,人们在回忆的时候,是会按照自己的判断进行“脑补”的,以此来让事情变得更加合理。

图片

有些“原生家庭的创伤”,也经历过类似的记忆加工和脑补,形成「记忆偏差」,甚至「虚假」的感受。

就像日常生活里,有时候你明明记得好像没有关门,但跑回去又发现已经关了;

你明明记得小时候自己做过一件事情,但父母说出来却和你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曾经有段时间,我不断接触关于原生家庭有罪论的案例,看到父母外出打工给孩子留下的阴影,也不自觉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想起父母小时候把自己留在老家某个亲戚家的场景,不断加工和放大,在内心形成了一种创伤。

我开始责怪那段经历,给自己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

在为人处事里,给自己贴上“讨好”“自卑”的关键词;

从而对父母产生责怪,也可以让自己不用对人生全然负责。

图片

但现在当我重新审视那段“创伤”,在与父母交谈的过程里,我发现:

那段经历里,是我自己主动提出要留在老家上学,加上我想考的中学就在离亲戚家不远的地方。

妈妈甚至还为舍不得留我在老家而哭过好几天,还和爸爸吵过很多次。

不得不承认,人脑的记忆,其实会受很多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那些被自己忽略的记忆,其实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就像电影《记忆碎片》中说的那句:“记忆只是一种演绎,而非记录。”

图片

在记忆不完整的时候,回忆的人就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和信念去补充,进行重新的演绎。

当然,这并不是要否认痛苦,也不是说要为原生家庭的创伤脱罪。

而是当我们了解“记忆偏差”的现实存在后,看见某些记忆不一定能够全貌反应我们童年的经历时,我们才能真正撬动过去固化的记忆,甚至是童年创伤。

我们才能以更开放、客观的态度,去重新审视内心的痛苦记忆;

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揭开那些被遗忘或者被扭曲的记忆面纱,寻找被埋藏起来的真相。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接纳自己,从而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片

现在,我想邀请你,和我一起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记忆,或许,有些阴影和创伤,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所谓的心灵裂缝,其实也可能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就像最近为什么“没有一顿打是白挨”的话题会如此之火,我想并不是单纯为了娱乐;

而是在另一个层面,我们都想和过去的创伤和解,放下内心纠缠的痛苦与伤害。

图片

换个角度,疗愈内在冲突

如果你也想探索遗留的内在创伤和冲突,了解某些创伤记忆的原貌,我想邀请你和我一起,尝试做一次书写疗愈:

步骤:

1、在白纸上写下你觉得原生家庭给你在小时候留下的阴影和创伤;

2、在每个阴影的后面,详细描述出产生的原因,父母的动机,前因后果;

3、去对比其中存在的信息差,看见创伤的形成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因为回忆起某些新的信息,而逐渐放下从前紧抓不放的委屈。

图片

比如:

你可能一直觉得自己的父母重男轻女,妈妈只给哥哥买芒果;

后来才想起来,自己芒果过敏。

你可能一直责怪妈妈小时候不给你买漂亮裙子;

后来才想起来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爬树,觉得穿裤子最方便。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也会遇到某些痛苦,让你想逃避。

毕竟自我剖析、审视记忆,有时候就像剥洋葱一样,一边流泪,才能一边更进入内心。

比如:

你发现曾经自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责怪父母上,放在了那些支离破碎的痛苦记忆上。

但在书写疗愈后,你看见了被你忽略的父母的爱,看见了自己要承担的那部分责任。

这时候的无所适从,可能让你不安、想逃避。

图片

当然还存在另一种结果:

你发现你的原生家庭的确给了你很大的伤害,并且不是记忆偏差所造成的,那么你有权力选择不原谅;

同时,你也可以利用积极的记忆偏差去帮助你淡忘痛苦。

就像在《都挺好》中,饱受原生家庭伤害的苏明玉,选择了脑补自己在童年时被妈妈爱护的场景。

虽然这种结局不一定能令观众接受,但是对于苏明玉本人来说,这是一种放下和对自我的宽恕,也让自己更好的去迎接了新生活。

图片

这并不是为原生家庭的造成的影响而开脱,而是我们在自我成长、自愈的道路上,选择以让自己更舒服的姿态走下去。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过去的痛苦桎梏、捆绑,才能在我们成为父母的那天,避免创伤的代际遗传。

如此,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才会拥有更多爱和幸福的体验。

如果你想学习、探索更多的自我成长、自愈的方法,可以参加德芬空间《勇敢做自己》体验营。

通过学习增加内在的力量,提高对负面情绪的“耐受”,再去穿越它们、放下它们,回归内心的安定与从容。

图片

原生家庭从来都是心理咨询里逃不开的一个关键,我们由此而来,它深深的塑造了你,也影响着你;

但生命的困境,从不会因为责怪原生家庭就能解决。

责怪外界,只会让我们在困境里找到短暂的解脱感,但无法真正解决困境。

但当你能够主动尝试松动、重新审视过去的创伤记忆,那么你一定能为自己打造新的“人生脚本”,获得幸福人生。

就像德芬老师说过的那样:“每个人的幸福,都只能自我负责。”

与你共勉。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