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翘武糖尿病临证心法

 德寿堂图书馆 2024-05-24 发布于黑龙江

胡翘武糖尿病临证心法

胡翘武(1915-2002),安徽省歙县人,安徽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胡氏临证糖尿病之心法如下。

一是从病机分析看,认为糖尿病之老年患者,大多无典型多饮、多食、多尿及形体消瘦之“三多一少”症状,而极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因此失治者甚多。且因其形体丰腴,大腹便便与中医所述“消渴”之主症相差甚远,故其误治者也不少。

临证中糖尿病老年患者,大多面色黄晦少华,形体臃肿肥胖,少气懒言,形疲神倦,四肢乏力,不耐劳累,心悸胸闷,脘腹痞满,口淡乏味,渴不甚饮,腹不甚饥,大便或溏或结,小便清长多沫,舌淡红或多细裂之纹,但质多胖大且润,舌边或见齿痕,苔薄白或滑,或微黄腻,脉象以虚、濡、缓、滑多见。

如此一派脾虚气弱,中州失运湿蕴之证,岂堪循治“消渴”常法,频投润上、清中、滋下之剂!

如据证施用健脾运中之法,常能收药到症减病除之效。

糖尿病老年患者中虚失运的原因,不外下述三端:

1、患者多有饮食不节史,如肥甘美味之偏嗜,酒酿辛热之恣啖。《素问·奇病论》谓“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湿热互结内蕴,积滞壅遏不化,脾胃无不受其困顿,健运也由此失常,水谷不化,湿浊中生,互结为祟,再困中州,如此因果循环。

2、老年之人少运动,喜安逸,气血易于结滞。若本脾胃不健之人,更乏气血流畅,中气为之不足,水谷无以化,精微不能生,则脾胃脏腑必失气血之滋养温煦。

3、老人脾胃只宜培补助运。初病时因湿邪火毒为祟,以致津亏之说,不辨证候,频投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剂。内服汤药,中宫首当其冲,脾胃屡遭戕害,中气失冲和斡旋之机,其纳腐转输,升降健运之职无不受损。

二是对糖尿病老年患者之论治,不可忽视健运中宫。

胡氏提出了以下论治。

健脾益气:

脾胃气弱是中州失运最常见的病机之一,老年人因此者十居七八。

中气虚馁,脾失健运统摄,血糖无以调节利用而积蓄,尿糖无以固摄而外泄,李用粹《证治汇补·消渴》篇中“若脾胃虚衰,不能交媾水火,变化津液而渴者”,即指此病机。

症见形体虚胖,面黄无华,头晕目眩,短气乏力,易汗易感,神疲倦息,脘腹坠胀,便或溏滞,溲清多沫,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

治以参苓白术散化裁,或四君子汤去甘草,重加黄芪、山药,其效甚佳。

但甘温益气之品用量应重于山药才是,取效后以配方水泛为丸常服最宜,若方中之党参易人参,其效更佳。

评议:糖尿病从脾胃而得,当从脾胃而治。

不可胶柱于阴虚燥热之病机,而忘却健脾益气之大法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