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悬解》产后发热、腹痛——大承气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下瘀血汤

 谷山居士 2024-05-24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产后三(胃实发热十三)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方在“痉病”。

郁冒病解,呕止能食,七八日后,更发热者,此产后阳虚,饮食不消,宿谷壅阻,阳格于外而发热也。病本为虚,而宿食停留,则为胃实,大承气下其宿食,则阳秘而热止矣。

1   郁冒病解,是上条大汗出,经阳泄与里阴平,阴阳和而病解。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产后阳虚,能食而未消,停为宿食也。宿食成实,则为胃实。宿食阻格,格阳于外,不能内降,则发热也。大承气汤,下其宿食,则胃降阳气潜藏而热止。胃腑成实,实则实治,必泻宿食壅满,通其胃腑之义。

产后四:(腹痛十四)产后腹中㽲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方在“寒疝”。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产后阳亡土湿,血虚木燥,湿土遏陷,风木不达,郁迫击冲,则病腹痛。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滋风木而润燥,生姜、羊肉温肝脾而行郁,治腹痛血枯之良法,亦寒疝虚之善方。

1 产后亡血,阳气也亡,肝经虚寒,土虚木贼,则见腹痛,当归生姜羊肉汤,温寒行郁也。

产后五:(腹痛烦满十五)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枳实 烧令黑,勿太过 芍药 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产后腹痛,烦燥胀满,不得眠卧,是木燥而克土,土郁而气滞也。枳实芍药散,泻土郁而清木燥也。

1  产后腹痛,不是虚寒,就是瘀滞。本案木燥,就营气瘀滞不行,木燥克土,土郁而烦满也。芍药行血而疏木也,枳实,泻胃逆而除烦满也。

产后六:(瘀血十六)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 䗪虫二十枚,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瘀血下如豚肝。亦主经水不利。

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双泻土木之郁也。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于脐下,肝气郁阻,而为痛也。宜下瘀血汤,桃仁,䗪虫破其瘀血,大黄下其癥块也。

1 产后腹痛,营瘀木燥而克土也。法当枳实芍药散,双泻土木之郁也。假令不愈,腹中有瘀血着于脐下也。下瘀血言之。重点,瘀血下如豚肝。亦主经水不利,是因瘀血导致的经水不利。

论:治疗瘀血的正常思路,就是活血化瘀,消磨固涩。如大黄䗪虫丸,桂枝茯苓丸。本条用下法治疗瘀血。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

附一:痛经——姜春华医案

何某,女,26岁,月经常衍期,经来量少,腹痛拒按,色紫黑成块,有血块排出后,痛即缓解。舌边瘀紫苔薄白,脉沉涩。证属癥瘕积聚,瘀血阻滞。用下瘀血加减;

桃仁6克,大黄6克,鳖虫3克,桂枝9克,芍药24克,甘草6克,香附9克,7剂

按语:姜老经验,下瘀血汤,活血化瘀,专治月经瘀滞不爽。桂枝与大黄同用,治月经衍期。芍药甘草汤加香附治经行腹痛。药后经来正常。

论:瘀血之脉,皆见涩象,紫黑成块,此为瘀血。此不是活血化瘀,而泻下瘀血。

下瘀血汤,后面标注,亦主经水不利。

附二:崩漏——陈果然医案

姚某,女,45岁,患者从1982年开始出现月经过多,经中西医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每次月经要用卫生纸5包以上。19869月底月经突然如崩,持续一月。自诉经期小腹部有坠痛感觉,血块多,疲乏无力,大便干结而5至6日一解,诊见舌质淡苔薄,脉沉细而数。患者经血过多,气阴两虚,但刻下经血多,有血块,伴小腹疼痛,血瘀现象显见,虚实兼有,当以治实为主,投下瘀血汤加减;

地鳖虫,桃仁(打),白术,女贞子,全当归,木香各10克,莪术15克,太子参30克,大黄3克,甘草5克,

服上方15剂,月经在来时小腹坠胀已除,精神转佳,月经量较前减少,上方隔日服1剂,服1月,月经量明显减少,但经期仍较长,又续服1月,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又巩固治疗2个月,上述症状未在复发。

论:瘀血结块,伴有腹痛。沉细为血失亡脱也。沉为失藏,细为亡血,数为阳厥。木气下陷,故小腹坠痛,木郁土困,故疲乏无力。本案参术甘草,培土固中,大黄量少,也能久用。

附三:胞衣不下——张谷才医案

石某,女,37岁,产后两日,胞衣不下,腹中冷痛,形寒怕冷。脉象弦迟,舌淡苔白。一医认为瘀血内阻,用抵当汤破血泻衣,胞衣不下;一医认为气血亏虚,用八珍汤扶正下衣,少腹胀痛更重。殊不知病因乃客寒外侵,血凝瘀阻,单用破瘀或纯用扶正,都不能下其胞衣。因为寒凝瘀阻,非温阳寒不解,非下瘀胞不下,所以用四逆汤温阳祛寒,用下瘀血汤活血下。

大黄,桃仁各10克,鳖虫8克,附子6克,干姜3克,甘草4克,艾叶5克。

1日服两剂,胞衣即下,诸症消失,后用生化汤调治。

论:脉象弦迟,形寒怕冷,腹中冷痛,此是产后亡血,阳气也泄,皆是阳虚。四逆汤合下瘀血汤,也是温下之法。

附四:血着脐下(网摘)

扬某,女,30岁,北京解放前夕。因久病卧床不起,家中一贫如洗,邻人怜之,请义诊之。亡其骨瘦如柴,面色灰黑,少腹硬满而痛,大便一周未行,舌紫暗,苔黄褐,脉沉弦,知其为干血停聚少腹,治当急下瘀血,与下瘀血汤加味;

大黄15克,桃仁10克,土鳖虫6克,麝香少许。

结果因其家境贫寒,麝香只找来一点,令其用纱布包裹,汤药煎成,把布包在汤药中一蘸,仍留下次用。服一剂,泻下黑紫粪便及黑水一大盆,继服血府逐瘀汤加减,桂枝茯苓丸加减,1个月后面色变白变胖,如换一人。

论:少腹硬满而痛,此是瘀血停积少腹。骨瘦如柴,已成虚劳。

附五:瘀血——姜春化医案

金某,男,45岁,两年前从楼梯坠下,留下脑震荡后遗眩晕症,时作时止,发作时头晕眼花,泛泛欲呕,伴心悸,健忘,痰多白沫,舌左侧见瘀斑,苔白腻,脉沉迟。用下瘀血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

鳖虫9克,大黄6克,桃仁9克,茯苓12克,桂枝,白术9克,甘草6克,川芎6克

服药5剂,眩晕心悸好转,续方5剂后病愈。

论:土鳖虫,大黄,桃仁,化干血之要药。开方用药,仲景方用药,是优先选择之药。

   本案典型的外伤瘀血,都不用辨证。另外,头为诸阳之汇,头部伤,则阳气厥逆而不降,所以泛泛欲呕,痰多白沫。头上瘀塞不通,所以头晕眼花。另外健忘,是典型的瘀血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