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长行原创丨笑了五回的阅读(散文)

 真言贞语 2024-05-24 发布于山东

笑了五回的阅读

/周长行

笔者扒拉古典杂章时却意外地读到《左传·襄公十五年》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不受献玉》。
古文,不长,只百把字,5个句号,也可以说是5句话吧。
5句话逗得我笑了5回,核算起来,等于一句话让我笑一回。
如今读书,我第一等大事就是图个乐。都古稀了,还图个鬼!再说,大众不是倡导“快乐生活每一天吗?”一天能一个劲地都快乐,不大容易,然而,能“哏哏”地笑上五回,应当心满意足了哇。
因此,笔者就想把自己读到什么,笑在哪里,分享给朋友们。看看您能否也跟着我笑笑。
第一句,“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佛受。”读罢,我笑了。如果能让大家都笑,我得翻译过来:在宋国,有人得到了一块玉,拿去献给子罕,子罕不受。子罕是个大官,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可这大部长偏偏不接受献玉人的美意啊。
我的这第一回笑,是来自一种直觉,怎么古人有点儿稀罕东西,也去送领导啊!难道送礼的传统中也有这一项的吗?嘿嘿,哈哈,其他的我就不说了。其实,是我笑得无话可说了。
第二句,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固敢献之。”译文是:献玉的人说道:“这请玉工看过(鉴定)的,玉工说它很珍贵,才敢来献的。”这不该笑的,但我笑了。我猜献玉人八成是个骗子,指定他另有所图,像如今送礼人中诸如此类的“拍胸脯”,多了去了。谁还信呢?不过,我笑的时间不长,因为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第三句,看子罕怎样说?
第三句,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伤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译文是:子罕说:“这玉是你的珍贵东西,不贪污不受贿的品德是我珍贵的东西。”接着又说:“玉若给了我,你我珍贵的东西便都失去了哇,还不如各自留着的好呢。”
多高大上啊,多哲理啊,但我感动不起来,还是禁不住地笑了,然而,这笑中的滋味有点儿复杂,说不清。但我怀疑子罕有后顾之忧,怕约谈,怕喝茶,怕丢官。想到此,我笑了个半截,就拉倒了。
第四句,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译文是:献玉人一听,赶忙跪下磕头道:“小小老百姓,拿着这么贵重的宝玉走来走去,实在不安全,献出来也是为求平安啊!”
嘻嘻,让我给猜着了吧,献玉人另有企图吧!但他说的倒是实话,实情哩。古时玉的价值超过今时的钻石,虞公为玉失国,卞和为玉刖足,秦王为换赵之玉璧愿割十五城,谁不爱玉呢?
爱到极致,就是怕了哇。读到此处,我为献玉人“怕的智慧”只是莞尔一笑而已,算是笑的擦边球,转而回到现实:那些把大钱大宝贝急急慌慌送到美国去的“送礼人”们,连宋人都不如啊。这个献玉的宋人,即古人,他遇见的结果,也是这个故事的大结局,却是如今的“送礼”人们做梦得不到的。请看下面的第五句,让我开怀大笑的第五句。
第五句,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译文是:子罕便把献玉人暂时安置在本城,找来玉工将玉琢磨好,卖了个好价钱,让他带上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去了。
读到这里,笔者开怀大笑起来,应该为这样的结局而大笑不止的。然而,不到一会儿就是含蓄地笑了,就是害羞地笑了,渐渐地,就有点儿悲欣交集,五味杂陈,我毕竟生活在现实中,我被种种想法打蒙了,于是“笑神”离我而去……
剩下的只有自我安慰了。作为一个读书人,写作者,我更大的斩获却是:百把字的文字,能让我笑上五回,笑得如此丰盛,百感交集,唏嘘不已,仅就“短文”的魅力而言,如今却是很难再找得到了的哇!
(写于524日)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诗人。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鹍鹏腾飞的地方》《大山的呼唤》《大京九解说词》《赵忠祥写真》《乔羽恋歌》《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大国词人乔羽传》《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中篇报告文学《岩石岁月》《悠悠玉兰情》《巷道雪洞》。诗集《句子的队伍》。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