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议论文的正反结构(4)

 读写侠 2024-05-24 发布于江苏

继续上篇文章“议论文的正反结构(3)”,总结归纳正反结构的特点如下:

总结上述内容,我们得出,通过正反子观点来间接论证作文总观点的正反结构作文的特点包括:

一是当我们采用正(反)论证方法论证作文总观点时,则采用正反结构作为作文结构。是论证方法决定了作文结构。

二是正反结构的写法上有三个特点:

在前“总”部分,通常采用立论方法提出作文总观点。

在“分”的部分,通常首先提出子观点,尔后展开论证。正反两个子观点段落之间,通常有必要作过渡衔接转换,来体现子观点之间正反相对的紧密逻辑关系。

在后“总”部分,通常采用结论方法进行结尾。

对总观点和各个子观点的描述,要非常严谨,但不需要像并列结构子观点那样,追求整齐划一的形式美。

对正反子观点的论证,可以有详有略、有轻有重、有长有短,不需要像并列结构对子观点论证那样,追求段落字数相近和论证程度的相近。

——摘自《高考议论文写作深讲课》

注意,上面的总结归纳,是针对示例作文“逆境与成才”提出来的。其实,在“分”的部分,除了通过先提出正反两个子观点,并对其展开论证,来对作文总观点展开间接的正(反)论证外,还可以直接采用素材+分析的基本论证模式,对作文总观点展开直接的正(反)论证。

于是,正反结构的作文,就具有了如下几种模式:

模式一:

提出作文总观点

提出作文总观点之下的正面子观点,并对其展开论证

提出作文总观点之下的反面子观点,并对其展开论证

总结作文总观点

或者:

提出作文总观点

提出作文总观点之下的反面子观点,并对其展开论证

提出作文总观点之下的正面子观点,并对其展开论证

总结作文总观点

模式二:

提出作文总观点

提出作文总观点之下的正面子观点,并对其展开论证

使用素材+分析的模式,从反面对作文总观点展开直接论证

总结作文总观点

或者:

提出作文总观点

提出作文总观点之下的反面子观点,并对其展开论证

使用素材+分析的模式,从正面对作文总观点展开直接论证

总结作文总观点

模式三:

提出作文总观点

使用素材+分析的模式,从正面对作文总观点展开直接论证

提出作文总观点之下的反面子观点,并对其展开论证

总结作文总观点

或者:

提出作文总观点

使用素材+分析的模式,从正面对作文总观点展开直接论证

提出作文总观点之下的反面子观点,并对其展开论证

总结作文总观点

模式四:

提出作文总观点

使用素材+分析的模式,从正面对作文总观点展开直接论证

使用素材+分析的模式,从反面对作文总观点展开直接论证

总结作文总观点

或者:

提出作文总观点

使用素材+分析的模式,从反面对作文总观点展开直接论证

使用素材+分析的模式,从正面对作文总观点展开直接论证

总结作文总观点

可见,正反结构的作文是很灵活的。

通过提出作文总观点之下的子观点,并对子观点展开论证,从而完成对作文总观点论证的方式,我们在《高考议论文写作深讲课》中称之为,对总观点的间接论证,即间接论证法。

通过观点+素材+分析的模式,来完成对作文总观点论证的方式,我们在《高考议论文写作深讲课》中称之为,对总观点的直接论证,即直接论证法。

因此,上述模式的变化,就是论证方法和论证顺利的变化而已,非常简单。在《高考议论文写作深讲课》中,多篇正反结构的作文,体现了这种变化。

既然读到这里,请随手点赞、转发。

有需要购《高考议论文写作深讲课》一书的朋友,请添加QQ号“读写侠”(3614841742

欢迎加入QQ群“读写侠的作文写作群”(788549747),分享资源、交流心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