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不通,因为有痰!一张方子,祛痰通血管,养好心脏,请牢记

 mxb08 2024-05-2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由于痰湿阻滞,导致血管不畅,引发冠心病的事儿。

闲言少叙。下面这个故事,你一定要看完它。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56岁,医案记载姓李。

初诊的时间,是1979年12月8日。

什么毛病呢?就是胸闷加头晕。这个感觉,早在十年前就有了,最近两年特别明显,以至于完全不能工作,只好在家休养。

为什么胸闷头晕呢?患者去医院检查过。结果,被诊断为“冠心病后壁供血不足”。

闹了半天,是心脏有毛病。

图片

怎么办?住院治疗。当时,医院用活血化瘀之法应对。本以为会很快起效,但事实上却没啥改善。

医院的大夫挺纳闷:你都明确是“后壁供血不足”了,当然要活血化瘀,恢复供血啊,怎么就没有丝毫改善呢?

后来,患者万般无奈,只好出院。随后,几经辗转,他又找上了董德懋前辈,求中医治疗。

董师是我国中医内科领域的前辈,德高望重。你要是感兴趣,最好到网上查阅一下他的生平。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滑,舌苔薄白。

细问得知,现在患者胸闷,头晕,吃不下饭,恶心。另外,最近这几个月,他还增加了一个怪毛病,就是下肢酸痛,有怕冷怕凉的感觉。就算盖上厚厚的被子,或者用火来烤,他的两条腿还是发凉。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董师开方一首,但见——

桂枝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5克,姜半夏10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全瓜蒌10克,薤白10克,葛根10克,桑枝3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了大概10剂以后,头晕、胸闷、恶心之感大大减轻。而且,双下肢开始见温热,不像从前那么畏寒怕冷了。

这时候,原方基本不变,酌加党参10克,干姜3克,淡附片3克。

这个方子,患者又用了 10多剂,诸症悉平,浑身舒畅。复查心电图,没有异常。此人就兴高采烈地上班去了。

图片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1年的《中医杂志》上头。你可以去查阅一下。

这里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一言以蔽之,这个人的身体,被痰浊之邪堵住了。痰浊堵住的,不仅仅是心脏,更有脾胃之气,和下肢经脉。

咱们从头说吧。

你看,此人的主诉,虽然是头晕胸闷,而且西医检查确为“后壁供血不足”。但是你发现没有,此人有明显的中焦脾胃方面的异常。

比如说,恶心、纳呆、食少。这就提示我们,他的脾胃有问题。

脾胃异常,则运化失常。津液失于布散,聚而成痰,形成痰湿。患者脉象弦滑,舌头润,苔白,这些都在证明,此人痰湿内阻。

那么,痰湿这个东西,会不会让患者胸闷呢?当然会。痰湿为患,无处不到。它上犯心胸,阻滞气机,患者肯定会胸闷。

当然,这一层,西医通过检查是看不出来的。西医只能看到,患者“后壁供血不足”。至于说中医理论下痰湿上阻心胸这一层,西医根本看不到。

此外,痰湿中阻,患者清阳之气不升,所以他就会头晕。

痰湿之邪困阻下肢经脉,阳卫之气疏布不及,所以患者两条腿出奇地畏寒怕冷,就连烤火都无法改善。

你看,所有这些,追根溯源,问题在于痰湿浊邪。

当然,这些,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的角度去认识的。西医,很难有这么广阔的视角。西医在通过精密仪器的检查,看到心脏病变以后,就会专注于解决局部问题。这样做,有些时候会立竿见影,有些时候却无法触及根本。

那好了,我们看看当时董师是怎么用药的——

桂枝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5克,姜半夏10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全瓜蒌10克,薤白10克,葛根10克,桑枝30克。

这里头,大部分药材,都在治痰。

白术、茯苓,健脾除湿,杜绝痰湿生成之源。姜半夏、竹茹,化痰燥湿,降逆消痞。陈皮和枳实,行气除湿,和胃除胀。

这些,是治疗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用全瓜蒌和薤白宽胸理气,改善胸闷不适。

桂枝这个要,一举两得。一来温通心阳,以恢复血脉,二来温通脾阳,以促进痰湿化散。

另外,加一个葛根。葛根,升脾胃清阳之气,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头晕等感受。

桑枝这味药,通行经络,引领气血入下肢,使得阳卫之气得以充分疏布,从而改善双腿发凉畏寒之感。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等到后来,患者诸症大为好转,就加党参、干姜、附片来进一步加大温阳扶正的力度,让身体的运转,彻底恢复起来。

图片

读者朋友,你从整个医案里,能看出什么来呢?

我跟你讲,现在有很多的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患者,长期以来得不到精准的治疗。活血化瘀、养护心脏,这样的事儿一直在做,但都没有触及根本。根本在哪儿?在痰浊阻滞。

可以说,如果一个人,在胸闷、心慌、心悸的同时,伴随类似恶心、纳呆、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消化系统异常,同时苔白质润,或者舌苔腻,脉滑濡或弦滑,平日痰多,形体较胖,肢体沉重,那我们就得考虑,从治痰的角度入手。痰不消,血就不通啊。那是最大的拦路虎,不除掉怎么行?

在这方面,董德懋前辈的医案和验方,确实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用药方案,也比较周正。它有值得后辈人学习的地方。所以我特意拿出来,和你分享。非专业读者,可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钱、加减。

总之,心脏里的事儿,不一定根在心脏。学会了中医思维的人,绝不会做一条道儿跑到黑的事儿。我们的思维和视角,应该是灵活、圆通的。

好了。对此,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