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息肉,从不是切不切的问题!老中医四十年经验跟你讲讲消息肉

 天意0i4tvwuqe5 2024-05-24 发布于山东
今天要跟大家讲的问题是【胃肠息肉】,汇聚了我多年的学术研究与临床治疗经验,也是带大家了解科学的中医理论。

其实面对【胃肠息肉】的问题,不管是否患有此病的朋友,可能都想问息肉是啥?要不要切?中医能治吗?

这也是看诊中患者问的最频繁的,今天就给大家一个更全面的解答。

胃肠息肉是消化系统中很常见的一种病变,被此病变缠上的朋友通常会有腹痛、便血、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少数患者不会发生什么任何症状。

息肉这一问题的明确是借助肠胃镜的检查,是一种异型增生,就是胃肠黏膜的一个隆起型病变,病理上会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其中肿瘤性的息肉是有癌变风险的。
图片
在西医治疗中,以内镜下切除为主,但这个问题可不是切除了就完事了,此后的复发率很高,也就是常说的“斩草未除根”

怎么能除根,手术“挖”出来吗?显然不是的,这就要发挥中医介入的独特优势了。
图片

中医对息肉不缺少认识!

图片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载到:“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内生。

简单来说:肠覃病是寒气滞留于肠外,与卫气互相搏击,正气不能荣旺,因而有所系结,积聚成癖而附着于内脏,于是恶气乘机而起,息肉随之而生

也就是说,息肉的病位就在肠胃,与脾胃的工作密切相关。胃肠息肉也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腹痛”“肠覃”“便血”“腹泻”。

西医认为病因并不明确,但其实在中医研究中,与饮食所致关联甚密,是最大的病因。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我发现这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喜欢肥甘厚腻、饮酒无度的群体,真的是越来越多了,难道是大家“报复性”吃喝玩乐吗?

老祖宗有句话叫“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就是暴饮暴食损伤脾胃,你看这么简单的道理,千百年了大家其实都没记住。
图片
图片

脾胃受到损伤后会如何呢?

图片
这会导致你胃口虽然很好,但脾太虚了,就会食而不消,不断堆积,积滞又会变热、生出火来,时间久了就酝酿出热毒,热毒内郁在胃肠中,息肉便会发生了。

所以,关于胃肠息肉,最关键的就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胃强脾弱,积热内郁是胃肠息肉的基本病机

另一方面,“脾胃伤,则百病生”,除了生息肉外,食积气滞、热毒内扰,血瘀必成,患者就会发生腹痛,舌质紫暗、瘀斑,脉弦涩等问题;

此外,脾为湿土,喜燥恶湿,脾失健运,痰湿由生,患者便会有腹胀问题,包括大便黏腻而不爽,脉濡缓、舌苔厚腻等。

总的来说,胃肠息肉就属于积热为本,痰湿、血瘀等病理因素为标。

所以,要想治疗胃肠息肉问题,就不能只除显露出来的病变突起标志,更要清楚内在淤积之毒,那就要围绕健脾、消积、清热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之法,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临床中典型的案例。
图片
图片

案例分享

图片
这个患者28岁,能看出是个漂亮姑娘,但是面部却有痤疮1年多了,非常困扰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此前,患者因为腹部疼痛2个月而到县城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底至胃体大弯侧可见20余枚息肉,大小约在0.1-0.4cm之间,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诊断结果为胃多发息肉

未行手术,后又在家人陪同下前来就诊。

刻诊:中上腹隐痛,嘴里会反酸水,舌质红、苔黄,舌体胖大,重舌(这是舌下血脉肿胀,状似舌下又生小舌),脉细。且面部痤疮已有1年有余,日常大便干结如羊屎

患者虽然年轻,但平素脾虚,却又饮食不节,因此长久积热火毒,脾胃的接纳、运化皆失调,以至于内有胃痛、息肉、便秘,外有严重痤疮等。

综合她的情况,问题就在于积热火毒、腑气闭塞,所以关键不在于切不切,而是要清热毒、消积滞、疏通腑气。

处方:生白术、枳壳、牵牛子、槟榔、莱菔子、蒲公英、白头翁、赤芍、牡丹皮、生何首乌、连翘、甘草。10 剂,每日 1 剂,水煎服。(临床辨证用方,请勿直接套用)

用药毕,患者再来复诊,此时胃脘部的疼痛问题已有减轻,大便黑、黏腻,日行1次,手心常常发热,脉细、苔白腻,说明其体内余热还没清理干净,稍加调方,续服10剂。

三诊时,患者已经没有胃痛问题,面部痤疮也已明显减轻,都能看出她整个人都自信、有精神了,大便也通畅了,舌质淡红、苔白,此后一直守方加减。

在间断治疗了半年后,患者的痤疮问题也彻底解决,在此后的两年,她也复查了两次胃镜,均未见息肉

总的来说,中医在胃肠疾病的调理中占据着独特的优势、疗效显著,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愈后生活质量。
图片
图片

我是杨小平,师承国医名师翟明义、李发枝,累计40余年的临床经验,希望能够守护更多患者的肝胆脾胃。

擅长中医治疗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囊息肉、胆囊炎、胆结石、胆心综合征、月经不调、肠化生、月经不调等疑难杂症。

希望我的能力能够帮助到你!养好肝胆脾胃,我们一起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