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荷医典

 感谢自己的努力 2024-05-24 发布于上海
血液成分在血管或心脏内形成凝块的病理过程
血栓形成初期无症状,形成后表现为血管梗阻的症状
病因复杂,分为遗传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
定义
血栓形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血液成分在血管内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或血液回流障碍的病理过程,可发生在心脏和任何部位的血管内[1-2]
分类
根据血栓堵塞的血管不同,主要分为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主要由于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及高凝状态所引起,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多见[3]
深部静脉血栓一旦脱落,有可能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造成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血栓大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4]
若动脉血管长期处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状态,易使胆固醇堆积于血管壁形成动脉硬化斑块,斑块破溃后可造成血小板聚集,在血管壁形成血栓,阻塞血管畅通。
发病情况
据统计<80岁的男性人群中10.7%患有静脉血栓形成。80岁人群的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
动脉血栓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