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人文:换个角度认识潇贺古道——绕省通道,贬官之道

 浔州鑫森淼焱垚 2024-05-24 发布于广西

自从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开始征伐岭南开始,历代开发出数条从北向南穿过五岭进入岭南,进入今天广西区域的道路。

在后世,最为著名的,被研究最多的,就是贺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岭口古道,楚粤通衢、富川驿道,即湖南道县走水到广西贺州(临贺古城),如今有学者研究说,这“”还有可能是指湖南江永县的潇浦镇,是重要的湘桂交往通道。

这条贺古道,据说开辟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成为是南北重要的商贸交通线,文化交融之路。

当然了,这些都有不少人去研究了,就不复制粘贴了,那就从另一个历史角度来说说这条潇贺古道。

用现在的话来说,贺古道对于广西来说,其实只是一条“绕省通道”,“外环路”,即绕过广西前往海南的便捷通道。

所谓“绕省通道”,这就和古代的历史环境有关。贺古道除了有民间的商贸,交往的交通作用,其实他还是一条“贬官之道”。

在古代,岭南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特别对于历代的王朝来说,岭南都是“蛮地”,并且在当时,岭南地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都不是很好,地情民情也相当复杂。犯错的,得罪了皇家,权贵的官员,贬到岭南区域做官就被认为是一种严励的惩罚了。

就说很多常人读书时就熟悉的古代名人,柳宗元,苏东坡,黄庭坚,解缙等人,他们的际遇情况可能各种各样,但来岭南的理由,都是一样的——得罪权贵而被贬!现在广西各地的旧地方志对他们都是用“贬谪”,“流寓”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的。

其中相当一部份人,走的就是这条古道。也正是因为这些名人的身份加持,再经过后人的影响传播,这条古道就比较“著名”,被人记载深刻了。

笼统来说,岭南主要有三地(交趾历史复杂,这里不提),即岭南F3:今天广东,广西,海南。

不管水路还是陆路,一般被中原王朝贬官或是任命到岭南三地,

到广东地界,主要走江西,福建一带下来;

到广西,则主要从湖南进全州,灌阳,再到桂林;

到海南,那大多数就是走贺古道(湖南道,广西道两段),到贺州,梧州,再往下走廉州(今天钦北防一带)过海了。

那有人看地图可能就说了,过海南都是从雷州半岛过,为什么不能从广东境(江西,韶关,广州)向雷州走再过海呢?

在古代的交通环境下,虽说条条大道通海南,但一般水路都是比较方便的,真从北方往海南走,从潇贺古道到梧州再南下还是最方便的。因为到了梧州后可以绕藤县,再走北流河,南流河,到了玉林,博白一带,就离雷州半岛不远了。

这是当时最快,最省的路线。

也正是如此,沿线的地方也就留下了历代很多的贬官故事,这也是潇贺古道的人文历史内容之一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