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火和实火如何辨别?

 厚朴百合中医 2024-05-24 发布于陕西
这是我的学生给我的提问,我想她的这个提问可能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困惑。
所以,我们内部讲课的时候,就她提出的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讲解。
什么是虚火?什么是实火?
实际上虚火就是因为体内正气不足导致的上火表现。
而实火,就是因为体内有实热导致的上火表现。
最核心的区别在于虚火是因为正气亏虚所致,也就是属于虚证的范畴。
但虚证有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也就是说,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都可以出现虚火虚热:
失眠、头痛、眼睛红肿干涩疼痛。口干舌燥,口舌生疮、鼻孔干涩燥热、面部红疹、痘痘、
也可以出现虚热扰动心神出现失眠、心慌,心跳快等症状。
其中阴虚、血虚引起的虚火特别容易理解,因为阴虚,阴不制阳,导致虚热上浮,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手脚心烫,入睡困难,眼目干涩,口干口渴,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大便干燥等,这些都是阴血亏虚有虚热的表现,往往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如果口干口渴严重往往用更加养阴的麦味地黄丸进行治疗,如果虚热严重,手脚心烫,难以入睡,甚至骨蒸潮热,往往用知柏地黄丸进行治疗。
而阳虚气虚能否也引起虚热虚火?
实际上也是可以的,这往往与患者自身阳虚,虚阳无法下潜,导致虚热上浮有关。所以往往伴有腰凉腹部凉,腿凉,等下寒。而又有口舌生疮,眼目红赤。耳鸣耳朵疼痛,入睡困难等上热的表现,也就是上热下寒往往同时存在。这类情况如果直接清热,往往下寒加重,如果直接温阳,上热加重。治疗起来需要精巧的用药配伍,才能上热浅,下寒温。而其中失眠心慌最为多见。大多都是因为心肾不交,心阳不能入于肾阴之中,治疗需要引阳入阴,阴阳平衡,才能长治久安,否则很容易反反复复。
而实火,是实证的一种,之所以是实证,和虚证相对而言的,就是因为有病理产物存在,比如痰热、湿热、淤血,才导致的热证。
往往很多症状是相似的,比如都可以出现:口舌生疮,口干口苦口黏腻,舌红,苔黄厚腻。黄痰、或者有淤血,局部疼痛,刺痛,可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很显然,虚火和实火在很多症状方面是非常相似相近的。但核心要点就是虚火往往是因为有虚证才导致的上火,所以一般都有阴阳气血偏衰的虚证。而实火则没有虚证的表现。
但在虚证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实火。也就是可以出现本虚标实的寒热错杂症候。这个时候,就需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治疗虚证,以补虚为主,阴虚虚热(口干口渴,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黄)采取滋阴清热,血虚虚热(头昏头晕,困乏无力,心慌气短)需要养血清热,阳虚虚热(畏寒怕冷,腰凉腹部凉,口舌生疮,耳鸣心慌)需要温阳潜阳。气虚虚热(困乏无力,反复口腔溃疡,)需要补气清热。
治疗实证,需要以去除病理产物为主,湿热的清热利湿,痰热的清热化痰,淤血的活血化瘀,气滞的理气。同时清热。才能邪去正安。
我们内部的学习谈论比较激烈,也较为精细,因为目标主要是培养医生。在这里随笔一写。供有心者看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