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第三位法老,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其形象时至今日仍出现在文学作品、影视和纸币等多种载体上。他的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时代,对内在建筑和内政上颇有建树,对外则发生了著名战事、留下了深刻影响古代世界格局的和平条约。在本专题中,我们将推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徐诗薇副教授为《政治通鉴》第三卷撰写的《拉美西斯二世》一文,系统阐述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政治生涯、影响力、相关研究及后世评价。首期介绍拉美西斯二世的生平、逝世及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拉美西斯二世的生平与影响 徐诗薇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一、生平 拉美西斯二世出生于公元前1303年,父亲是埃及王塞提一世(SetiI;公元前1290—公元前1279年在位),母亲是图雅(Tuya;葬于王后谷八十号)。他有一个姐妹提雅(Tija)、一个兄弟内伯哈萨特内伯特(Nebchasetnebet)。王后则是有名的奈芙塔莉(Nefertari;葬于王后谷六十六号)、依西斯娜芙特(Isetnofret)和玛特荷芙雷(Maathorneferure),他除了有四十个女儿以外,还有四十五个儿子。 ![]()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每个古埃及国王都拥有五个名字,目前大众所知的“拉美西斯”其实是雷之子名(SonofReName/BirthName),原意为“雷是那个生了他的神”,这是按照他祖父拉美西斯一世(RamessesI)之名来命名。其他的四个名字分别是:1荷鲁斯名(HorusName)是“强壮的公牛,被玛特(Macat)所宠爱”,抑或“强壮的公牛,被雷神所宠爱”;两女神名(Nebty/TwoLadiesName)是“埃及的保护者,一个把敌国都击退的人”;金荷鲁斯名(GoldenHorusName)“万万岁,有着伟大的战绩”;上下埃及之王名(nswt-bjtjName/ThroneName)是“玛特的雷是强大的”。这些名字的抬头都与神明息息相关,暗喻国王拥有神性:国王本身是荷鲁斯的化身,两女神则是上埃及的兀鹰神和下埃及的眼镜蛇神,雷是太阳神。 从第一中间期晚期开始,2国王的名字通常会随着其政绩和纪事更改或逐渐增多。拉美西斯最终一共有四十二个荷鲁斯名,十四个金荷鲁斯名,十四个两女神名,上下埃及王名和雷之子名都在原名的基础上添加了不同的后缀词。拉美西斯的名字含义也代表着他的特别事迹,例如其中的一个荷鲁斯名“强壮的公牛,征服所有外国”,两女神名“打击百万者,凶猛的狮子”,或是金荷鲁斯名“打击反叛者”等,都是他执政生涯中某段时期里发生的要事。国王的名字通常都会用“王名圈”围住,但只有上下埃及王名和雷之子名才会有王名圈,主要用意为保护国王的名字,为了使国王的灵魂得到永生。 拉美西斯二世的政治生涯自小开始:五岁时,祖父拉美西斯一世驾崩,他的父亲塞提一世继承王位,他便跟着皇家书吏官提亚(Tya)学习各种事物,而提亚之后也成为他所信任的官员之一,因此,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百万年神庙(TempleofMillionsofYears)的铭文中时常可以看见提亚的名字。他的父亲塞提一世从小以皇家继承人的方式来教育拉美西斯二世。他必须赤手空拳地捕捉野生动物,或是用抓蛇等方式训练其胆力;十岁时,父亲塞提一世赐予拉美西斯“主军队的指挥官”的荣誉头衔,一同带领军队参加训练;十二岁时,他陪着塞提一世参加了他生平第一次战役。之后,他便独当一面,率领军队来到叙利亚(Syria),阻止了西台(Hittite)的进攻,进而取得奥伦提斯河(Oronte,今日的那阿计河)旁卡德墟城(Kadesh,于今日叙利亚与黎巴嫩的边境)的控制权。在与西台处于和平状态之后,他便返回埃及;十五岁时,他的父亲册封他为摄政王,命其一同统治国家。 ![]() 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塞提一世 作为摄政王和储子的他承担了许多的职责:他不只监管亚斯旺地区采石区开采黑色花岗岩的工作,还得监督塞提一世的建筑工程,例如其巨大雕塑像或是神庙等,除此之外,他也下令建造自己的雕像和建筑。塞提一世在阿拜多斯建造的百万年神庙至今仍是埃及最重要的神庙之一。在百万年神庙的西南方紧连着献给奥西里斯的神庙,墙上满是关于奥西里斯的宗教铭文、浮雕和宇宙论的描绘等。塞提一世的百万年神庙占地二百二十公尺宽、二百七十三公尺长,围墙主要由尼罗河河土所制的泥砖砌成,有两道双塔门(目前已不复存在)。神庙第一个大厅有十二根巨柱,第二个大厅有二十四根纸草状巨柱,神庙里有七个神殿。其中最重要的则是神庙南翼长廊两侧墙壁上的“国王名册”(King’sList),除了第一中间期、第二中间期及第十八王朝的五位统治者,哈谢普苏(Hatshepsut;公元前1479-公元前1458年在位)、阿玛纳时期的易肯纳顿(Akhnaton;公元前1353-公元前1336年在位)、史门卡雷(Semenkhare;公元前1336-公元前1334年在位)、图唐卡门(Tutankhamun;?-公元前1324年在位)、艾伊(Ay;公元前1323-公元前1320年在位)没有在名册中,它完整提供了塞提一世之前的七十五位国王的名字,对于了解古埃及历史无疑有莫大的帮助。 公元前1287年,拉美西斯二世平定了库许(Kush,也就是努比亚,即今日的苏丹)的反叛,俘虏了超过六百名战俘。二十二岁时,他在父亲的命令下,接受了库许以及瓦瓦特(Wawat,今日苏丹北部)所献的贡品,也平定了贝都因人(Bedouin)的反叛。公元前1279年,塞提一世过世,拉美西斯二世便以二十五岁之龄继承王位,成为第十九王朝的第三位统治者。 拉美西斯二世登基后的首要大事就是举行他父王塞提一世的葬礼,将其葬于国王谷第十七号墓室。接着,他亲自主持大型的欧佩特庆典(OpetFestival,见下叙)。3拉美西斯二世借此仪式完整地得到阿蒙神的庇护,给新时代带来了一个吉祥的预兆。 他的两位王后奈芙塔莉和依西斯娜芙特的名字在共治时代时就已存在于文献中。奈芙塔莉这个名字在埃及文的原意是“最美丽的事物”,她的出身不详。然而,近代考古学家在她墓室的陪葬品中发现了艾伊的王名圈,猜测她也许是艾伊家族的后代子孙,但至今未有直接证据。4拉美西斯二世尚未登上王位之前就已与她成亲,并且生下六个子嗣。至于依西斯娜芙特,埃及学学者推测她可能是一名叙利亚公主,因为她跟拉美西斯二世的女儿被取名为宾塔娜娜(Bintnanat),意指“女神阿娜特(Anat)的女儿”,阿娜特是当时叙利亚的神祇,除了宾塔娜娜,他们还有三个子嗣。这两位王后和拉美西斯二世的母亲图雅在他的统治期间均有“伟大的王后”的头衔。公元前1258年,图雅过世,葬于王后谷(其墓穴在王后谷第八十号墓室)。拉美西斯二世令他的女儿宾塔娜娜继承图雅的头衔。公元前1255年,奈芙塔莉过世。由众多的建筑物、雕像以及碑文可以得知,奈芙塔莉对拉美西斯二世的重要性。奈芙塔莉在王后谷的墓穴(第六十六号墓室)至今依旧保留完整,世人可一睹她风华绝代的容貌。 ![]() 奈芙塔莉神庙 公元前1246年,依西斯娜芙特过世之后,拉美西斯二世除了娶了自己的女儿梅莉塔蒙(Merytamun)和宾塔娜娜之外,还与西台联姻,先后迎娶了两位西台公主,其中玛特荷芙雷(Maathorneferure)成为第三任王后。原本被立为储子的卡姆威塞特(Khaemweset)英年早逝,拉美西斯二世则在公元前1225年重立第十三个儿子梅仁普塔(Merenptah)为储子。 二、逝世与木乃伊 拉美西斯二世在位六十六年又两个月(公元前1213年)之后离开人世,他在六七十岁时仍非常活跃,他的统治生涯相当长,超过了第六王朝的裴皮二世(PepyII;公元前2216-公元前2153+25年在位)的六十年。他的继承人梅仁普塔继位的时候已经五十五岁,成为第十九王朝的第四任统治者。拉美西斯二世晚年病卧于皮拉美西斯的宫殿里,在冬天时分迁移到孟菲斯养病,估计底比斯因为距离太远,且拉美西斯二世已无法承受长途旅行,也无法去底比斯避冬。在公元前1213年夏天时,拉美西斯二世又重回皮拉美西斯避暑,并在该年七月或八月的时候离世。他的遗体依照惯例被制作成木乃伊。同时,在底比斯工人村的工人们也将拉美西斯二世在国王谷的七号墓室号修缮完毕,在公元前1213年10月中旬,拉美西斯二世的遗体由梅仁普塔藉由尼罗河护送回底比斯,并被葬于拉美西斯二世的陵墓里,完成了最后一道程序。 ![]() 拉美西斯二世国王谷第七号墓室平面图5 他的七号墓室有两条主轴,是阿玛纳时期以前常出现的墓室结构,第一通道中的铭文注明此墓是在他登基的第二年之后开始建造,而他名字的王名圈,与父亲塞提一世的王名圈并排,代表他与父亲的共治生涯。铭文也说明此墓花了十到十二年多的时间才建造完成,以及工人村工匠们的准备工作及计划,例如建筑草图、空间计算等。除此之外,墓壁的装饰都很完善,上面有彩色绘图、图像及文字,其设计如同塞提一世的墓室:由第一通道通往主门这段路称为“雷的第一神之通道,藉此通往太阳”,第二和第三通道往下,跟随着太阳神的步伐来到死后世界。在这里拉美西斯二世膜拜太阳神,外围的文字是《对太阳的祝祷》(LitanyoftheSun);下一个通道,也就是第四及第五通道呈现太阳神在死后世界的旅程,文字为《安都瓦之书》(TheBookofAmduat)、《大门之书》(TheBookofGates),描绘了蛇形的船舟经过了索卡神的沙尘王国;接着是名为“等待室”的小房间,墙上有国王和众神的图像。国王的木乃伊在葬仪之前必须在这里等待;再来是一个有四只柱子的房间,这里有一个斜坡往下通往其他墓室大厅及其左右两边的侧房;最大厅名为“战马厅”或“击退反叛者厅”,国王在战马上帮助雷击退敌人;猜测两个附加的大房间是放了国王的战马及一些军事设备;第九、第十和第十一通道的文字大多是关于安都瓦不同时辰的描述:太阳神指点方向,以及提供了死后世界所需,荷鲁斯管理了雷、奥西里斯和国王的邪恶民族。“战马厅”之后是两条称为“神明第一、第二的”开启“通道”,意指着“开口仪式”(TheOpeningoftheMouthRitual),国王的木乃伊藉此仪式能在死后世界继续看、听、说和行动。这两条通道开启了一个名为“真实之厅”的大厅,展现了国王的死后审判,厅的门连接至“黄金屋”,这里主要置放国王的石棺,以及石棺内的黄金棺木。壁上的文字有《大门之书》(TheBookofGates)、《天空母牛女神之书》(TheBookoftheCowGoddessoftheSky)等,《死者之书》也出现在各个房间的壁上。在这许多文字里,拉美西斯二世的王后奈芙塔莉的名字也时常出现,有时也伴随着王名圈。只可惜,拉美西斯二世的墓穴在第二十王朝的时候被盗墓者潜入,所有财宝被盗走,因而后来他重新被葬于他父亲塞提一世的墓室。在第二十一王朝时,父子两人的木乃伊连同其他五十几具木乃伊一同被藏在德尔巴哈利的一个密室中(Deirel-BahriCachette;DB320/TT320),直到1881年才被考古学家发现而重见天日。 18世纪初不同的考古学家先后来到埃及进行考古工作,也开始对古埃及古物进行保护。首先英国考学家沙特(HenrySalt;1780-1827)对第七号墓室进行挖掘,清理出大量堆积物及沙土,也扫除了壁画和铭文上的灰尘。之后著名的意大利考古学家罗塞里尼(IppolitoRosellini;1800-1843)和法国埃及学学者商博良(Jean-FrançoisChampollion;1790-1832)开始研读墓中的铭文,1845年德国埃及学学者莱普士(KarlRichardLepsius;1810-1884)详细地绘画出墓中的结构并写成专著,直到近代,不同的埃及学学者仍对此墓进行许多研究。关于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研究,自从1881年法国考古学家玛斯佩罗(SirGastonCamilleCharlesMaspero;1846-1916)发现“德尔巴哈利的密室”之后,他用船把大约四十具石棺、五十几具木乃伊及六百多件物品全都运到开罗附近的布拉克(Bulaq),那里是埃及博物馆最初的所在地。1886年玛斯佩罗在媒体面前解开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的亚麻布绷带。木乃伊显示,拉美西斯二世有一个鹰勾鼻、厚下巴,并且有一般古埃及人的身高(约五英尺九英吋,一百七十五公分)。在1902年,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被存放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由于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开始损坏,1974年,学者决定将他的木乃伊运到巴黎做断层扫描,并且进行修复。科学家说拉美西斯二世有着接近地中海种族的白皮肤,红色头发,在制作木乃伊的时候他的下巴被填入大量的切碎的烟草、毛茛植物、根黄蓍膠、青柠、野棉球等之类的填充物。这些材料可以直接证明他是在尼罗河三角洲即皮拉美西斯被制作成木乃伊的。在木乃伊中发现了一些被处理过的伤口以及旧伤疤。透过静电复印术,专家推测他在位晚期,至少有二十多年,可能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因此得拄拐杖走路。透过显微镜检测他的发根,可以推测他的发色偏红;专家更从他下颌骨查出其可能是因为牙齿脓肿而导致感染发炎,进而引发败血症,这成为他死亡的主因,死亡年龄约八十五岁。专家用钴60对木乃伊进行照射杀菌,再重新用现今防腐技术修复。 ![]() 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 1977年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重新回到埃及,暂存在开罗埃及博物馆。在2021年4月3日,埃及政府举行了“法老黄金游行”(Pharaohs’sGoldenParade)仪式,包含拉美西斯二世在内的二十二具皇家木乃伊被迁移至埃及文明国家博物馆(NationalMuseumofEgyptianCivilization)中,此博物馆也在隔日正式对外开放。 三、影响力及意义 拉美西斯二世产生的影响甚广。 首先,其生平政绩深刻地影响了第二十王朝的古埃及国王们,他们都以拉美西斯二世为尊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希望能像他一样创造出伟大的盛世。拉美西斯三世更是以他作为榜样,他的名字、建筑(百万年神庙)、战争都是以拉美西斯二世为楷模进行模仿;拉美西斯四世(RamessesIV;公元前1156-公元前1150年在位)则是向奥西里斯请求,愿自己的统治年限能如同拉美西斯二世一样持续六十六、六十七年6。 ![]() 拉美西斯四世的墓穴 拉美西斯二世不仅在埃及历史中非常重要,也在当时古代地中海世界和两河流域地区具有特殊意义。由于在卡德墟战役未达到目的,拉美西斯二世之后多次出兵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取得大多数城市的控制权。他与其子阿蒙和克佩夫分两路占领死海附近的摩押等地,使这些地区都在古埃及统治之下,被后人称为“国王之路”(TheRoadofKing),古埃及的文化风俗也被带进古代地中海世界和两河流域地区。《圣经·旧约》里多次提到古埃及的地理城市,“拉美西斯的土地”,抑或将“拉美西斯”作为城市或是一个地方的起始点:《创世纪》第四十一章第十七节:“约瑟遵着法老的命令,把埃及国最好的地,就是兰塞地,给他的父亲和弟兄居住,作为产业。”《出埃及记》第一章第十一节中提到:“于是埃及人派督工监视他们,为了要以劳役害他们。他们为法老建造积货城,就是比东和兰塞”;第十二章第三十七节:“以色列人从兰塞起,往疏割去;除了妇人孩子,步行的男丁约有六十万”;《民数记》中第三十三章第三节:“正月十五日,就是逾越节的次日,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在所有埃及人的眼前昂然无惧的出去”;第三十三章第五节:“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安营在疏割”。在早期希伯来文字记录中他们对付出劳力的地方并从那里离开的地方,也就是三角洲之地——皮拉美西斯——称为“拉美西斯的领域”或是“拉美西斯的土地”。这些词汇在历史中不断地演变,从希伯来人的记录到后来的希腊罗马历史学家,一直到基督时代,在以讹传讹的世代交替下,“拉美西斯”这个词逐渐成为古埃及国王的代称,影响至中古世纪,甚至现今。因此,有些学者把这《圣经·旧约》中提到的法老视为拉美西斯二世,兰塞视为当时的首都皮拉美西斯。但是也有其他学者对这个论点抱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在埃及,至今尚未发现如同《圣经·旧约》里所描述的文字,也没有类似的文献流传下来。因此,这个论点到目前为止还无定论。 再者,关于《出埃及记》还有以下争议之处:第一,在《出埃及记》中提到许多外来囚犯大量出逃的时候,拉美西斯二世派人大肆追捕,但在古埃及没有类似的文献记载,再说,这种劳动力可以随时递补,花大量精力去追捕逃犯并不符合逻辑。可能的假设是拉美西斯二世和他的儿子在以色列南部往Edom方向前进时,拉美西斯二世拒绝释放与另一个闪米族夏苏(Shasu)达成阵线阻碍古埃及军队行进的阿皮鲁(Apiru;沙漠游牧民族之一)。7第二,为了能够让摩西和希伯来人顺利离开古埃及,《圣经》记载神明将给古埃及十大灾难,也与历史不符。例如古埃及全国会被覆盖一层沙,对此,专家猜测有可能当时古希腊的圣托里岛上火山爆发,火山的碎片和灰尘漂洋过海到达西奈半岛北部;关于第一个长子将会死亡的灾难,事实上拉美西斯二世的长子是因战争中头部被重物袭击而死,并不是因为灾难而死;而关于蝗虫灾难,蝗虫在当时的两河流域和北非是属于灾难性的象征,多半在苏丹地区出现,在古埃及,蝗虫的出现通常是指敌人的数量众多,或是形容的敌人的姿态,至今没有文献记录蝗虫形成灾难。第三,《出埃及记》中出现的名字及专有名词,也值得探析。名字“摩西”在埃及语中意为“出生的”,此命名方式在新王国时期相当普遍,且一般都会与神明联系,例如拉美西斯名字“雷是那个生了他的神”。在第十九王朝,摩西是一个相当普及的名字,许多古埃及人都以此命名。8在拉美西斯二世时代有很多从亚洲来的囚犯做劳力,例如做砖块、造石等,因此,很有可能这个外来囚犯入乡随俗地按照古埃及人的习惯来命名。除此之外,关于“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的称呼,第一次出现在埃及的记录是在梅仁普塔的石碑上,以色列出埃及应该是在梅仁普塔立碑若干年前。然而,从历史来看,自古以来,由于埃及的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充足丰裕,向来都是亚洲人和巴勒斯坦人觊觎的对象,长年因为歉收或是因饥荒而来的此地民族不胜枚举,不论是之前的西克索迁移到埃及,抑或是以色列的祖先原本在埃及定居后迁徙回巴勒斯坦,这都是属于合理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所以有可能是他们在口述祖先的事迹时,添加了很多色彩和传说,以让故事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在今日的世界中,拉美西斯二世的影响依旧存在。除了在学术界,不少的小说、电影甚至是文学作品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从未随着时间而消退。1817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PercyB.Shelley;1792-1822)著名的十四行诗《奥兹曼迪斯》(Ozymandias)9就是根据狄奥多罗斯的著作关于拉美西斯二世的希腊译名来命名。接着,雪莱的诗人朋友史密斯(HoraceSmith;1779-1849)模仿其诗创造了另一个版本《奥兹曼迪斯》。10虽然有学者质疑雪莱创作的视觉灵感其实是来自底比斯的门农巨像,11但不能忽视“拉美西斯”的盛名着实影响了这位英国诗人。 ![]() 雪莱 在小说方面,首推法国作家贾克(ChristianJacq)从1995至1998年出版的《拉美西斯五部曲》,12其被翻译成二十五种文字,书中以拉美西斯二世为主角,以半传记半虚构的方法引导读者进入拉美西斯二世的世界,每一部曲都是由拉美西斯二世生平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为主轴,叙述了拉美西斯二世的勇敢、智慧以及坚定的信念。然而,在美国作家赖斯(AnneRice)的《木乃伊,抑或被诅咒的拉美西斯》13笔下的拉美西斯二世则是化身成复仇的木乃伊,有着复杂的爱恨交织。 受到木乃伊主题的热烈反映,以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为恐怖形象的主题也在1909年首次登上大银幕,剧名为《国王拉美西斯之木乃伊》。14但拉美西斯二世在电影世界还是以《出埃及记》的故事较多为人知,不论是1959年派拉蒙的电影《十诫》,15还是1998年梦工厂的动画电影《埃及王子》16都将拉美西斯二世视为出埃及故事中的法老,使得他的盛名不断地在今日世界中回响。 现代的埃及人也将拉美西斯二世的肖像及阿布辛贝神庙置入他们的流通纸币的图案里,如从1978年起,拉美西斯二世的形象曾多次出现在不同版本的面值五十皮阿斯特的纸币背景的图案中,而阿布辛贝则是在一镑的纸币背景图案,17可见拉美西斯二世在埃及人心目中的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50皮阿斯特纸币背面的拉美西斯二世形象 参考文献: 1.RonaldJ.Leprohon,TheGreatName.AncientEgyptianRoyalTitulary,Altanta:SocietyofBiblicalLiterature,2013,pp.114–120. 2.最佳例子就是孟图和泰普二世(MentuhotepII;公元前2009—公元前1959+16),其曾在每个政治重要阶段更改过荷鲁斯名。 3.JohnDarnell,“OpetFestival,”inJaccoDielemannandWillekeWendrich(eds),UCLEEncyclopediaofEgyptology,LosAngeles,2010.https:///uc/item/4739r3fr.(2020/11/28). 4.AidanDodson,DyanHilton,TheCompleteRoyalFamiliesofAncientEgypt,NewYork:Thames&Hudson,2004,p.167. 5.ThebanMappingProject:https://web./web/20160128182953/http://www./sites/browse_tomb_821.html(2021/2/4). 6.KRIIV,19:5–15. 7.ManfredBietakandRendsburg,GaryA.,“EgyptandtheExodus,”inShanks,HershelandJohnMerrill(eds),AncientIsrael.FromAbrahamtoRomanDestructionoftheTemple(RevisedandExpandedEdition),Washington:BiblicalArchaeologySociety,32021,pp.22–24. 8.JamesK.Hoffmaier,IsraelinEgypt.TheEvidencefortheAuthenticityoftheExodusTradition,NewYork;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pp.140–142. 9.翻译出自笔书。PercyB.Shelley,“Ozymandias,”RepresentativePoetryOnline:https://rpo.library./poems/ozymandias(2021/2/3). 10.http://www./archive/potw192.html(2021/2/16). 11.EugeneM.Waith,“Ozymandias:Shelley,HoraceSmith,andDenon,”Keats-ShelleyJournal,44,1995,pp.22–28. 12.ChristianJacq,Ramsès,5tomes,Paris:Pocket,1995—1998。正体中文版本:[法]克里斯提昂·贾克:《拉美西斯五部曲》,王玲琇译,麦田出版社2005年,2013年再版;简体中文版本:[法]克里斯蒂安·贾克:《拉美西斯五部曲》,王玲琇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以及解玲玲、彭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13.AnneRice,Mummy,orRamsestheDamned,NewYork:BallantineBooks,1989. 14.LaMomieduRoiTheMummyofKingRamses.Dir.GerardBourgeois,LuxStudios,1909. 15.TheTenCommandments.Dir.CecilB.DeMille,ParamountPictures,8November,1956. 16.PrinceofEgypt.Dir.BrendaChapmanetal.,DreamWorkersPictures,16December,1998. 17.周宏远,周华伟:《埃及纸币上的拉美西斯二世》,载《收藏界》2005年第6期,第51页。 本文节选自《政治通鉴》第三卷。北大政治学(微信号:PKURCCP)为方便阅读,略有删节和调整。 ![]() 文字编辑:Léo 技术编辑:曹政杰 责任编辑:孙宏哲 友情推荐: 政治学基础研究 致 力 于 推 动 中 国 政 治 |
|
来自: 常乐46n2h5fy36 > 《北大政治学中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