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真:知道、行道、乐道(二)学习的三个层次。

 乐道子真 2024-05-25 发布于福建

                    一、知道

知道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外界。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两种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认识自己是人生第一件大事。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孔子赞成颜回的:“知者自知,仁者自爱。”

孔子也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求诸己”等等

都是让我们了解自己,成为自己。

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认识你自己。

这个问题是大多数哲学家都重视的。

那要如何认识自己呢?

认识自己有两大方法:

一、自我学习与反思。

二、在别人的忠告和批判中认识自己。

一、学习

《礼记·学记》有言:

“人不学,不知道。”

古人说:“好学近乎知。”只有不断学习,才可能“知道。”

知有三种:

一、见闻之知。

二、实践之知。

三、灵明良知。

灵明良知综合前二者,又超越它们。

这个和王阳明的良知可以呼应。

上面这个话题可以长篇大论,限于篇幅,暂且搁置。

学习也有三个层次:

一、学习的胸怀

二、学习与思考并行

三、学习与实践配合

              一、学习的胸怀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就是在任何处境都能找到学习的材料,

正所谓:“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杜甫说:“转益多师是汝师,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这就是为什么他在诗坛能够集大成,成为诗圣的重要原因。

我们想要集大成,可参考两点:

一、扎根当代,吸收时代精华,不要厚古薄今,贵远贱近,而是广泛吸收任何先进的知识。

二、遥探古人,沉醉于智慧的汪洋,与他们对话。

只有本着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胸怀,把世界当成一个图书馆,让自己纵身于知识的海洋,才能把自己孕育成精品。

我们中华民族也是非常善于学习的,在历史上,我们通过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壮大丰盈着民族与国家。学之一字,基本贯穿了我们走向强大,伟大的道路。

学习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他可以让一个平凡人,经由学习,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圣贤。所谓:“学以成人,积之成圣。”

学习让我们有别于世间万物,超越万物,成为万物之灵。

一个人想要变智慧,唯有通过多听、多看、多思考、多实践、多领悟、才能快速成长,

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不信你看看,在人群中,那些话特别多的人,往往缺少大智慧。

吕克特有首诗《三对和一张》可参考:

你有两只耳朵和一张嘴

你埋怨生得不够

你应当用两只耳朵多听

而少开你的尊口

你有两只耳朵和一张嘴

请记住这个准则

你应当用两只眼睛多看

而不要多嘴多舌

你有两只手和一张嘴

好好的理解一番!

两只手是让你劳动

一张嘴给你吃饭。 

这首诗表达的就是让人多听,多看、多实践,少说话。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爱说废话而不爱用功的青年,整天缠着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问这问那。一次,他突然异想天开要爱因斯坦公开他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想了想,便写了一个公式给他:A=Z+Y+Z。爱因斯坦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什么?”青年迫不及待地问。 “代表少说废话。”爱因斯坦说。

学会倾听,是重要的修养,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善于倾听者,往往善于学习。

学习是提炼别人经验和智慧的途径,

不是任何事情都要经历过才明白,那几辈子都不够用,虽然经历过的事情更具体,更深刻,但人生太短暂,不足以让我们历遍穷通。

是以,当你遇到困难想不通,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去学习,学习是把人抛到一个更广阔的时空里,个人的困难在广阔的空间和悠长的历史中就变得渺小了。

我们所经受的痛苦,早有古人经历过了,而且他们经历了比我们更悲惨的遭遇,他们都能重新振作,我们也可以。

况且整个地球甚至银河系都只是宇宙里的一粒微尘,微尘里的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成败得失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这样一想,便很容易自宽了。虽然人只是沧海一粟,如果能找到天赋和热爱,成为自己,那就成为了一粟之沧海。

《走向真我》

子真

我如饥似渴的学习

勇猛精进不退转

汲取任何可能的力量

以对抗现实的荒谬

我濒临崩溃,几近疯狂

我联合过去,展望未来

以活在现在,我捶打流光

让它发出比黄金还要璀璨的光芒

我深思熟虑,辗转反侧

我扣问命运,鞭打上帝

只为让真我挣脱牢笼

          二、学习与思考并行

只学习而不思考,则茫然,

只思考而不学习,则危险。

学习是思考的材料,思考则是提炼这些材料,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达到温故而知新,则可以出师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孔子曾子的“三省四忧”就是很好的示范。

只有常常自我批判与反省,才能不断前行。

           三、学习与实践配合

       实践是一种更为根本的学习,理论只是方向,行动则是翅膀,它可以引领我们飞往预定的目标。

学习只有走到实践这一步,才算步入正途,

懒汉从不行动,弱者死于路途,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终点,我们不是缺少机会,只是需要多一点勇气和信念。

多一点

子真

我的勇气并不多

只是比胆怯多一点

多一点

就能战胜虚妄的恐惧

我的乐观并不多

只是比绝望多一点

多一点

就能走出荒漠

找到生命的甘泉

我的坚强并不多

只是比苦难多一点

多一点

就能穿越幽暗的岁月

迎接新生的喜悦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