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雄志:柴归汤-痔疮】

 昊晟堂 2024-05-25 发布于山东

柴归汤治痔疮10年流血疼痛,一诊而解

原创 袁韬、伍辉远 中医袁博士 2024-05-23 13:43 四川

《伤寒论》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半斤(24克);黄芩三两(9克);人参三两(9克);半夏半升,洗(9克);甘草三两,炙(6克);生姜三两,切(9克);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于,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等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小柴胡汤证为正虚邪入,邪犯少阳所致。少阳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则热,邪胜欲入里并于阴则寒,故往来寒热;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循胸胁,邪在少阳,经气不利,化热上炎,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女经期,感受风邪,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黄疸、疟疾见有少阳证,亦属本方证的范畴。此时,邪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唯宜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为少阳经之专药,既透泄少阳半表之邪外散,又疏泄少阳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君臣相配,使少阳之邪外透内清,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且生姜又制半夏毒;邪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既扶正以祛邪,又御邪内传。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小柴胡汤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临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证,便可用本方治疗,不必待其证候悉具。

2、现代应用:小柴胡汤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3、使用注意: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方,半夏人参甘草藏,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寒热用之良。

《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组成:当归三两(9克),芍药一斤(30克),泽泻、川芎半斤(15克),茯苓、白术四两(12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方寸匕,酒和服,一日三次。现代临床应用多改散为汤剂,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调血养肝,健脾利湿。
主治:主治妇人妊娠或经期,肝脾两虚,腹中拘急,绵绵作痛,头晕心悸,或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者。后又用于纠正胎位。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梅尼埃病、失眠等病症。
1、多囊卵巢综合征: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7例,与尿促性素肌注治疗43例随机对照。疗程3个月经周期。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杂志》2011年第9期)
2、卵巢囊肿:本方加减治疗卵巢囊肿患者30例,疗程1个月。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痊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新中医》2008年第12期)
3、梅尼埃病: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梅尼埃病患者28例,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愈2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新中医》2003年第8期)
4、失眠:本方加减治疗失眠患者30例,与阿普唑仑治疗30例随机对照,疗程1个月。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第24期)
方解:方中重用白芍柔肝木而缓脾土,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以解腹中之痛;当归养血和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川芎、当归合用散寒止痛;白术、茯苓健运脾气,使气血生化有源,气血盛则易流通,不生壅滞。
本方临床应用广泛,还可以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产后小便难、白带过多、眩晕、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心绞痛、泌尿系结石、脑血管性痴呆等。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当归芍药散主要有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改变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炎等作用。
方歌: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同,主治妊娠腹痛症,疏理肝脾有奇功。

今日范成医生更新分享了《痔疮好方——柴归汤》,但范老师实在够懒,就给个方就完了图片

确实现在写长文看的人少,属于吃力不讨好的行为,但我还是觉得要详细讲解,才真的能让读者学会此良方的运用也不至于埋没此等良方。
这个方是吴雄志老师所教授的治疗痔疮方,然后经伍辉远师兄学习运用整理结合自身许多精彩案例,教给我们的。
在四川,因为饮食辛辣又多久坐打牌喝茶等原因,痔疮实在太过于常见,就算不是肛肠科的中医,也经常会遇到,大多不是很严重的痔疮,用中药内服外治是有很好疗效的。
但中医外科学教的治疗痔疮那几个疏风凉血的凉血地黄汤、益气摄血的补中益气汤、清热利湿的止痛如神汤,疗效实在太过拉胯,个人体会是只能达到“似乎、偶尔有效”的状态。
要对于痔疮有稳定有效的疗效,首先得明白痔疮产生的病因。
简单的讲痔疮是因为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充血肿大所致。
用中医的话讲就是肛门周围局部经络膜腠气滞血瘀、津停湿阻了。
那么治疗的关键就出来了,那就是调气行津、活血化瘀减轻痔疮肿胀。
要去“通”经络膜腠,去活血行津,而非仅仅去收敛止血,这样方才抓住病机根源,用当归赤芍这些去活血反而能止血
所以我们用疏调少阳三焦气郁津凝的小柴胡汤和治疗血水瘀滞的当归芍药散治疗,合起简称柴归汤

柴归汤

组成:柴胡25g、黄芩10g、当归15g、赤芍15g、白芍15g、茯苓15g、炒白术30g、泽泻15g、地龙10g、槐花15g。

方解:
柴胡舒畅少阳三焦之气津,
黄芩清气郁津阻化热,
当归、芍药活血化瘀,
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湿消肿,
地龙通经络清热,
槐花清肠热,凉血消肿。

加减:

痔核脱出嵌顿,需要升提+黄芪30-60 防风10
抗感染+蒲公英30 金银花10-30 白头翁10。
排脓+天花粉15 白芍15 枳壳10
出血多,凉血止血+石膏20-50 生地30 
气虚+太子参15。
平时不流血也肛周痛或舌下瘀络怒张是湿热入络,换地龙二藤汤加减:地龙10 秦艽12 威灵仙15 桃仁10 丝瓜络10 黄连3 枳壳10 白术20 泽泻10 茯苓15
消痔核+壁虎10 地龙10 浙贝母10 商陆10
(注意:消痔核耗时较久,药物既贵又较峻猛,这个加减法不建议非医生读者自行抄用)

外治方法

可以消炎消肿
痔疮外洗坐浴方藿香15 乳香5 没药5 升麻5 柴胡5 大黄10 当归10 荆芥10 栀子10 槐花10 土茯苓30 苦参30 忍冬藤20。熬30分钟后倒出坐浴外洗,1付可熬2次,用2天。

外用的中成药软膏就是熊珍软膏、马应龙痔疮膏了,都可以有一定消肿止痛效果,但治标不治本。还需要同时调内或者饮食清淡,多活动来改善。
接下来分享一个最近我看的用柴归汤治疗痔疮典型案例

痔疮10年,加重1年案

患者,男,28
2024/5/14 初诊】              
痔疮有10年,最近一年在外留学加重显著。
刻下:最近便血频繁每次都带血疼痛明显,平时不流血也有肛周刺痛口略苦,大便泥样,痔核略脱出,于肛肠科就诊,建议其手术,患者不欲手术想先行中医治疗。既往有慢性糜烂性胃炎,易胃胀。
舌脉:脉沉弱,左脉略弦。舌淡胀略黯苔薄白腻前略剥,舌下络脉略怒张。
辩证:肝郁脾虚,气滞津阻,血水郁滞
处方:柴归汤加减
北柴胡25g 黄芩10g当归10g赤芍15g白芍15g茯苓15g炒白术30g泽泻15g 地龙10g炒槐花10g—柴归汤治痔疮出血
黄芪20g 防风10g 太子参10g—气虚脱垂,益气升提
秦艽10g 威灵仙15g 桃仁10g 丝瓜络10g 黄连片3g—肛周刺激痛,湿热入络,地龙二藤汤治疗。
枳壳10g厚朴10g酒黄精10g炒建曲15g—行气祛湿和胃消胀
3付服用6天。
2024/5/22 回访】              
服用几日后就未再流血了,但仍有疼痛,服完药物后疼痛也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