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治疗双手麻木案

 秋心静水 2024-05-25 发布于意大利

陈某 ,女,50岁

就诊时间:2024-02-18

主诉:双手指麻木2个月。

现病史: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手指麻木感,伴双手活动不利,无鼻塞流涕,无咽痛咽痒,无咳嗽咳痰,无口苦咽干,有怕热,无怕风怕冷,无汗出情况,无口干口苦,余无明显不适。精神好,纳可,小便黄,大便黏腻,睡眠一般。脉沉细无力,舌红苔薄黄。

图片

六经辨证:少阴太阴合病

病位病性:表虚寒证,里虚寒证

中医治则:温阳散寒,舒筋通络

选方:桂枝加附子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四逆汤加减

桂枝15克,白芍45克,生姜10克,大枣30克,炙甘草15克,附片(先煎)15克 ,白术45克,茯苓30克 ,伸筋草30克,桑枝20克,羌活20克,葛根60克,黄芪90克,干姜15克,龙骨(先煎)45克 ,牡蛎(先煎)45克 ,茯神60克,酒大黄10克

舌象分析:

患者舌面显示比较红,舌两边红,提示有肝热;看的出舌两边有齿痕,均提示有湿。

中医辨证思路:

患者目前从经方六经辨证归属看,患者双手麻木,双手活动不利,脉沉细无力考虑少阴病范畴。大便黏腻不成型,结合脉整体是沉细的,考虑合并太阴病-里虚寒证,所以辨证少阴太阴合病。

分析选方:

选桂枝加附子汤的原因:患者的脉整体是沉细的,大便黏腻不成型,辨证太阴病-里虚寒。舌边有齿痕,考虑与太阴水饮郁滞有关,选用桂枝加附子汤,调和营卫,扶阳。附子辛温,可温中、驱寒、逐瘀湿,缓解肌体麻木不仁,尚有扶阳固表,振兴机体代谢功能的作用。

选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原因: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血痹身体麻木不仁的一首常用方,它通过补气通络,活血通络,调营卫。黄芪配桂枝走表通络,茯苓、白术渗利水湿,白术还可润肠通便,当黄芪用量较大时相对明显,本方选用黄芪60g。

选四逆汤的原因:选用四逆汤加强温化水饮力度,患者阳气不足,脾运衰败,需大力温中复脾,干姜辛热守中,温补脾阳,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体麻木症候,同时使气健运复则寒气化而阳气布。


病因病机:

患者年事已高,长期辛苦劳作,损耗阳气,阳不入阴,真阳不能及时蕴养,阳气日损,故总体病因病机为本源亏损,卫外不足,躯体受阳气濡养和防护不足,致双手麻木,双手指活动不利,废痿不用。

用药方义:

方中桂枝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走经络而达营郁,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

配大量黄芪,补气助桂枝通经络,止痹痛,利关节;葛根升阳解肌;羌活祛风胜湿止痛;伸筋草、桑枝通络舒筋,白芍缓急止痛,敛阴,防桂枝、羌活升散太过。

白术、茯苓干姜温运中焦,生姜、大枣、炙甘草补胃气,茯神祛湿宁心安神,酒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龙骨、牡蛎镇心安神,收敛固涩,附片回阳救逆,补坎中真阳。

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起到温脾肾之阳气,从表论治,健运中焦,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作者简介

图片

吴敏医生,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临床一线工作七年,中共党员,居住南宁。

图片

撰稿丨吴敏

编辑丨黄怀真

校对丨曾静怡、马煜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