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源于芹菜籽的脑血管药——丁苯酞的前世今生

 继一 2024-05-25 发布于辽宁

丁苯酞  >>>


一个继青蒿素和双环醇之后,我国第三个自主研发的国家Ⅰ类创新药,同时也是我国脑血管治疗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Ⅰ类新药,填补了我国脑血管治疗领域无自主研发高技术药品的空白。而它的研发其实就源于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芹菜。到底是怎样一个机缘巧合呢,就让我们走进丁苯酞的前世今生吧!

丁苯酞的前世


芹菜,在我国历史悠久,历代医药书中就有记载其的药用价值。在民间,有用出海帆船的帆布与芹菜籽一起熬水喝治疗癫痫的土方法。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研究人员通过这个民方,从芹菜籽中提取出了芹菜甲素,也就是丁苯酞,本来最初的研究方向是抗癫痫,但由于丁苯酞抗癫痫的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接近,考虑到其安全性,因此丁苯酞的研究也暂时搁浅了。


柳暗花明


研究方向转变

直到1986年,从事神经药理学研究的冯亦璞打算启动脑卒中的药物研究,从而将丁苯酞的研究方向转为脑缺血的治疗。

911课题启动

1991年,冯亦璞正式向这一领域挺进,课题代号“911”,对丁苯酞在防治脑缺血和脑卒中药效学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

药品上市

1995年到2005年期间,丁苯酞先后完成了临床Ⅰ期到Ⅳ期的试验,在2005年丁苯酞软胶囊正式上市。

从丁苯酞的研发到正式上市,历经几十载,丁苯酞终于迎来了的它的柳暗花明。

丁苯酞的今生

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自上市以来,丁苯酞系列产品先后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等。

丁苯酞通过提高脑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的水平,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少花生四烯酸生成,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于脑缺血的多个病理环节而发挥作用,目前是临床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药物之一

注意事项


重要的事情看三遍!!!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 丁苯酞是从芹菜籽中提取出的成分,故对芹菜或本品过敏者禁用

🔷 丁苯酞有抗血小板作用,故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禁用

🔷 餐后服用影响药物吸收,故应餐前服用

🔷 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

🔷 有精神症状者慎用

丁苯酞为处方药,如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请及时去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滥用!

每一个中草创新药的研发上市,都是我国医药的高光时刻。青蒿素被称为中草药给世界的一个礼物,丁苯酞为中国脑血管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Ⅰ类新药,这些将激励更多国产原研药的研发,造福更多的患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666⁃682.

[2]熊杰,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过程中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2000(06):408-412.

[3]曲聪聪,王雨,张冰,等.芹菜籽的药学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295-5299.

[4]丁苯酞药品说明书.

作者: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林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