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暑热盛行,孩子出去顶着大太阳疯玩一趟,回来精神头就不好爱喊累。 平时看着有点上火,小手小脚总发热,还不咋爱吃饭,家长总以为孩子是苦夏,其实这很有可能就是孩子的津液受伤了。 在夏天,很多家长都非常注意保护孩子的津液,但是有些误区不好避免。 一旦做错了反而事倍功半。不仅不能帮孩子补充津液,反而会加剧对津液的损耗,影响孩子的健康。 ![]() 一、津液是什么,对孩子有什么作用 津液是人体中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很多人觉得津液是水,其实不是的,应该说津液有一部分是水,但是并不等同于水,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津液分为津和液两种,主要的功能就是滋润和濡养,包括我们的皮肤、脏腑、脑髓、骨髓、孔窍、关节等。 津液的生成: 第一方面,津液的生成需要足够的水饮类食物的摄入。 第二方面,需要脾、胃、大肠、小肠等脏腑协同合作。 当食物和水被摄入后,要先经过脾胃、大小肠等脏腑产生津液,再通过脾、肺、肾、肝和三焦的互相配合,将津液输送到身体的每个地方。 所以,通过津液的生成条件我们也能够知道,如果想给孩子补充津液,不要只顾着摄入水饮类的食物,还要关注孩子脏腑的健康,是否能把摄入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津液。 ![]() 二、哪些行为会消耗孩子的津液 ![]() 1.总出汗甚至大汗淋漓: 夏天阳气旺盛,毛孔张开阳气向外走,本来就很容易出汗,再加上小孩子是纯阳之体,大量运动之后大汗淋漓很正常,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多补充津液,避免汗出过多对津液造成损伤。 为什么出汗会损伤津液? 出汗本身是体内的津液通过阳气蒸腾气化的作用,从皮肤汗孔排出。 适当的出汗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寒湿,但是大量的出汗,就会消耗掉一部分津液,如果及时的补充,就没什么事了。 但是,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被消耗掉的津液,那么这部分津液本来要做的事情,就没法做了,身体自然就会出问题。 2.爱吃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 夏天天热,孩子不爱吃饭,这些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口味比较重,为了孩子能多吃一点,家长在饮食上就比较放任。 可是这类的食物,本身是比较燥热的,燥热的食物在身体里,需要耗费更多的津液,很容易造成津液的损伤。 内里燥热伤害了津液,表现出来之后,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是夏天上火,吃很多降火药、寒凉的食物,大量的喝水,这都是只针对表面的症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根本上还是要补充津液。 所以在炎炎夏日,大家的饮食尽量清淡清爽些,这样也比较好消化,毕竟孩子积食也会损伤津液的。 3.积食内热损伤津液: 积食也是会损伤津液的,因为积食食物在身体里难以消化,积累就会容易生内热,而内热容易生内燥,这都是会损伤我们的津液的。 4.熬夜生肝火: 熬夜是当代人的通病,不仅成年人需要自我约束,孩子也要约束好。 经常熬夜是非常容易生肝火的,内里肝火旺盛,就像煮水一样,时间长了就把津液熬干了。 5.发烧热邪侵犯: 热邪是非常损伤津液的一种邪气,孩子发烧的时候,身体里的热邪非常容易消耗津液,所以对于发烧的孩子来说,更需要及时的补充津液。 ![]() 三、孩子津液亏虚都有什么表现 如果孩子的津液损耗了,很容易出现没胃口不爱吃饭、口干、小便黄、大便干、手脚心发热、口疮等,舌头上也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小红点。 还有很多孩子的表现不太一样,他们津液虽然损耗了,也口渴,但是却不想喝水,喝下去了还很容易腹胀难受,舌苔往往也都是比较厚腻的。 这都是因为身体中寒湿之气太重导致的。 寒湿之气有可能是外界来的,也有可能是孩子本身脾胃不好,无力运化,又爱吃冷饮寒凉水果导致的。 最终出现脾胃受困,没有办法参与津液的运行和生化,让孩子既口渴又不爱喝水。 如果想要为寒湿体质的孩子补充津液,首先要做的就是调理好孩子的脾胃,把脾胃从湿气的困顿中解救出来,祛除身体中的寒湿邪气,这样才能让津液生成的步骤连续上。 现在夏天热得不行,很多孩子都爱吃雪糕冰淇淋之类的,这种家长一定要尽量避免,小孩子本身脾胃就是不足的,这是他们的生理特点。 如果再吃很多的冷饮雪糕,很容易损伤脾阳,就像在旺盛的小火炉上泼了盆冰水,时间长了中焦寒湿累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后续的生长发育都没有好处。 ![]() 四、孩子津液亏虚如何调理预防 ![]() 在补充津液上,水是比较基础的,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有生津作用的食材做成茶饮,来代替水,很多孩子也更爱喝。 1.五汁饮 之前为大家分享过五汁饮,这个小方出自《温病条辨》,是由梨、莲藕、荸荠、麦冬、芦根五种材料组成,甜甜的很适口。 自己在家做的时候,可以先取10g的麦冬,开水泡1小时后将麦冬洗净切碎,然后再选取100g梨、100g莲藕、50g荸荠、60g鲜芦根,将这四种材料洗净去皮后切碎,最后5种材料一起混合榨汁过滤掉渣子之后再饮用,还可以适当的加些黄冰糖和蜂蜜。 五汁饮可以清热生津、凉血润燥、和中消积,有各种燥热津伤表现的,都可以适当的饮用五汁饮来调理。 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五汁饮的五种材料都是偏寒性的,所以脾胃虚寒阳虚或者久病体弱的人都要尽量少喝,想喝的话也可以加些生姜,榨汁后煮熟温温的服用。 2.酸梅汤 中医中有一个方法,叫酸甘化阴。 中医有五味,分别是酸、苦、甘、辛、咸,其中酸味和甘味组合在一起,可以增强生津养阴的作用,带入到茶饮里,酸梅汤 就很对应。 酸梅汤由乌梅100克,山楂片100克,甘草5克,陈皮20克,冰糖50克组成,可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很适合夏天服用。 不过,脾胃不好、容易拉肚子,还有血糖比较高的人群都要适度的饮用,小孩子也不能过分的贪吃哦。 ![]() 五、给孩子补津液的错误认识 1.出汗后要大量的喝水才能补津液 现在很多妈妈都很关心孩子的喝水问题,注意每天给孩子补充水分,有的甚至规定每天要喝多少水。 首先,喝水是肯定能补充津液的。 但是,真的没必要给孩子大量的喝水。 上面说到过,津液的生成,除了摄入水饮类的食物之外,还有一个点就是需要多个脏腑协同合作。 这也就是说,无论是一杯水还是一桶水,都需要循序渐进的吸收消化运化才行,太多了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内在脾胃等脏腑功能失常,就算一天喝再多的水,也不能很好的转化成津液。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先帮孩子调理好身体内在的脏腑功能,确保喝进去的水饮类食物可以被吸收利用。 而且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大口大口的喝水。 大口大口的喝水,就像暴饮暴食一样,水和饭下去的太快了,我们的身体还没反应过来呢。所以喝水的时候,一定要小口小口的慢慢喝,这样生津止渴的效果反而会比大口大口喝更好。 2.吃西瓜补充津液 很多人都觉得西瓜是夏日必需果,清清爽爽的甜,水分含量又大,难道不能补充津液吗? 西瓜肯定是能补充津液的,西瓜本身是甘、淡、寒的,入心、胃、肺、肾经,能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 不过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 首先我们先看这句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 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 所以说,西瓜是比较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助长湿气的水果,不仅吃的时候要注意量,那些平时就脾胃虚寒,湿气重的,动不动就拉肚子、小肚子疼、疲乏困倦、怕冷等等的人就尽量就别吃了。 其次就是,西瓜虽然补充津液,但是也不能吃太多,因为西瓜利尿的作用非常好,吃太多西瓜会大量的排尿,尿液排出过多,会造成津液的丢失,反而会加重阴虚燥热的表现。 ![]() 帮孩子补充津液其实不仅仅单纯是因为津液的缺乏,还有一部分战略性的意义。 津液在身体中就像一条小河,运送着兵马和防御的部队,如果津液受损,运送的途径就变少了,抵御外邪的能力降低,孩子就更容易生病。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津液,及时的补充。 如果各位家长也想在这个热邪炽盛,湿气厚重的节气护好孩子的津液和脾胃,改善孩子的体质,可以咨询顾问老师。包括饮食方面的疑问,推拿改善体质的可行性等所有涉及到健康方面的困惑,大家的所有困惑都欢迎向我们经验丰富的顾问老师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