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525高考倒计时12天|作文临门一脚●解决素材问题,让你在考场上有话可说

 老程杂记 2024-05-25 发布于安徽
离高考只有12天了,还有同学担心素材不够,写不到800字。今天带领大家突击一下,看看最后几天怎么搞几个像样的素材出来。
我们从三个方面稍作展开——
【一】从教材中获取素材
1.毛泽东
⑴毛泽东16岁时,离开韶山到湘乡读书时送别父母的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十七八岁的我们,正处在奋发昂扬、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确定人生取向。我们的理想可能不同,但大方向应该相同:做有用的人,能够给家人和集体带来幸福,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帮助,为国家民族贡献一份力量。
⑵诗歌评价:“独”立橘子洲头,不畏深秋之“寒”,体现出诗人勇敢无畏、独领风骚的形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生机勃勃的秋景,引发了诗人对苍天宇宙命运的关注,表达了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有胸怀天下的气度。“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想要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体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⑶其它: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研究》一文有这样一组句子:“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材料)
2.袁隆平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⑵伟人之所以伟大,一是因为成就,二是因为境界。袁隆平这个极具夸张、似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正在走向现实。他对全人类的贡献是突破性的,被全世界公认为“杂交水稻之父”。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同时也应该从他身上学到做人的境界和胸怀。
⑶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3.钟扬
钟扬在事业追求上,胸怀天下,理想崇高,不怕吃苦。立志为祖国,为人类负责,建立种子的“诺亚方舟”。钟扬作为共产党员,顽强执着,脚踏实地,不计荣辱。他深深扎根在艰苦环境中,毫不畏惧,一生坚守他的人生追求。钟扬认为教师就要追求薪火相传,他倾注心血培育学生、热情投入科普教育。
⑵“也许那个时候,胖胖的钟教授已经不在了,但他期待它们可以派上用场。”“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4.白居易《琵琶行》
这首诗如果仅理解为白居易和琵琶女同病相怜,抒发怀才不遇、不平愤慨之愁,那就太浅了,太小看白居易了。白居易其实是个很高大的形象。这首诗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批判。琵琶女的悲剧其实是社会性的。
琵琵女“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足见其家世显赫,后来却“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可见其家世之没落。在那个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的社会里,琵琶女嫁给了一个连店面都没有甚至只能以船为家的贩茶商人,说明其沦落得已经很惨了。试想,如此优雅多才的奇美女子,屈身于一个完全不懂艺术、没有才情的小商人,夫妻聊不到一起,她的心境是何等悲哀和凄凉,又是怎样的不甘又无奈!
这种命运之悲难道只发在琵琶女一家人身上吗?不是,还有更多的人!至少琵琶女所在的那个“教坊”里几乎人人如此!“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推想一下,琵琶女所在的那个“教坊”里的人的结局大致是这样的:管事的老板娘因为受不了变故一朝身死,众多姐妹们被迫充军当了军中歌伎,随军流浪,居无定所。相比而言,琵琶女嫁给一个商人的结局还算好的。
唉,这是怎样的悲剧故事啊!观照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单位倒闭,不至于所有的职工都流浪天涯,他们很快就会找到各自的出路。
(这在20201214《琵琶行》:白居易写琵琶女的用意你知道吗?里有较详细的解读,点蓝色标题可读)
5.苏轼《石钟山记》
这篇课文可挖掘的点很多:
⑴为人处事要较真,对“不目见耳闻”的事不可轻信,更不可臆断妄论。
⑵质疑之后要有求证,寻根究底,通过实践去弄清楚事实真相或事件的来龙去脉。
⑶做官要考察民情,像这次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真相一样,走到百姓中间去,以免被人带偏,以讹传讹。
⑷人要多学习本领,既要有洞明真相的眼力,还要有处置决断的能力,不能像渔工水师之类“虽知而不能言”。
⑸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本领有清醒的认知,不能像寺僧那样沾沾自喜,成为贻人笑柄的“陋者”。
⑹苏轼在解释“噌吰”声和“窾坎镗鞳”声时,苏轼引导儿子联想“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来比当下的声音,一下子就调动了儿子的旧知积累,遵循了由故导新的学习规律,可见苏轼其教学的机智。
【二】从试卷中获取素材
1.2023年新高考Ⅰ卷
⑴林希逸:《答友人论学》:“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这两句启示我们,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原典,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其实,岂止是做学问,……也应该如此………(省略号的内容应该是你要写的高考作文所对应的话题或事件,大概率可以套用得上)(诗歌鉴赏语料)
⑵作文素材: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作文语料)
2.2022年新高考Ⅰ卷
⑴栾恩杰:科学家栾恩杰带领研发团队历经艰辛,克服困难研制成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栾恩杰认为:“失败也是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语言文字运用语料)
⑵孟尝君:孟尝君去赵国、燕国借兵救魏,采用的游说策略不同:对待赵国,是分析利弊,使赵王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对燕国则晓以利害,威胁恐吓,使燕王认识到不救魏国的严重后果。面对不同人的不同策略,可见孟尝君的足智多谋和外交才能。(《战国策·魏策三》)
3.2022年新高考Ⅱ卷
⑴第三次“天宫课堂”:①用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地面学生的问题;②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全球同步直播。适用话题:国家对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视;我国科技发展成就;青年人怎样积极成长……
⑵吴汉:《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来赞誉吴汉。可见,“仁”者需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刚毅,二是木讷。这个材料稍微变形一下,就可以用到勇敢、信念、稳重、沉静等多个话题中。(《东汉观记》卷十)
4.2021年新高考Ⅱ卷
陆游《示儿子》:“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这首诗可以用在我辈青年要学习先贤,发奋读书,学成本领后,要心系国家,关心百姓;将来做人要诚实刚正,不欺上瞒下,做官要勤政爱民,为老百姓办实事等。(诗歌鉴赏语料)
5.2020年新高考Ⅱ卷
韩驹《赠赵伯鱼》:“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告诉我们做学问既要“遍参诸方”,又要“一朝悟罢”,即做学问要以前人为师,做实长期的艰苦的学习过程,又要善动脑筋,不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诗歌鉴赏语料)
【三】从其它渠道获取素材
1.从他人积累本中获取

某公司招聘出了道古怪的考题:在西班牙推广我们的产品,在哪两个城市推广会更好?很多人回答马德里、巴塞罗那,因为直觉告诉我们,它们出名——答案是错的,其实是赫雷斯、拉科鲁尼亚。后来才知,公司允许应聘者不会答,但是不允许他们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凭直觉乱答。可见,公司测试的,不是你的知识,而是人品。人可以无知,但不可无品。——致命的直觉!(摘自《高二(6)班班级日记》)

2.从每日励志语中摘取

总有同学把我放在饮水机上的茶杯装满水放在我办公桌上,我从不过问是谁这么暖心。因为,我把感激记在你们每个人的头上。这份感激能消去疲劳,提高效率。你的举手之劳,对他人来说,可能是莫大的幸福。希望我们都能享受这样的幸福。(老程2023年5月7日寄语)

3.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

⑴巴西有一种火红花,在其开花最旺盛、最灿烂的季节,一棵花的枝叶花冠可以遮覆一亩地的面积。火红花从春天生长到九月只有拇指般大小,但一进入十月,它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天扩展3米,仅几天时间,它的枝叶便变戏法似的把一亩地全部覆盖完。研究发现,火红花在前8个月的时间里,是在努力地生长根部,它的根就像一棵大树那么壮,足有30厘米粗。当根基生长到如此强壮的时候,它的能量便能在几天内释放爆发!

⑵竹篓中只有一只螃蟹时,一定要将竹篓口紧盖,否则螃蟹会沿着竹篓壁爬逃出去。但是,如果竹篓中有两只以上的螃蟹时,即便不盖竹篓口,螃蟹也逃不出去。因为其中一只螃蟹想爬到竹篓盖,另一只为了让自己顺利逃生,就会死命地将前一只往下拖,因此没有一只螃蟹可以逃出去。我们不做螃蟹。

4.从真实事件中得到启示

某地公务员考试结束,大家都纷纷交卷离场时,一个女生突然下跪,请求监考老师多给她1分钟时间涂完最后5道选择题答题卡。我认为,“跪求延时”是用情感行为挑衅考试制度,不能通融。考试制度就应该严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作为公民,“跪求延时”缺少的是一种遵守考试制度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缺乏自尊的表现,与乞丐下跪讨饭没有本质区别。现在,为了个人的职业前途能够下跪;将来,为了更大的利益就可能铤而走险,危害人民,危害国家。

5.搜集名人轶事

1956年,马尔克斯缩在“三个公学旅馆”的阁楼上,没钱吃饭,经常用散步来抵挡饥饿。离开巴黎20多年后,马尔克斯重回他曾居住的小旅馆。当年走的时候,他身无分文,付不了房租。好心的房东没有为难他,只是祝他好运。现在,他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专门来还这笔房租和多年的利息。可是,房东已经不在了,房东夫人还在。房东夫人流了泪,因为这是唯一记得来还房租的人。她没有收他的钱,她说:“就算我们为世界文学尽一份力吧。”

6.搜集普通人的善举

一个老头骑三轮车蹭了路边停的一辆路虎车,正愁眉苦脸时,这时走过来一个路人。

路人:赔得起么?

老头:“赔不起!”

路人:“赔不起还不跑,等人家来找你啊!”

老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这时这名路人拿出钥匙把路虎车开走了。人一生当中,最大的炫耀,不是你的财富,也不是你的精明,更不是你的手段;而是一种简单的理解和体谅!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拜再多的佛也没有用……

培优任务:
1.以下面的对话为素材,提炼出一个观点,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议论性语段。
师:“你看你,早读就打瞌睡!”
生:“跑操跑的,要是不跑操,我就不打瞌睡了。”
⑴一句话表达观点:(不超过25字)
⑵写一段话论证观点:(不少于200字)
2.请同学们对应以上三个方面,分别整理三则素材,并且尝试用一则素材,写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片段。 
不会写的同学,可以参照老师用杨国祥素材写的示例:20240520高考倒计时17天|考场作文一招见效●让素材成为得分亮点
相关链接:
20240519高考倒计时18天|考场作文一招见效●让三问三答实现48分突破●以2024九省联考选择专业作文题为例
20240517高考倒计时20天|揭秘考场作文程序◆以2024九省联考卷“交错带”作文题为例
(20240524,高复理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