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益2401乔木老树到货市场已出波段,你赚到了吗?

 杨尘埃吃好茶 2024-05-25 发布于云南

2401大益乔木老树在发布信息之后3天,也就是5月20号广东市场到货,随后其它地区陆续到货。价格也开始从2万左右下探到找货1.5万左右。

这对前面玩期货到货交,厂价+1万的人来说,这时候出售,茶刚到手价就跌了,亏几千。

而能以这期间1.7以下买入现货的人来说,21-25这几天目前看还是小赚的。不管是出货还是持货。

但这几天二级市场发生的事比较有意思,就是所谓的囤茶救市。除了群里报店的入仓乔木老树数量,还做了海报。

有一部分人认为大益的茶二级市场价格下跌或者某些茶叶消费商的市场行为导致了大益茶不好卖。

前面我就说过,茶叶消费商的角色是多种的,经营的茶品品牌和品类是多样的。相当于大益茶只是一篮子投资中的其中一种,尤其资本实力雄厚的。

从买卖茶赚钱的角度,我们就能很轻松的看出茶叶消费商的市场行为,这是个追求赚钱和赚钱效率的年代。玩资金运作的谁会让资金沉默期太长。尤其广东和浙江、福建等那些发达地区的资金,或者说杠杆金融。

而茶叶消费商也被有些人分为内围和外围。内围获知信息快,交易频率快,市场风吹草动实时关注了解。外围获知信息慢,交易频率低,对市场关注不够。但其实这种信息差的时间,只用多关注多跟同行交流沟通就能解决,但难的是业务量跟不跟得上,资源或者资金方面能否跟得上。不是你有信息就能赚钱,而是你要有钱和有资源,还要能把握得住茶品出售的时间和价格。说白了就是踏得对节点成交。

茶叶到店肯定是要卖的,向大益乔木老树这款茶,只要价格合适或者波段持续,信不信茶叶消费商已经买进卖出好多次了。而不是囤茶就市。

至于市场中的茶叶消费商空单行为,本来就不受一款茶的实际存量影响。反正都不要货,只不过是借一款茶的名头和热度进行博弈“赌博”。赢了拿不到钱或者输了拿不到钱都很正常。这不是合法的交易模式。当然要购买正规形式的期货,签订采购交易合同即可。后面出问题就是交易纠纷。

所以自发组织的囤茶救市,能否让做空单的人收敛不得而知。但我想只要价格合适,大多人还是会把放到市场中流通交易。

回到大益2401乔木老树这款茶,有人评它的口感品质“优点不突出,缺点不明显”。10克一泡的茶样价格,随着分享的人多起来,也从50多掉到了20多。

品牌发售一款茶的目的,首先保证它的品牌或者茶品的利润价值。而货到了市场中,一手茶商也好,茶叶消费商也好,都想保证自己的茶品的利润价值。一味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零售和收藏以及整件交易是行不通的。你不想赚钱或者你耐得住亏,别人能赚钱为啥要跟你一样是不是。所以市场会变成目前这样子。

——本文完

最后分享个其它行业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个叫川为冻品的平台被各品牌冻品经销商和二批抵制。2023年营业额突破60个亿,从5亿到60亿只用了3年时间,平均毛利率仅为5%,净利润率更是低至1%。当然这背后都是各产品sku的定价组合形成。而它能对品牌方的保证是不破价销售。最近安井、美好、海霸王等品牌厂商和川为冻品成为了合作伙伴。

终端为王的时代又在另一个行业复兴或者重构,而在普洱茶行业,这种终端为王的平台正是机会。前提是销售体量能起来渗入到终端销售店,而不是收藏多少万吨茶。所以我看待那些能卖货的大主播或者大网店一直很佩服。能把这么多茶叶带给消费者,不论茶品质如何。他们有的扰乱了品牌的经销价格体系,但从现实面看,任何年代,品牌厂商对于能买货卖货的,多少都会另眼相看,毕竟利益面前,谁会那么感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