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喉咙里总有痰,有一个中成药化痰胜过二陈丸

 熠熠生辉999 2024-05-25
图片
图片

文/温暖中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关于痰湿,我们讲过很多,也分享了一些化痰的方药,今天再分享一个中成药,名字叫六君子丸,是根据明代的六君子汤制作而成的中成药。

这个药既能补气,又能化痰,从气虚的角度帮助解决痰湿的问题,比二陈丸更甚一筹。

六君子汤: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

当身体里的气变少了,气的推动力就弱了,而津液因为需要气的推动,在这个过程中,运行的速度就会逐渐慢下来,所以气虚带来的后果就是津液输布不利,聚在一起化成痰。如果一个人时常感到疲惫,有呼吸短促、四肢无力的感觉,那就是气虚了,气虚是生痰的根本原因。

白术、人参、茯苓、炙甘草这四味药组成了一个千古名方——四君子汤,比六君子汤早了几百年,可以说六君子汤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发展来的。

这里面人参可以补气,人参的作用很多人都略有了解,而且它还是一味珍贵的药材。人参除了补气,还能健脾,给脾胃运化提供动力,配上白术、茯苓、炙甘草,尤其是白术,白术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健脾,从性味上看,白术甘温的性质完全符合脾胃的要求,所以白术是健运脾胃的常用药。

人参是主力,白术的作用仅次于人参,茯苓和炙甘草起一个辅助和促进的作用,虽然是辅助,却是不可缺少的。

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我们身体里的气,归根结底都是由脾胃运化来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这四味药合起来就有益气健脾的作用,既能补气又能健脾,补气的同时让脾胃有力量,就能运化出更多的气和血,气足了,痰就少了。

四君子汤已经打好了铺垫,而对于那些已经存在于人体内的痰当然也要化掉,又加了陈皮、半夏,主要作用就是化痰,半夏是化痰的常用药,痰是阴邪,半夏性温,整体偏燥,能够把痰湿温化燥化。陈皮辅助半夏,陈皮的药性更加温和,如果体内有痰,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用一点陈皮泡水喝,假以时日也能把痰化掉。

我们今天所讲的是六君子丸,和二陈丸同系列,还有一个相似的中成药叫香砂六君丸,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它比六君子丸多了两味药,木香和砂仁,多出来的这两味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气味芳香。

芳香能行气,气虚的同时往往也会气滞,气滞就是气的运行速度变慢了,甚至不动了。当我们感到胀的时候,就是气滞了,这时候用木香和砂仁增强气机运行的力量,让气机更好地流通,就能消除胀满的感觉。芳香还能醒脾,醒脾可以帮助把胃口打开,没有食欲,不想吃东西,稍稍用一点芳香的药,能让脾胃振作起来,食欲也会增强。

如果喉咙里有痰、皮肤油腻、大便粘腻、舌苔也比较厚比较腻,可以用六君子丸,同时肚子又容易胀,胃口不好,尤其是胀的感觉比较突出,那就可以用香砂六君丸,会更有针对性。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