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类方汇参》(李可批注版)第二章 麻黄汤类 第二节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黄帝九针 2024-05-25 发布于湖北

《伤寒论类方汇参》

左季云 编著 李可 批注

第二章 麻黄汤类

第二节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一、用量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炙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李可批注:麻黄60克,杏仁20克,炙甘草30克,石膏130克。习用轻方者,每以古今衡器差异,古代小今大为词,但杏仁50个约今之20克,用量亦超出现代用量多多。直到马王堆文物出土,才解此千古疑案。而伤寒方被当做儿童玩具,转眼千余年,可叹!麻黄如此量大,但在服法上注意观察。若服200毫升,病情解除,则余药可延长至3小时以上。若病仍为彻,再服100毫升。北方高寒之地域,可按原方折半用之,小儿及南方人当减量。

开辛凉解表、甘寒清热之先河,熟谓伤寒方不可以治温病哉!融寒温于一炉,大有可为。先煮麻黄,从未见浮沫,乃因现代用麻黄太少,若用至30克以上,煎一刻钟,沫即浮现,先煮去沫,可减眩晕之弊,加虫衣50克,可免暝眩。


二、定义

此汗出而喘,无甚大热。为制解表清里定喘之大辛凉方也。

成无己:发汗后喘,当作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汗出则喘愈。今汗出而喘,为邪气壅甚,桂枝汤不能发散,故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有大热者,内热气甚也;无大热者,表邪必甚也,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以散其邪。……《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风气通于肝,风邪外甚,故以纯甘之剂发之。《注解伤寒论》

柯韵伯:二条(编者按:二条指63条与162条)“无”字,旧本讹在大热上。前辈因循不改,随文衍义,为后学之迷途。仲景每于汗下后表不解者,用桂枝更汗而不用麻黄。此则内外皆热而不恶寒,必其用麻黄汤后寒解而热反甚,与“发汗解,半日许复烦,下后而微喘者”不同。发汗而不得汗,或下之而仍不汗、喘不止,其阳气重也。若与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下咽即毙矣。故于麻黄汤去桂枝之辛热,加石膏之甘寒,佐麻黄而发汗,助杏仁以定喘,一加一减,温解之方转为凉散之剂矣。未及论症,便言不可更行桂枝汤。见得汗下后表未解者,更行桂枝汤,是治风寒之常法。《伤寒来苏集》


三、病状

1.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既汗不可再汗,津液不得重伤。汗出而喘,尚有留邪在肺,故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邪已轻也。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第63条)。汗出故用石膏,喘故用麻、杏。

2.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二句明致喘之所由。盖喘未必皆由于水,而饮水则无有不喘者,戒之。

3.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既下不可复汗,津液不得再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第162条)。

   按:《伤寒论》中有言可与某汤,或言不可与某汤,或言不可与者,此设法御病也。(《赤水玄珠》)

李可批注:大热40℃,用本汤石膏用至200克,加金银花、鱼腥草、连翘各30克,服1次,即可顿杀病势。


四、脉象

阴阳俱浮。

阳浮,则强于卫外而闭气,当开表逐邪。阴浮,不能藏精而汗出,当镇阴清火。


五、药解

尤在泾: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肺中已自蕴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而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故以麻黄、杏仁之辛而入肺者,利肺气,散邪气。甘草之甘平,石膏之甘辛而寒者,益肺气,除热气,而桂枝不可更行矣。盖肺中之邪非麻黄、杏仁不能发,而寒郁之热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抑以缓石膏之悍也。《伤寒贯珠集》

喻嘉言:太阳之邪虽从汗解,其热邪袭入肺中者,无由得解,所以热虽少止,喘仍不止,故用麻黄发肺邪,杏仁下肺气,甘草缓肺急,石膏清肺热,即以治足太阳膀胱经药通治手太阴肺经,亦为天造地设之良法也。倘更误行桂枝,宁不壅塞肺气而吐痈脓乎?必识此意,然后不可更行桂枝之戒,愈觉深切者明耳。《尚论后篇》

方有执:夫以汗下不同而治同者,汗与下虽殊,其为反误而致变喘则一。唯其喘一,所以同归于一治也。……盖伤寒当发汗,不当用桂枝。桂枝固卫,寒不得泄而气转上逆,所以喘益甚也。无大热者,郁伏而不显见也。以伤寒之表犹在,故用麻黄以发之。杏仁下气定喘,甘草退热和中,本麻黄正治之佐使也。石膏有彻热之功,尤能助下喘之用,故易桂枝以石膏,为麻黄汤之变制,而太阳伤寒误汗转喘之主治,所以必四物者而后可行也。《伤寒论条辨》

王子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寒喘也。今以麻黄石膏加杏子治热喘也。麻黄开毛窍,杏仁下里气,而以甘草载石膏辛寒之性从肺发泄,俾阳邪出者出,降者降,分头解散。喘虽忌汗,然此重在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汗即不辍,而阳亦不亡矣。观二喘一寒一热,治法仍有营卫分途之义。《绛雪园古方选注》


六、本证无大热之释疑

柯韵伯曰:以本汤病状二条(编者按:二条指63条与162条),用石膏应有大热,不应无大热,故欲改之。然按白虎加人参条中,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此汤主之,则所谓无大热者,正是热郁于内,外无大热而里则热也。


七、本证无汗而喘之释疑

原本汗出而喘,固犯麻黄之忌,然果无汗而喘,又不犯石膏之忌乎?不知原本汗出,乃承上“发汗”字来,正谓既汗出,后有此喘,仍是汗出不畅,故可与无汗而喘之青龙同一治法耳。


八、本汤治温的当

柯韵伯以此治春温病,用麻黄开表逐邪,石膏镇阴清热,亦可备一治法。

《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外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以宣通,而俗以为专主表寒之猛剂,误矣。”


九、本汤与大青龙汤、白虎汤同用石膏之区别

石膏为清火要药,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不当亦易招祸。故青龙以无汗烦躁,得姜、桂宣卫外之阳。白虎以有汗烦渴,须粳米保胃脘之阳。此证但热无寒,故不用姜、桂,喘不在胃,故不须粳米。且但热不虚,如加参米,则食入于阴,气长于阳,谵语腹胀矣。此三方之却别也。


十、本汤与白虎汤加参米治温虚实辨

凡外感汗下后,汗出而喘为实,重在存阴者,不必虑其亡阳也。然此为解表之剂,若无喘鼾、语言难出等症,则又白虎证治矣。故本方为治温病表里之实,与白虎汤为治温病表里之虚,是又相须相济者也。


十一、本汤兼治

(一)周凤岐曰:咽喉肿痛,因于风火者,宜麻杏石甘汤。

(二)痧疹不透宜此汤

1.痧疹发于暴寒之时,肌表头面不透,是外袭寒邪内蕴伏邪,宜两解肺卫之邪。宜此汤加桔梗、薄荷、射干、牛蒡主之。

2.若秋后凉风外袭,伏热内蒸,以致咳嗽或喘者,宜此汤加桑皮、象贝、枯芩、苏子之类。麻黄须蜜炙或水炒。

3.痧闭。痧出于肺,闭则火毒内攻,多致喘闷而殆。此汤麻黄发肺邪,杏仁下肺气,甘草缓肺急,石膏清肺热,药简功专,所以效速。可见仲景方不独专治伤寒,兼能通治杂病。

季按:此语出于喻嘉言,而用治痧闭则出于秦宝璞也。


十二、本汤与大青龙汤麻黄石膏多少辨

大青龙主散表寒而兼清里热,故麻黄多于石膏。此汤清肺热而兼散肺邪,故石膏多于麻黄。(尤在泾)


十三、名医验案

曹颖甫医案钟右,住圣母院路,初诊十一月初三日。伤寒七日,发热无汗,微恶寒,一身尽疼,咯痰不畅,肺气闭塞使然也。痰色黄,中已化热,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浮萍,净麻黄9克,光杏仁15克,生石膏12克,青黛1.2克同打,生草9克,浮萍9克。二诊十一月初四日,昨进麻杏甘石汤加浮萍,汗泄而热稍除,唯咳嗽,咯痰不畅,引胸腹而俱痛,脉仍浮紧,仍宜前法以泄之。自服第二方后,又出微汗,身热全除,但胸背腹部尚有微痛,浮移不居,又越一日,病乃痊瘥,起床如常人。

俞长荣医案邱某,患肺炎,高热不退,咳嗽频剧,呼吸喘促,胸膈疼痛,痰中挟有浅褐色血液,间有谵语,如见鬼状,患者体温40℃,脉象洪大,拟给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有议青霉素与白虎并用者,我说,此证注射青霉素固未尝不可,至于用白虎汤似嫌太早,因白虎清热擅长,而平喘止咳之功则不若麻杏甘石汤。此证高热喘促,是热邪迫肺;痰中挟血,血色带褐,胸膈疼痛,均系内热壅盛,肺气闭塞之故。正宜麻黄、杏仁宣肺气,疏肺邪,石膏清里热,甘草和中缓急。经过商讨遂决定用本方。方用石膏72克,麻黄9克,杏仁9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每隔1小时服1次,服完1剂后,症状减约十之七八。后分别用蒌贝温胆汤瓜蒌实、川贝母、茯苓、法夏、稻香陈、枳实、竹茹、甘草;生脉散合泻白散潞党参、麦门冬、五味子、地骨皮、桑白皮、生甘草两剂,恢复健康。

刘渡舟医案(疹伏不透案):郑某之子。初春出麻疹,因感染风寒,疹出未透而骤回。症见高热,体温39.8℃,气喘鼻煽,环口发绀,疹伏不出,若隐若现。脉数而滑,舌苔黄褐而干。此为疹毒内陷,火热犯肺,证情险恶,急当宣肺清热,透疹达邪。麻黄2.4克,杏仁9克,甘草1.5克,生石膏18克,羚羊角1.2克,瓜蒌仁6克,桑叶6克,浙贝母6克。服药一剂后热退喘平,前胸后背透发疹点甚多,但仍咳嗽,转用桑菊饮加蝉衣、贝母、竹茹、玉竹等药调理而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