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气我不用黄芪,容易上火,这个药更胜黄芪,补气祛湿,还不上火

 中医360 2024-05-25 发布于山东

你注意过吗?

在新冠疫情的时候,很多城市卫健委、中医院发布过一些预防保健方,这些方子大部分都是以扶正气、增强抵抗力的传统方——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打底,增加了一些清热、化湿、利咽喉的药材组成的。

但不管怎么变,大部分药方里最重要第一味药,一般都是黄芪

上海和天津地区的预防方

但是,有一个省份就很不一样,它的预防方里,不仅没有玉屏风散和黄芪,还有一种一般人不常听说过的药材——五指毛桃,它就是产五指毛桃的大省——广东。

比如当年广东预防方“粤抗一号”,组成为:五指毛桃、薏苡仁、茯苓、火炭母、苍术、藿香、甘草。

为什么广东省一枝独秀,和别的地区不一样呢?

一是因为,五指毛桃是广东地区的道地药材,北方少见,而在中国南方,如福建、两广以及云贵琼等地较多,在越南、柬埔寨也有分布。

二是因为,广东的地理环境常年潮湿闷热,用药与北方就大为不同,清热利湿药的比重会更大,而五指毛桃作为岭南地区道地药材,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五指毛桃药材

那么五指毛桃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竟然能取代“补气第一”的黄芪,成为广东省最流行的补气中药?

一、益气补虚的“广东人参”

五指毛桃又叫五爪龙,叶子像张开的手指,果实毛茸茸的像桃子,因此而得名“五指毛桃”。

它的补气作用很好,所以和黄芪并称为“南芪”和“北芪”。作为“南芪”的五指毛桃,不仅有北黄芪的补脾气、补肺气、益气固表的特点,而且还能化湿舒筋、行气止痛,而且没有黄芪那么燥热,且祛湿不伤正气,补气而不易上火,不耗津液,被称为“广东人参”。

它的补虚作用主要应用于3方面:

一是补脾,用于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乏力疲倦等;

二是补肺,用于肺虚引起的咳嗽、哮喘、咳痰等;

三是能益气固表,和黄芪一样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作用,像一堵城墙一样,固住了体表保护我们的卫气。所以,在疫情期间,被广东地区拿来做预防保健方的首选药材。

二、湿热环境的“祛湿神器”

五指毛桃之所以更适合岭南的气候,是因为它还有健脾祛湿、舒筋活络的特性。

它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把湿气从小便排出,帮助改善关节肿胀和疼痛,对于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还能减轻肝脏负担,缓解黄疸等症状,对于肝炎、肝硬化导致的水肿有辅助治疗作用。

三、五指毛桃如何煲汤?

在平时,广东人为了健脾补肺,增强抵抗力,也会经常拿五指毛桃来煲汤,不仅可以增添汤的香气,有一股奶香味(所以又叫五指牛奶),还能起到很好的保健和养生作用。

1、五指毛桃鸡汤:

食材:五指毛桃,新鲜鸡肉,红枣(按照个人体质、喜好增减)。

做法:半只鸡剁成块,冷水下锅焯水去腥。锅中加适量清水,放五指毛桃、鸡肉、红枣,大火煮开转小火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虚,增强体质,适合体虚容易感冒,或者体质阳虚、气虚的老人、儿童、产妇、哺乳期妇女。

2、五指毛桃薏米猪骨汤:

食材:五指毛桃,猪脊骨,薏米,蜜枣,生姜(按照个人体质、喜好增减)。

做法:薏米提前用清水泡软,与五指毛桃、猪脊骨、蜜枣放入炖锅中,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炖1个半小时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清肝润肺。适合闷热潮湿的天气或环境,或有内湿,舌苔厚腻,精神不振,胸闷胃满,脾虚浮肿等人群。

五指毛桃炖龙骨

黄药师小贴士

五指毛桃药性平和,药食两用,但实证忌用。除了岭南地区,其他地区也是可以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