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广场舞上的跳舞精

 冬歌文苑 2024-05-26 发布于北京

广场舞上的跳舞精

王国成||江苏

退休后,为了身心健康,我爬过紫金山,走过月牙湖,都坚持不下来。

有天晚上,我路过月牙湖广场,一道风景把我吸引住了。灯光明亮的城墙外,圆形的广场上,有三四百号人在舞动。那动听的音乐,闪烁的霓虹灯,在优美的旋律中起舞的人群,氛围热烈而美好。一下子勾起了我在东海舰队服役的情景。那时候,我们司令员聂奎聚喜欢跳舞,每到周末的夜晚,通讯站电话台的女兵,衣着光鲜亮丽来跳舞,我们这些单身男士也去蹭蹭。因此,我对跳舞也有点基础。很快,我融入了这支雨后春笋般起来的队伍。

我发现,这是一个社交的好平台,即使像我这样不善言辞的人,因为有舞蹈共同的兴趣,也会认识一些聊得来的舞友。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东边的以小花舞为主,这种舞,以脚下的旋转功夫和两手反滚速度的娴熟为特点,高手有百满、青子等老师为代表,他们有时也去外省交流。西边是国标舞爱好者的乐园,他们有的一个人练,有的和舞伴一起练,无论是身体的造型,身段的优美线条,和舞蹈动作的标准度,看了很让人羡慕。他们的身体,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每一个动作要求到完美。南北两侧,是大众化的交谊舞了。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健身加点有跳舞的样子,就选择了不如跳舞老师。她最好的教舞土方法,就是随舞。我刚开始跳得不好,她随着跳,慢慢来提高我的舞技,这样始终能跳起来。我步子小,就说一个下蹲动作,她说像圆规一样,蹲得越低,跨出去的步子就越大。这样反复教,反复体会,她要多大耐心呀。不像有些老师,一下子要求动作与她一致,那就扯来拉去,没法跳了。

凉风习习,贴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吹过来,从硕大的月季花篱笆墙漏进来,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水兵舞中的六点小拉,也是很出彩的,我们广场也有高手,以冯京三为代表的弟子们偶尔也会来舞,表情算老烟斗最丰富。我的启蒙老师温建平,他打的六点小拉,清晰而欢快,看他跳舞,就是一种享受。外省都称赞,南京人的小拉跳得最棒。所以,冯京三老师经常去外省授课。

每晚的集体舞,高潮迭起,主动领舞的就是跳舞精。跳舞精称号,不是一般人能担当的。她,四十出头,舞龄要求,20年以上。体能要求,早中晚,一天能跳三场舞者。舞艺超群,什么国标、拉丁、小拉、探戈、伦巴,甚至于街舞,都要会一点。她一出场,能跟上的,群起而跟之,跟不上的,两手拍得特响。圆型广场,明亮的路灯下,椅子上坐的全是黑压压的人,每每到这个时刻,全都站起来,一种精神和力量在鼓励着,流淌着,你很难不兴奋呀。

活动后,回家冲个热水澡,睡得很香。

我现在很充实,有个好的老师教我跳舞,别人也羡慕,有时候多少有点羡慕嫉妒恨,因为别人请不到她跳舞了。我就问老师:“你喜欢教我,怎么不找个年轻的帅哥做徒弟呢?”

她说:“你身上有一股文化人的优雅和气质。别人没有呀。”

噢,原来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读的书。你触碰过的哪些文字,会在不知不觉中帮你认识这个世界,会悄悄的帮你擦去脸上肤浅和无知。多读书的人,说话有道理,做事有余地,出言有尺度,即使嬉皮也有分寸。我很认同:读书是最低门坎的高贵,它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普通人最好走的路!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王国成,宁波人,现居南京。1974年至1991年服役在海军东海舰队。1977年在《前线报》发表散文处女作《橄榄岛上的金丝燕》。以后在《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福建日报》《文学青年》《青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数百篇。长篇报告文学《海上猛虎》,1988年由上海百家文艺社出版,20年后,中国文化出版社再版。作品先后获得过特等奖、一等奖、二三等奖多次。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