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健康吃生姜!生姜的四季妙用,快收藏~

 mxb08 2024-05-26 发布于北京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烹调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华夏民族千百年来治病养生的智慧,因其风味可口、原料常见、烹调方便而广受青睐。

生姜作为我们餐桌上的重要调味品,其药用价值也不容小觑。俗话说:“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每食不撤姜,不多食”,意思是每顿饭中都要有姜。《本草纲目》记载:“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可见生姜不仅功效颇多,烹调方式也十分丰富。

图片

一、生姜的功效

生姜性质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胃止呕、温肺化饮和纠偏解毒的作用。除此之外,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其以下功能。

1.抗菌

生姜所富含的姜黄素和挥发油能明显抑制真菌和细菌,对沙门氏菌有强毒性;姜黄素还可调节吞噬细胞活性,从而调动机体免疫。

2.抗炎镇痛

生姜提取物能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来阻止白细胞三烯的合成,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

3.保护心脑血管

生姜中的姜辣素是一种强心剂,而姜酚具有短暂的血管舒张功能,同时生姜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抗血栓形成,从多个方面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那么,如此“优秀”的生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有效运用呢?

二、生姜的用法

《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示我们在春夏阳令时节宜养护阳气,另外民间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可见生姜是春夏两季养生防病的不二法宝。

1.醋泡姜

生姜性偏温热,一些朋友春天食用可能出现身热、汗多等“上火”的表现,此时若食用醋浸泡过的生姜便可有效避免此类不适。同时五味当中酸入肝,与春季相应,食用醋泡过的生姜也能更好地令肝胆条达。

制作方法:将新鲜的生姜清洗干净切作硬币厚度,在通风处稍微沥干水分后倒入适量食用醋没过生姜,放置在常温环境下密封保存,待浸泡3天以上便可取出食用。

功效:升发阳气,健脾护胃,疏利肝胆。

2.姜枣茶

夏天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常贪凉饮冷,若长时间处在空调房内,或过食生冷便会导致内外寒邪交攻,出现恶寒、胃胀、纳差、呕恶等症状。服用适量的红糖姜枣茶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制作方法:取一块生姜清洗干净以后切成丝状,将3枚大枣纵向切开,一起加入适量清水中煮制15分钟即可服用。

功效:祛风散寒,温中健运。

图片

3.蜂蜜生姜茶

秋天人体气机逐渐收敛,气候干燥,若直接食用生姜恐因其性质而燥伤人体的津液。此时可用蜂蜜搭配,取其甘润来制约生姜的燥性。

制作方法:取一块生姜洗净后去皮切片,加入150克蜂蜜和适量清水,与姜片一同煮至淡黄色即可。

功效:温肺化饮,润燥止咳。

4.当归生姜羊肉汤

到了冬季,天寒地坼,万物蛰伏,机体也逐渐倾向于“静息”状态,有些朋友可能因担心生姜耗散正气而不敢使用。其实只需通过合适的处理方法,生姜在秋冬也能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当归生姜羊肉汤由医圣张仲景所创,《金匮要略》记载:“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产后腹中疞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该方对于虚寒腹痛效果颇佳,冬日服用可有效缓解四肢冰冷等症状。

制作方法:将500g羊肉切成小块,冷水下锅煮出血沫后捞出备用,准备50g生姜切成细丝,当归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用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煨煮2小时左右即可出锅。

功效:温经散寒,补益气血。

来源丨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责任编辑丨马春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