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铁涛单味药用药心得——仙鹤草

 止语ny97bztzay 2024-05-26 发布于广东

仙鹤草,别名龙芽草、止血草、狼牙草、黄龙尾、痢疾草、毛鸡草、龙须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干燥地上部分。仙鹤草一名见于《伪药条辨》,本品原名龙牙草。宋代《图经本草》始有“施州(今湖北西部)龙牙草”的记载,谓:“治赤白痢”;《生草药性备要》补充为:“理跌打伤,止血,散疮毒最妙”。本品味苦涩而平,故能收敛止血,且性较平缓,可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病因引起的出血证,它既能收涩血管,促进血小板的生成,以加速凝血而止血,又能强心、调整心率、恢复疲劳,用于治疗各类心脏病的心力衰弱、心律不齐等症;还有补虚、消积、止痢、杀虫、解毒消肿等功效,治疗血痢、疟疾、脱力劳伤,外用治痈肿疮毒。近年来,还广泛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全血细胞减少、糖尿病、癌肿等病症。

图片
图片

仙鹤草

据药理研究:仙鹤草素有促进血液凝固、收缩周围血管、缩短出血及血凝时间、增加血小板数、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有强心、调整心率、增加细胞的抵抗力、降低血糖等作用;对动物离体肠管在低浓度时呈兴奋,在高浓度时呈抑制作用,对离体子宫有类似肾上腺素作用;能兴奋呼吸中枢、骨骼肌;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有抑杀作用;对小鼠肉瘤180、子宫颈癌14、脑瘤22、艾氏腹水癌、黑色素瘤16、大鼠瓦克癌256均有抑制作用。

应用特色

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性味苦涩而平,止血作用突出,无论何部位出血,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单用或配伍应用。如《岭南采药录》有:“治赤白痢及咯血、吐血:仙鹤草三钱至六钱,水煎服。”《滇南本草》亦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百草镜》更谓:“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扑吐血,崩痢肠风下血”。

另外,仙鹤草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强壮扶正补虚,在辨治脱力劳伤、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虚自汗、心悸怔忡等症中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正如名医干祖望所说:“我乡民间,凡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疲劳怠惰,或重劳动之后的困乏等,土语称'脱力’。于是到药铺里抓一包'脱力草’(不计份量的),加赤砂(即红糖,也不拘多少),浓煎两次,服用。一般轻者1~2剂,重者3~4剂,必能恢复精神。”干祖望创制并善用扶正补虚的良方“三仙汤”,其中的主药就是仙鹤草,其谓:“脱力草者,仙鹤草也……凡无外邪的各种疾病而神疲怠惰者,都可使用……效果殊佳。因之余常戏谓之'中药的激素’”(《干祖望医话》),此诚非虚语。四川省名中医余国俊在应用柴胡桂枝汤时因虑方中人参壅补,“改用仙鹤草30克~50克,效验即彰”,谓“此药扶正力宏而不留邪,绝无西药激素的不良反应。”现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叶橘泉在其编著的《现代实用中药》中概括仙鹤草的功能“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国医大师朱良春亦善用仙鹤草的扶正补虚功能,单用本品“治疗气血虚弱之眩晕,有一定效果”;还常以“仙鹤草配黄芪、大枣,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仙鹤草还有“强心作用”,尤其对心动过速者,其效甚著。施今墨老每遇心动过速者,急用仙鹤草、地锦草,龙眼肉合冰糖服之,少时即安。

邓铁涛教授亦善用仙鹤草降糖、止血、疗虚。自拟“治血小板减少症方”即用补中益气汤去当归,加黄精、制何首乌益气养血,仙鹤草一则有强壮补虚之功,可补益脱劳虚损,二则有收敛止血之功,专为血小板减少而设。

医案举隅

邓铁涛医案:

李某,男性,45岁。病史:因患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反复出现皮下瘀斑。此次住院治疗多日未见好转,遂转找中医求治。自觉精神疲倦乏力,头晕目眩,气短声低,食欲尚可。诊查:面色黯滞,四肢皮下有出血斑数块,舌嫩稍胖,脉虚,白细胞数2.6×10^9/L,血小板数42×10^9/L。

辨证:为血证,属脾阳不升,后天失调,气血亏虚,血失统摄。

治法:升发脾阳,运化气血,兼以固摄血脉。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柴胡9克,黄精12克,升麻5克,仙鹤草30克,陈皮3克,炙甘草5克,制何首乌12克。

服上方1个月后,白细胞数逐步上升,血小板则无增减。3个月后,白细胞数为5.5×10^9/L~7.2×10^9/L,血小板数100×10^9/L。

本案患者因工作繁忙,加上起居饮食失于调节,致使阴血暗耗,后天失养,正气衰败,从而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虚损证。本例虚损标在气血,本在脾土,故救治脾土则是治疗成败之关键,李东垣认为脾胃是人身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把水谷精微之气,上输心肺,流布全身。胃主降,使糟粕秽浊从下而出。一升一降,使人体气机生生不息,而升清降浊中,主要方面又在于升清,升发脾阳是气机升降运化的动力。正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治疗上述患者过程中,坚持选用李氏的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黄芪、党参、甘草等甘温之品以补中气,白术甘燥以健脾,以黄精、首乌温润补血,使气有血母,血有气帅,陈皮行气反佐参芪,使补而不滞,加入升麻与柴胡有画龙点睛之意,突出了升发脾阳的作用,李氏的原方有当归一味,根据邓铁涛教授的经验,当归对于血小板减少者不宜,故用黄精、制何首乌代之,再加仙鹤草以止血,此三味主要为血小板减少而设。由于遣方用药在理在法,切中病情,使病者脾阳得升,运化有权,气血化生有源,故能转愈。

本文中的方药及剂量仅适用于患者当时的病情,广大读者如有需要,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用药方案,以免贻误病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