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徽因:做一个理性的女子,活出高级感

 雅博学苑 2024-05-26 发布于广东
林徽因:做一个理性的女子,活出高级感

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少女时遍游各国,赏尽人间百态;战乱时期,身着素衣,上街打油买盐;在户外测绘,时常穿着旗袍爬梁上柱。无论从哪种角度去欣赏,她都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林徽因说:“别因为自己是女人,就禁锢了双脚。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更是一个女人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立和智慧。”于是这个独树一帜,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女子,把自己活成了一首美妙绝伦的诗。

01 感情理性:心动是一时,心定才是一生

提起民国才女林徽因,有人说她是一个以惊人美貌、绝代才情、鼎盛事业以及美满婚姻诸多美好集于一身的女子。

作为女人,林徽因是幸福的,她一生有三个男子为之倾倒:天才诗人徐志摩、建筑大师梁思成、学界泰斗金岳霖。

在她与这三个极度优秀男人的周旋中,你不得不佩服她对于感情冷静的处理方式以及从容的独特魅力。

16岁的林徽因在英国遇见了24岁的徐志摩,开始了一段浪漫的“康桥之恋”。后来她知道徐志摩早有家室,妻子张幼仪也来到了伦敦,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

林徽因毅然决然地选择同父亲回国,结束这段不会善终的恋情。

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即使后来徐志摩深情依旧,坚决选择和张幼仪离婚,她也绝不回头。

林徽因说:“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

回国之后在父亲林长民和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的安排下,林徽因和梁思成走在了一起,他们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她将对徐志摩虚无缥缈的爱慕收至于心,她明白才子的浮夸和浪漫,抵不过婚姻琐碎现实的消耗。她知道自己想要嫁一个实在的男子,平凡生养,没有惊涛骇浪的情感,却安定美好。

林徽因:做一个理性的女子,活出高级感

因为理性,所以不卑不亢,能够从容优雅地面对一切。

然而大多数女性在面对爱情时,往往不能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一味地追求不够现实的爱情,为了对方丢了自己。

就像同为民国才女张爱玲,爱上了有家室的胡兰成,把自己坠落到了卑微的尘埃里。其实有时候,懂得适时的放手,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体面。

婚后林徽因在香山养病,与金岳霖擦出爱的火花,她没有任何遮掩,如实将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最信任的丈夫梁思成。

梁思成愿意成全,金岳霖愿意放手,他们都愿意给这个他们最爱的女子最大的温柔。然而理性的林徽因还是守在了丈夫身边,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梁再冰。

林徽因没办法像陆小曼那样不顾世俗的眼光,她明白,即使金岳霖的爱充满诱惑,但有违常伦,她有自己的底线和骄傲。

越是理性的女人,越明白情感的力量;越理性的女人,越懂得用感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聪慧如林徽因,她永远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理性的思维帮助她克制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欲望,因此,她也就活得更理性,更实在,也更高级。

林徽因:做一个理性的女子,活出高级感

02 生活理性:诗情画意是点缀,柴米油盐是主调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林徽因嫁给梁思成后,她并没有成为一个养尊处优的名媛,她陪着梁思成上山入林,不离不弃地辅佐着梁思成的建筑事业。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丈夫的安全,毅然陪着梁思成逃亡。从1937年到1946年,从昆明到李庄,林徽因陪着丈夫走过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0多处古建筑物。

逃难期间,这个学术界的才女摇身一变成为了家庭主妇。她买缸蓄水,买菜做饭,操持所有家务,还要养儿育女,全然没了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的面貌。

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去路途遥远的云南大学教英语,一星期要来往四次,走将近十公里的路,赚取一个月不过40法币的报酬补贴家用。

梁思成也说:林徽因就是他的中心,林徽因在哪儿,他的家就在哪儿。

林徽因是一个聪颖理性的女子,既会谋爱,也会谋生。无论所在地多么贫困,她的家里总是收拾得很有情调。

林徽因:做一个理性的女子,活出高级感

她会带着一双儿女看村子里的民间师傅做陶艺,会把郊外的野花采回来布置简陋的屋子,会把简单的木头架子做成书架。

对于生活,她不像张幼仪那般委曲求全,也不像陆小曼那样肆意挥霍。她清楚地知道诗情画意只能点缀日子,并不能当做生活的全部。

生活中理性的女人,总是活得有弹性。

她们可以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差的;她们也擅于从纷繁杂乱的现实情境里,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和头绪;不管被生活推到怎样的深谷,依然有向上弹起的勇气和能力。

正是这种可入世可出世的柔韧,林徽因赢得了梁思成全部的尊重和柔情。他尊重她的才华,尊重她的理想和生活方式,在林徽因染上了肺病虚弱不堪时,他为妻子学会了生炉做饭,打针煎药,还亲自护理。

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真实的烟火幸福,琴棋书画诗酒花只可以怡情养性。

婚姻教会男人和女人,爱不可能永远是诗情画意,激情澎湃。婚姻更多的是两人共同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同甘共苦中执子之手,慢慢变老,这才是长久幸福的样子。

林徽因:做一个理性的女子,活出高级感

林徽因、梁思成

03 工作理性:心怀梦想,格局决定你的层次

林徽因,这个鼎盛繁华中的特别女子。她有众多头衔,是建筑师、教授、诗人和作家。年仅20岁,她就以才貌双全闻名于上层社会。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自从少女时代与建筑结缘,林徽因就把自己的毕生都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建筑事业。

她的格局,从她父亲林长民一开始带她去欧洲考察时就决定了。

14岁时,她的父亲给她写了一封信:

“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后来她和梁思成不远万里到美国宾大学习,却发现建筑系不招女生。于是,她报考了美术系,辅修建筑学。

在当时的社会,女性能够自我实现并对此有充分自觉,需要莫大的理性与智慧。

这样一个拥有理性思维的女人,站得高,看得远,知道站在宏观的角度考虑全局。遇事有自己的主见,有智慧懂格局,有层次懂分寸。

从美国学成归来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分别被聘为东北大学建筑系的主任和教授。梁思成不仅是她的精神伴侣,也是她的事业伙伴。

此后她和梁思成一起参与了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想修建北京城墙公园、挽救四朝古都的完整牌楼。许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中国甚至世界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

他们留下了两本重要的学术著作,一部是《中国建筑史》,一部是用英文撰写说明并绘制的《图像中国建筑史》,将珍贵的中国建筑史料带给全人类保存。

她的一生如夏花般灿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说:“现在的人提到林徽因,不是把她看成美女就是把她看成才女。实际上,我认为,她更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家。”

她有着学贯中西的智慧,不怕吃苦的敬业,更有不畏强权的傲骨。她用繁华而短暂的一生,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理性的女人不会让自己的努力白费,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从而变得更好。

理性也能够让一个女人应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立足当下为人生做努力,用智慧诠释生命,用热爱主宰生活。

心怀梦想,像林徽因一样在不慌不忙中坚强,你也能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林徽因:做一个理性的女子,活出高级感

04 越理性的女人,活得越高级

走过一段多梦的岁月,我们的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思想也更加理性,爱也不再轻浮,而是稳重深沉。做一个理性的女子,懂得即使止损,远离消耗自己的人,不把时间浪费在错的事情上,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女子是有魅力的。

情感作家苏芩曾评价林徽因说:“徽因的性情像薛宝钗,她用男性的思维来处理情感,这样结合现实的考虑,反而不易拖泥带水,不易被情所累,被生活所苦。”

生而为女,应如人间四月的林徽因:追求爱情但不盲目,寻找幸福但不丧失自我,不屈从,不依附,在人世间,骄傲地活出一棵大树的姿态。

愿你做一个明媚的女子,外表柔软,内心坚定,活得性感而高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