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人故事·去海湖星城打乒乓球

 西宁的表情 2024-05-26 发布于青海
去海湖星城打乒乓球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图|湘云 (湖南)

湘云文集(46)

退休后,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打乒乓球中度过的,算来已有十多年了。

今天我要去的地方是位于西宁西面的海湖星城小区。听友人说,小区里有几张露天的乒乓球桌。为此,我决定去看看。其实,以前我看朋友时去过这个小区,印象中树木花草特别的多,当时觉着环境很不错,有点像到了公园的感觉。


在去海湖星城之前我就想过,如果能遇到适合我打乒乓球的人就打一打,如果没遇到也没有什么关系,就当是转了转,也没什么坏处。
 
提到打乒乓球,有很多人是不愿意在室外打的,这主要是因为室外的球桌质量要比室内差一些的缘故。我对此不是很注重,但会在乎对方会不会打训练球,水平高不高。如果对方喜欢乱打一气,或者是只爱打比赛,即便是球桌再好,我也是不会打的,因为我只打训练球,以放松心情为主,不给自己添压力。

现在交通很方便,不大的工夫,我便乘车来到了海湖星城。


海湖星城的周围除了有很多的小区外,还有湟水公园,有湟川中学,有省体育中心,有城西湿地公园,还有大片的商业区,其中有几栋S型的高楼也在附近,人们称其为歪歪楼。

据我所知,海湖星城至少有南北东三个门可以出入,足见,小区是很大的。


我下公交车的地方是南门,门前是一个小广场。大门两边各有一棵老树,其中一棵有些枯萎,很容易让人想起电影《青松岭》中路边伫立的那棵驯马的古树,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对双胞胎。

大门前有一个开满花的花坛,还有一道用水泥墙砌成的屏风,将花坛从中间一分为二。屏风上面镶嵌着四个金颜色的大字:海湖新城。

不知何时,花坛边有一对不太年轻的男女在那里拥抱和接吻。我不经意间看了一眼,那男的很丑,那女的也不漂亮。

他们有短暂的松开,但很快又搂抱在了一起亲亲我我。尽管周围人来人往,他们一点儿也不在乎别人会怎么看,那情形,倒像是生怕会有人看到后产生羡慕,会抢走其中的某个人一般。


我猜想,他们应该不是夫妻,因为夫妻一般是不会在人多的地方这么亲热的。他们很有可能是情人,也许是各自有家的情人。

两个相拥的人不觉得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了。有些人看后会做出嗤之以鼻的表情,有些人像看到电焊光一样的会很快把目光移开,带孩童的大人会竭力的挡着孩童不让看到……


近在咫尺的大门是由两根像桥墩一样的圆立柱组成,旁边是两个小门。整个门的门框均是钢架结构,顶上是很宽的那种玻璃板。

进得门内,向左向右都是通往各处楼房的林荫路,很多地段都开着不同品种的花。

对着门的是一条小水渠,水渠中有很多的小喷头在喷着水,正前方是一座挂着一口大钟的钟楼。钟楼的顶部是一座金色雄狮的坐姿模型。

钟楼的后面是一个大象池,不太深的池水中有一头雕塑的大象领着两头小象在水中嬉戏,样子非常可爱。

大象池的前面是一个几百平米大的人工湖,湖中有大小不一的喷头在喷着水。湖里有一些野麻鸭在游动。湖边有亭廊,也有小桥流水通往各处。

从进大门的水渠到大象池,再到人工湖,整个形状如同一个宝葫芦。

形似仙家酒葫芦,

未盖瓶口不断流。
莫非张果老来过,
遗留此处忘带走。

穿插在楼宇之间的不仅有小桥流水,花草树木,亭台廊阁,还有许多的人物雕塑。


我惊讶的发现,前面有很多的牡丹花和芍药花,确切的说,是一排排的花墙。有红色的,有粉色的,有黄色的,也有白色的。这些五彩斑斓的花散发着淡雅迷人的清香,入人心扉。还有那份幽静,是其他地方很少有的。

沿着一排排的花往前行,是一个木结构的长廊,靠阳的一面爬满了开着小花的绿色植被,一直延至到长廊的顶端又垂落到另一面,就像挂了一半的门帘一样。门帘外走动的人,虽然手中未抱有琵琶,却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绿色植被美如画,
爬满长廊似帘挂。
遍布小花星一般,
放眼远处连人家。

长廊两边的底部皆为长条形的板凳,与长廊是一体的。我想休息一下,便在一侧坐了下来。在我前面不远处是一栋高楼,一楼有生活小超市,理发店,中医门诊部,房屋中介所等。靠近楼房的一面有一些体育锻炼的器材,东西两端各有一张乒乓球桌,没有人打。


既来之,则安之。我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有打乒乓球的人。

一个小区的环境好,是可以让人心旷神怡的。

相伴小区楼房高,
难得花草树木娇。
最是亭桥楼榭水,
行坐处处恰到好。

在这树木成行,花草密布,水榭不断的世界里,感受莫过于两个字,陶醉。由此可见,只要人们肯干,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周围幽美的环境,几乎让我忘记了是来打乒乓球的。这时,我想起了小马就在这个小区住。她叫马丽娟,刚退休不久,以前和我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她也喜欢打乒乓球。不过她退休后又找了一份打工的活儿,在一家公司做会计,打球的时间自然要少一些。

我报着一线希望用手机微信语音问小马在上班还是在休息。

她告诉我在上班。她问我在忙什么。

我回道,我现在就在你住的小区,想打乒乓球,但没有人,所以这才想问问你。


她笑了笑道:太不巧了。接着问我找没找到打乒乓球的地方。

我说找到了,有两张桌子。

她告诉我,她知道的她们小区至少有七张桌子,其中有三张桌子是摆放在一起的,而且都是线网的网子,在小区的东南面。她让我找一找,看看那里有没有人在打。

我说,好的。然后便挂断了微信语音。

我照小马说的方位找到了那三张乒乓球桌。三张桌子均按打得开的空间并排摆放着。靠边有两张小方桌和一些椅子及凳子。场地的周围都围着铁丝网的围栏,旁边有一些树木和花花草草,给人的感觉很幽静。


场地中有一男一女的两个中老年在打,他们打的不是训练球,基本上没有什么回合,与其说是在打乒乓球,不如说是在捡乒乓球。

他们放在桌上的装备和身上穿的以及用的都是名牌的。蝴蝶牌的单肩挎包,蝴蝶牌的T恤衫,蝴蝶牌的鞋,蝴蝶牌的乒乓球,好像拍子也是蝴蝶牌的。如果只看装备,完全是千里马的配置。

他们一边涚着话,一边打着球,尽管捡球的时间要比打的时间多,但他们好像对此已司空见惯,看不出有丝毫的疲惫。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只要自我感觉良好,那么感觉不舒服的就是别人了。

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他们打球,刚过一会儿,那男的便问我打不打。

我忙摆摆手说,我不会。他看了看我,说没见过我,问我是不是本小区的。

我说不是,是来看朋友的。

他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我之所以说不会打,是因为我爱打训练球,而他们更喜欢随便打,这肯定是打不到一起的。首先,各自的出发点就不相同,走向自然也就不一样。这就如同两个不同语种的人交流对话一样,费劲是不用言表的。

乒乓球虽然是我国的国球,打的人很多,但打得好的人也不是遍地都是。所以,有很多喜欢打乒乓球的人都喜欢约人打,这当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与打不到一起的人打是很难受的。

业余打乒乓球,有很多种打法,最常见的有四种,一种是初学者的打法,可谓是东一下,西一下,高一下,低一下,快一下,慢一下,总之就是有一下,没一下。一种是打野球,也就是随心所欲的乱打一气。一种是打训练球,基本上就是打定点球和匀速球。还有一种是打比赛。

除了初学者,每个人选择的打法一般都是根深蒂固的。还有动作也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试图想让其做一些改变,但基本上都是徒劳的,如同邯郸学步一样。

另外,乒乓球在技术上又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搓球,有削球,有推挡,有对攻,有提拉,还有各种的发球。就训练球而言,有人会一到两样,有人样样都会那么一点,全部熟练的少之又少。

乒乓球的灵活性很大,有时近台,有时中台,有时远台。

如果是打比赛,需要的是稳准刁狠,如果是打训练球,只需稳准匀快就可以了。

在打球的过程中,有人特别看重动作的规范,在这一点上,我是一个比较看重结果的人。我认为,打球的动作有好看的,但规范是无法定性的。可以说每个人的动作都是不一样的,也包括教练员的动作。

当然,动作固然重要,但结果更为重要。这就像学生听课一样,有人很认真的在听,最后却是一问三不知。有人好像也不怎么听讲,考试的时候却总能名列前茅。打乒乓球也是一样,尤其是打训练球,仅仅动作漂亮而打不到点位,没有一个好的连续性,没有较高的质量,没有较好的结果,即便是动作再规范也只能是多多捡球而已。

打乒乓球是要有一些悟性的。悟性好的人,掌握起来就快。悟性差的人,即便是打了几十年,其水平依旧停留在起步阶段。这一点,和学生上课也是一样的,有的人读小学费劲,听老师讲课跟听天方夜谭一样,有的人读初中费劲,就像听爱因斯坦讲《相对论》一样的云里雾里,而有的人则轻松就读过了高中和大学。

曾也有人问过我打乒乓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自己认为,打训练球,你不行,打比赛球,我不行。

我个人之见,打训练球,打的是艺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虽然没有输赢之分,但却有技术高低之别。另一种是打比赛,打的是技巧和输赢,目的就是想方设法的不让对方接住打过去的球。再就是乱打一气,既不打训练球,也不打比赛球,看似随心所欲,更多则是跟着球乱跑,所以基本上都在忙捡球,很多人称此为打野球。不要以为打野球的人只是一些初学者,其实也有打了好多年的人,甚至有人打了一辈子。

这时,来了一对年轻的妇女,她们手里只拿着球拍和乒乓球,她们与正在打的两个人相互打了打招呼。然后就在另一张球桌前打了起来。我猜想,他们住的地方可能不会很远,也许都是一个小区的。

两位年轻的女子好像也不会打训练球,但她们也没有打比赛,反正就是东打西打的,你扣一板过来,我扣一板过去,至于扣上扣不上好像并不重要。尽管各自打不了几个回合,但她们还是很开心。

我忽然想起,我该回家了。

我向打乒乓球的几个人摆了摆手,算是告别。然后径直向小区的大门口走去。

虽然,今天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而未能打乒乓球,但心里却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像逛公园一样的美。

那么多的花草树木,小桥流水。那份在闹市中少有的幽静,实属不多。下次如有机会,还想来转转。

小区不仅花草繁,
水泊处处桥廊遍。
高楼间隙皆林荫,
让人怀疑到公园。

作者:湘云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作者简介

李江河,笔名:湘云。男,汉族。1955年出生于湖南桃源。1964年~1972年在青海乐都读书。其后在一家化工厂工作。2010年退休。从小喜爱文学。有部分诗歌,小说等作品在省市级报刊以及网络平台上发表。


西宁表情编审

总编辑:冶丹枫 
副总编辑:唯晨思云
校编:冶莹  
责编:西宁表情
校审:波妞、艺心、无痕
法律顾问:沙启春律师(青海君剑律师事务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