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砚云画家具有深厚艺术修养,市场潜力和学术价值并存的创作大家

 书画名家汇 2024-05-26 发布于山东

李砚云画家简介

李砚云,女,1922年生,北京人。高级美术师、离休老干部。北京辅仁大学艺术研究院理事、天津美协会员。

自幼酷爱书画,及长求学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5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深造。先后师从黄宾虹、溥佺、梁树年、汪慎生、刘凌沧、启功等知名画家。

1949年辅仁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分配至中央内务部工作。1952年响应技术人员归队,到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从事美术工作,并任美术组组长。多年来为馆做了大量古代绘画、历史画创作,及历史人物肖像:秦始皇、汉武帝、屈原、李自、杜甫、自居易、唐太宗、宋太祖等历代君王、名臣、名士100余幅,长期在中国通史陈列中展出,并获好评。曾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称号。

微信截图_20240526085327.png

1988年离休后,居津门,甘于寂寞,不求闻达,研习画艺,默默耕耘,探求个人绘画风格之路.

个人业余创作的山水、人物、花鸟画,多次参加京津及各地画展。工笔人物画”红楼梦"参加工笔重彩巡回展.

1997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邀请举办个展"李砚云画展",并为画展举办研讨会,与会专家对作品给予很高评价。

李砚芸出生于老北京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才华使她对国学和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热爱和敬畏。她在北平国立艺专和古物陈列所学习,后来进入辅仁大学美术系,主要学习传统国画,同时也学习西画。黄宾虹、溥心、溥松窗、梁树年、汪慎生、启功、于非闇、田世光秦仲文等近代名家都曾在这些学校授课,李砚芸有幸在这些大师的指导下学习,这对我们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幸运。从她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出,这些名师对她的期望很高。

李砚芸画家没有辜负老师们的期望,由于成绩优异,解放后三十多岁的她就被任命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的负责人,参与博物馆的筹备和建设工作,为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博物馆中长期展出的《历代名臣像》、《屈子行吟图》等展品都是李砚芸的作品。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作品竟然是她在工作之余的闲暇之作。

时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国画家》主编的李毅丰先生看过这批作品后,立即为李砚芸策划了一次成功的个展。已故著名画家潘洁兹、天津著名画家、理论家何家英、杜滋龄、王振德等都参加了开幕式和研讨会。“今天很少有人能画出这样的画。”许多懂画的学者看过画后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大家钦佩李砚芸的不仅是她的笔墨功力,更是她画中那种难得的纯正浑朴气息,即不染尘俗的画格。自古画格即人品,“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李砚芸为人真诚、善良、率直,不谙事故,遇不平之事总是仗义执言,对朋友情真意切,中央电视台曾为她拍摄专题片,一位年轻编导深受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精神感动,如今已成为忘年之交。

李砚芸画家擅长山水、花鸟、人物画,同时也擅长书法。由于长期在博物馆工作,她特别擅长古代书画的复制临摹。博物馆对临摹的要求不同于一般学画,不仅要领会精神,把握特点,而且对肖似要求很高。不仅要复制现在的模样,有的还要把已经年代久远、笔墨模糊不清的古画重新复原,这不仅需要笔墨功力、复制技巧,而且还要有广博的文史知识和对画史画论深刻的理解。这种艺术修养不是一般画家所能达到的。正是这段特殊经历,使李砚芸对古字画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她的临摹不仅酷肖而且传神,不仅能准确体会出原画作者的创作思想,同时在画中还寄托了自己丰富细腻的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