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第46篇:读文有思∣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有具体的路径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4-05-26 发布于广东

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有具体的路径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语文建设》2024年第1期发表了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李耀平和石修银两位老师的论文《思辨性阅读能力进阶培育的前提与路径——<论语>导读视角下的探索》。在这篇论文里,作者不仅从理论上阐释了批判性思维、思辨性阅读的内涵,同时也提出了培育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具体路径。这些对我进行思辨阅读教学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课标里讲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侧面之一“思维能力”包含了思维类型和思维品质两大内容,而作者参考了董毓教授的观点,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分为思维品质和思维技能两个维度。董毓教授则是将批判性思维形象地阐发为“德育”和“智育”两个层面,前者是批判性精神和品德,像求真、谦虚、谨慎、客观、公正、反省、开放等品质,后者是阐明、辨别、分析、推理、判断等高阶思维技能。受此启发,作者认为培育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应从两个维度入手:一是培育批判性思维品质,主要表现为虚怀若谷、坚守理性、勇于探究;二是培育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理解与阐发观念的意义;辨别观念中各要素及其推理关系;寻求证据、推理、猜测、整合;评价观念的可信性与推理的逻辑性;全面清晰说明推理及其结果;元认知,包括自我检查和修正。课标里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相关解说中,就同时包含了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两个维度的要求。

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育,离不开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横向延展层面,运用“三的原则”。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三的原则”,即有意识地提出三个以上反思性问题,或寻求三种以上的理解,或推究三种以上可能面临的反驳。以《论语》中的“以直报怨”为例,可以进行如下提问:1.提出三个问题:如何理解“以直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将分别导向什么结果?孔子为何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2.“以直报怨”的三种理解:朱熹认为是“直”是“至公而无私”;李零教授认为是“以对等的东西报答怨”;鲍鹏山认为是“以公正对待做坏事的人,不特别宽恕,也不特别报复”。此外,作者还遵循“三的原则”,反驳了“直”同“值”的观点。二是垂直发散层面,指向基础要素。作者认为,面对一个观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垂直发散,从纵向深入的角度进行挖掘,例如要理解“以直报怨”的观点,不仅要把握句中的关键词的含义、句子成分结构,还要把握相关的文化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作者从“直”的含义以及儒家和合观念、中庸思想等角度进行论证,得出结论如下: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主要因为“以德报怨”意味着不管做好事坏事,都会获得德报,这种做法既不能惩恶,也不能劝善,最终可能“促退”社会道德;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味着以公正对待做坏事的人,不特别宽恕,也不刻意报复,以恩惠酬答恩惠,这样引导一种理性价值判断,能够促进社会道德。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作者提出的“横向延展”和“垂直发散”两种培育方式,实际上也是一种普遍的问题分析的框架,也适用于对语文教学其他问题的分析。而作者提出的“三的规则”对我启发更大,对于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写作框架包括教师论文写作的框架建构,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如何从进阶的角度培育思辨性阅读能力呢?作者又提出了三条路径:一是反思质疑,努力突破认知局限。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这很正常,而培育思辨性阅读能力、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就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当然,这种局限不仅表现在自己思维本身,也表现在自己所接触的思维内容方面。例如《论语》中的“人不知而不愠”,教学参考书认为“已经进入了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这就值得反思质疑。“人不知”的对象是什么?仅仅指的是名利方面吗?这样的话,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有了多种可能性,而不会局限于某一种观点。

二是探究求真,获得更合理的结论。面对不同的观点,如果没有自己的判断,抱着一种“随便皆可”的态度,那就会陷入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因此需要结合相关证据,运用思维技能,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更合理”而非“最合理”的结论。例如围绕“人不知而不愠”一句,可以引出的解释有三种:一是表现儒家内省修德的精神,二是表现孔子对自身理想、德性追求的深刻自信,三是表现孔子内心的纠结、失落与孤独。结合《论语》中多处表达“不怕人不知”的句子,以及孔子的人生遭际,可以认为“人不知而不愠”表现的是一位知识分子不被理解的纠结、失落与痛苦。当然,理解的结果不是唯一的,应该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但要有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推理。

三是评估省察,修正和完善认知。当得出初步的结论后,不要轻易地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结论,而是要对结论进行评估和反思,例如:还有别的理解和依据吗?自己的判断可能会面临什么反驳?哪种说法更有说服力?这样的话,才会促使自己寻求更多的文献依据,得出更为合理的结论。例如对于“人不知而不愠”的理解,就要多方参考,例如皇侃、朱熹、阮元、钱穆等人的解读,从而对自己的结论进行省察。

总之,这篇论文既有理论高度,因为批判性思维和思辨性阅读并非新事物,因此需要结合前人的观点进行理论层面的解说;同时也有实践基础,即能够结合《论语》导读教学的实际进行研究。同时,作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又自带了古典文献学的眼光。这些都是需要我去不断学习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