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鹅足骨赘、牵拽征、外生骨软骨瘤的影像鉴别

 忘仔忘仔 2024-05-26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点击中、高级职称试听:高级课程试听

病例1,男,12岁,膝关节内侧肿物并疼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病例2,女,25岁,关节不适;

图片

图片

病例3,65岁,关节疼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割线---------------------------------------

病例1,鹅足骨赘,又称鹅足腱骨刺;
发生机制不明,可能与鹅足肌腱摩擦炎性刺激、鹅足肌腱滑囊炎刺激周围成骨有关特征性好发部位: 鹅足腱附着点周围,男性多见,临床可有症状 (鹅足滑囊炎);
影像特点:骨皮质及骨髓腔和长骨体相延续/不通,绝无软骨帽
逆鹅足牵拉方向生长逐渐变细,末端鸟嘴状、尖刺状。
背离关节面生长、皮质髓腔母骨延续,远端逐渐变细,末端乌嘴状,与牵曳征不同,骨赘逆鹅足腱的牵拉方向。

图片

鹅足腱解剖示意图

图片

注意骨刺尖端与鹅足腱牵拉方向相反

图片

图片

鹅足滑囊积液

图片

增强扫描强化提示滑囊炎

病例2,牵拽征
发生机制: 人体骨骼发育过程中,骨的代谢需要有一定力的作用才能正常进行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这种作用力,局部成骨细胞生长活跃,促使骨质增生而形成的骨性突起,本质牵拉性骨质增生 (类似正常骨粗隆) 好发人群: 高强度训练及反复剧烈运动 (军人、运动员、体育爱好者) ,青少年男性多见,临床一般无症状。
好发部位: 理论上任何肌肉附着点都可发生,尤其下肢多见。
影像特点: 骨皮质及骨髓腔均和长骨体相延续,绝无软骨帽
顺肌肉走行向牵拉方向延伸并逐渐变细,末端鸟嘴状、尖刺状;

图片

比目鱼肌腱的腓骨附着点牵拽征

图片

比目鱼肌腱起止点

图片

图片

肱骨牵拽征与肌腱方向一致

病例3,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HME)是位于四肢长骨干骺端或扁骨表面的良性肿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现已知位于8号染色体长臂上的EXT1基因(8q23 ~ 24.1),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的EXT2(11p11 ~ 13)以及19号短臂的EXT3与肿瘤形成有关,目前EXT3的特征尚未被进一步了解。约90%的HME患者可检测出EXT1或EXT2基因突变。
      HME通常在童龄发病,外生骨疣可表现为多节、坚硬和皮下隆起。通常同时累及上肢和下肢5-6处关节周围,患者当中70%会累及股骨远端,70%累及胫骨近端,30%累及腓骨近端,膝关节周围受累的发生率为94%。此外,累及近端肱骨、肩胛骨、肋骨、指骨、远端胫骨和足部骨骼的发生率依次降低;

图片

小结一下

鹅足骨赘:部位特定,鹅足腱附近,背离关节面生长、皮质髓腔母骨延续,远端逐渐变细,末端乌嘴状,与牵曳征不同,骨赘与鹅足腱的牵拉方向相反。

牵拽征:部位特定,一般为特定肌肉牵拉,比如比目鱼肌;无软骨帽,和鹅足骨赘的鉴别是与肌肉牵拉方向一致;

骨软骨瘤:软骨帽的有无是鹅足骨赘、牵拽征和骨软骨瘤在影像上唯一的鉴别点。


END



版权申明

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基层教学使用,且明确注明授课专家姓名,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点击中、高级职称试听:高级课程试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