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吃太清淡?181个国家研究:吃得越咸,寿命或越长?答案来了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5-26 发布于河南
“难道吃盐多不是能更长寿吗?”刘阿姨在病床上苏醒后,向医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医生轻叹一声,摆了摆头,解释道:“盐摄入过量,并不能带来长寿,反而可能会缩短生命。”

刘阿姨现年已经55岁,她平日里热衷于养生之道,喜欢利用空闲时间浏览各类养生科普文章,以此汲取健康养生的知识。

就在数月之前,刘阿姨在一个姐妹交流群里看到一篇分享的文章,其中引用了一项国外的研究结果,声称日常增加盐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刘阿姨对此深信不疑,于是开始在日常膳食中额外增加盐的分量。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刘阿姨感觉身体出现了不适,常常感到恶心、想吐,还伴有头晕目眩的症状。感到不安的刘阿姨决定前往医院寻求专业诊断。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发现刘阿姨的血压异常升高,初步判断她患上了高血压。

在医生的询问下,当刘阿姨得知自己的高血压可能与近期盐摄入过多有关时,她感到十分困惑:究竟是多吃盐好,还是应该减少盐的摄入呢?


01

181个国家研究:
吃得越咸,寿命或越长?


《欧洲心脏杂志》曾刊载一项研究,该研究站在全球视角,深入探讨了钠摄入量与预期寿命之间的疾病生态学关系。

该研究涵盖全球181个国家,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国家的钠摄入数据、人均寿命以及死亡情况,研究人员发现,钠摄入量的增加与出生时的预期健康寿命延长、全因死亡率降低存在关联。

具体数据显示,日均钠摄入量每增加1克,预期寿命会相应增加2.6岁。而当人们达到60岁时,预期寿命可再延长0.3岁。更为显著的是,每增加1克钠摄入,全因死亡风险可降低131例/10万人。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吃得越咸,寿命越长”呢?

其实不然。该研究本质上属于观察性研究,其研究者在论文中也明确指出,疾病生态学研究和死亡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饮食中的钠元素只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不能轻率地将这一研究作为制定推荐指南的唯一依据


02

每日饮食清淡,
为何钠元素摄入总是超标?


虽然正常的饮食习惯所摄入的盐分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显著危害,然而,“隐形盐”的潜伏却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难以忽视的风险,遗憾的是,这一点并未引起大众的足够关注。

那么,何为“隐形盐”呢?简而言之,它指的是那些食用时并不感觉咸,甚至味道偏淡,但实际含盐量却相当高的食物。

例如,广受喜爱的辣条,你可能仅仅感受到它的辣味,却忽略了其惊人的含钠量——高达2136mg/100g。这意味着,仅仅食用100g辣条,你的盐摄入量就已超出日常标准的107%

再比如番茄酱,许多人认为它只是酸甜或甜味,殊不知其含钠量也不容小觑,达到921mg/100g。食用100g番茄酱,你的盐摄入量就会超出日常标准的46%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隐藏着许多“隐形盐大户”,如腊肠、卤蛋、方便面、榨菜、薯片、鱿鱼丝、猪肉脯、火锅丸、肉松等。

这些食物巧妙地“掩饰”了自身的高盐属性,容易误导消费者,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量盐分,从而对健康造成损害。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觉,在选购食品时,务必查看食品成分表,尽量避免食用盐分过高的食物

在我国,重口味、高盐饮食的习惯相当普遍。然而,过量摄入盐分可能会增加罹患高血压、肾病、胃癌等疾病的风险。为了健康着想,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低钠盐,并学会科学合理地控制盐分摄入。


03

盐越少,
身体就会越健康吗?


虽然过量摄入盐分无法增长寿命,反而可能引发高血压等健康问题,但盐的摄入量是否越少越好呢?

答案并非如此!

我们需要明白,人体体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无机盐离子,如钠、氯、钾等,这些元素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汗液和细胞液中,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

在临床上,有些患者常常会出现身体疲劳、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但经过检查却未发现明显异常,只是血压偏低。这些患者通常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微增加盐分的摄入,就能显著改善这些不适症状。

因此,为了保持身体钠元素的平衡,促进身体健康,我们每日需摄入适量的食盐(5克左右)。

日常更不能盲目自行增加盐分的摄入,否则会给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
审校:郝雅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