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方子——茯苓丸,燥湿化痰,不再为“痰”所困扰!

 空谷幽兰80 2024-05-26 发布于广东
对于喉咙咯痰、咳嗽痰多并且存在双臂发酸、手没有办法举过头顶、四肢水肿等一系列症状时,是不是感觉到苦恼?

图片

在我们中医上来说,对于喉咙咯痰、咳嗽痰多的症状是可以治疗的;还有就是,如果患者存在双臂发酸、手没有办法举过头顶、四肢水肿等一系列症状的时候,也是可以有效缓解的。

图片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位中成药——“茯苓丸”又称之为“治痰茯苓丸”!
这味药呢,由四味中药组成,属于化痰制剂,可以很好地将停留在我们咽喉部的痰给化解、祛除掉,也可以对于双臂发酸等症状可以有效地缓解。

图片

其实在我们中医上来说,痰的形成大多数与脾是有关系的。
倘若脾脏功能失常,那么就无法完成在体内的运化,就会导致水、湿在体内停留、积聚,从而形成痰。

图片

首先这第一味药,是半夏,它的作用非常多,它有镇咳、祛痰、镇吐、催吐、抗溃疡的作用,也有抗心律失常、抗凝。
今天在这里老师要给大家讲的是半夏的燥湿、化痰的作用。

图片

第二味药就是茯苓,大家都知道,茯苓是一味很不错的中药材,相对于许多的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疗结果!
今天不仅仅给大家分享它的利水、渗湿,而且还有它的健脾作用,对于导致停聚在咽喉部生成的痰,有化痰的功效,也就是它的健脾、祛湿的作用。

图片

接下来的第三味药就是枳壳,它是一味神奇的中草药,它的中药材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它本身是酸味,可以为许多疾病作为辅助药物来使用,具有化痰、健脾、理气、消积等功效。

图片

最后一味药呢是芒硝,在这里刘老师说的是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的芒硝,作为中药,它的药用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它性寒,对于一些痰热等引起的一些症状,可以有效缓解。

图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刚才说的这四种中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有有关于“痰”这个作用。
没错这四味药呢就是“茯苓丸”的主要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进行调和,相互作用,相互牵制,使燥湿、行气、软坚、化痰、祛痰等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里面其实有一些是溃疡性结肠炎,现代医学认为这是免疫性疾病,无法治愈,只能改善症状,注意饮食,别无他法。
中药,或可一试。
有一类腹泻,跟肝的疏泄有密切关系。

病因是肝气乘脾。

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能藏血,主疏泄,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肝对脾胃的影响,主要在疏泄方面。肝主疏泄,其实就是开泄的意思,古人用树枝的生长条达来比喻肝的功能,所以有肝喜条达的说法。
肝的疏泄可以影响情志,气血,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腹泻,所以主要说说对消化方面的影响。肝的疏泄,可以影响到气机,对脾胃的影响主要是协调脾胃的升降。

图片

从现代医学来看,中医所说的肝的条达,可能跟各类消化腺的分泌有关系。肝气条达,则脾升胃降,消化功能正常,一旦肝失条达,可能就会出现脾胃的问题,表现在胃上就是嗳气、胃胀、泛酸,表现在脾上,就会腹胀、腹泻等,这种因为肝的条达出现问题而影响的肠胃疾病,我们叫肝气乘脾。
肝气乘脾的腹泻,还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情志改变方面的特征比较明显。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胸胁胀满、闷闷不乐,甚至有些一生气就会拉肚子。腹泻见到一些情志改变的特征,基本就可以确定为肝气乘脾的证型了。
肝气乘脾导致的腹泻,一定要从肝论治。肝气乘脾导致的腹泻,用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的组成很简单,就四味药:陈皮、白术、白芍、防风这个方子中的防风要重点说说。


防风
防风是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部,味辛、甘,性温,主要功能是解表祛风,胜湿止痉。
由此可见,防风能疏肝,散肝火,舒条达之气,肝升则脾升,脾升则泄止,所以防风能治疗肝气乘脾之泄泻。
陈皮
陈皮大家比较熟悉,很多人喜欢喝陈皮茶。
陈皮又叫橘皮、广陈皮、红皮,是以新会地区的产出最为纯正,价格昂贵,入药则无必要。
陈皮性温,归肺、脾经,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泄泻最直接的原因是脾虚湿滞,下注谷道。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健脾总是没错,脾健则湿运,湿气都运化掉了,自然没有下注谷道的可能,泄泻自然会好。痛泻要方中用陈皮,就是用了陈皮燥湿健脾的功效。

图片


白术
该方中,白术为君药,白术苦而温,补脾燥湿。
白芍
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配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四味药合用,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脾健肝柔,痛泻自然而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