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面肌痉挛的药物,2张表说清楚!

 秋原劲草 2024-05-26 发布于四川

面肌痉挛常用治疗药物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神经疾病,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



面肌痉挛包括典型面肌痉挛非典型面肌痉挛两种:



1)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向下发展累及面频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

2)非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最后累及眼睑及额肌。

临床上非典型面肌痉挛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典型面肌痉挛。面肌痉挛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面肌痉挛虽然大多位于一侧,但双侧面肌痉挛也并非罕见。


面肌痉挛诊断

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对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患者需要借助辅助检查予以明确,包括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卡马西平治疗试验。


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肉毒素注射以及外科手术(微血管减压术)

1
药物治疗

面肌痉挛药物治疗常用于发病初期、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者以及作为术后症状不能缓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治疗可减轻部分患者面肌抽搐症状。对于临床症状轻、药物疗效显著,并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可长期应用。

面肌痉挛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以及地西泮等。

备选药物为苯妥英钠、氯硝安定、巴氯芬、托吡酯、加巴喷丁及氟哌啶醇等。

现将常用药物特点及临床使用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图片


此外,临床使用时需注意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药物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有影响,故可能与多种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现将常见可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归纳如下。

图片

2
肉毒素注射

常用药物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

①主要应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的成年患者。

②当出现疗效下降或严重不良反应时应慎用。

③过敏性体质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止使用。

A型肉毒素的用法及用量:

采用上睑及下睑肌肉多点注射法,即上、下睑的内外侧或外眦部颞侧皮下眼轮匝肌共4或5点。如伴面部、口角抽动还需于面部中、下及颊部肌内注射3点。依病情需要,也可对眉部内外侧、上唇或下颌肌肉进行注射。每点起始量为2.5U/0.1ml。注射1周后有残存痉挛者可追加注射;病情复发者可作原量或加倍量(5.0U/0.1ml)注射。但是,1次注射总剂量应不高于55U,1个月内使用总剂量不高于200U。

约90%以上的患者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有效,1次注射后痉挛症状完全缓解及明显改善的时间为1~8个月,大多集中在3~4个月,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及注射次数的增多,疗效逐渐减退。

两次治疗间隔不应少于3个月,如治疗失败或重复注射后疗效逐步降低,应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因此,肉毒素注射不可能作为长期治疗面肌痉挛的措施。需要指出的是,每次注射后的效果与注射部位选择、注射剂量大小以及注射技术是否熟练等因素密切相关。

A型肉毒素的不良反应:
1)少数患者可出现短暂的症状性干眼、暴露性角膜炎、流泪、畏光、复视、眼下垂、瞬目减少、睑裂闭合不全、不同程度面瘫等,多在3~8周内自然恢复。
2)反复注射肉毒素患者将会出现永久性的眼睑无力、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面部僵硬等体征。

使用A型肉毒素的注意事项:
1)对于发热、急性传染病者、孕妇和12岁以下儿童慎用;
2)在使用A型肉毒素期间禁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此类药物具有神经肌肉接头阻滞作用,可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3)应备有1:1000肾上素,以备过敏反应时急救,注射后应留院内短期观察。

3
微血管减压术

目前公认的观点一致认为,面肌痉挛的病因是血管压迫引起的,微血管减压术就是通过手术解除面神经根部血管颈部对面神经的压迫,并修复面神经局部的影响。

微血管减压术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所以目前是治疗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但是术后无效、复发以及面瘫、听力障碍等并发症仍然是困扰医师和患者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面肌痉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v.19;No.174(11):528-532.
[2]程亚鹏,李涛.面肌痉挛病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7):2128-2131.
[3]李世亭,王旭辉.面肌痉挛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06):481-484.
[4]卡马西平片说明书
[5]奥卡西平片说明书
[6]地西泮片说明书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