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中文名孛儿只斤·忽必烈 主要成就建立元朝,推行一些汉化政策 外文名Хубилай хаан 别名元世祖、Kublai Khan(即“忽必烈汗”,英文中对他的通用称谓)、ᠪᠣᠷᠵᠢᠭᠢᠨ ᠤ ᠬᠣᠪᠢᠯᠠᠢ(传统蒙文)、Боржигины Хубилай(西里尔蒙文) 国籍中国 民族蒙古族[2] 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出生日期1215年9月23日(乙亥年) 所处时代大蒙古国、元朝 逝世日期1294年2月18日(甲午年) 出生地漠北草原 性别男 陵墓起辇谷 逝世地大都宫城紫檀殿 身份可汗、皇帝 庙号世祖[3] 信仰藏传佛教 年号中统(1260年-1264年)、至元(1264年-1294年) 在位35年 1260年5月5日 至 1294年2月18日 妻子察必皇后、奴罕皇后、阔阔伦皇后 子女孛儿只斤·朵儿只、孛儿只斤·真金、赵国大长公主月烈 汗号薛禅汗 尊 号儒教大宗师、薛禅皇帝(国语)、宪天述德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未受)、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1 人物生平潜邸岁月 孛儿只斤·忽必烈生于元太祖十年八月二十八日(1215年9月23日),是铁木真之孙,拖雷的第四子,母亲为唆鲁禾帖尼。
长大后,忽必烈被认为英明睿智,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忽必烈还在潜邸时,就已结识中原文士,熟悉中原汉地的情况。在他的王府中,聚集了一大批以汉族为主的知识分子,成为忽必烈的幕僚。 早在窝阔台大汗时期就已投靠蒙古贵族的汉族知识分子窦默和姚枢等先后被忽必烈招聘重用。窦默为忽必烈讲解三纲五常、正心诚意之说;姚枢为忽必烈讲解儒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忽必烈在和林结识的僧人子聪(后赐名刘秉忠),是一个于书无所不读、论天下事如指掌的人,由于他博学多能,善于出谋划策,深受忽必烈重视。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他向忽必烈上万言策,提出: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 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西京怀仁人赵璧也应召到忽必烈左右。赵璧学习蒙古语,为忽必烈译讲《大学衍义》。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赵璧荐引金朝状元王鹗到忽必烈王府,为忽必烈讲《孝经》、《尚书》、《易经》及儒家的政治学和历史,每夜分,乃罢。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张文廉被子聪推荐到忽必烈王府,被任为王府书记,日见信任。同年,史天泽的幕僚张德辉被忽必烈召见时,推荐了名士元好问等二十余人。 开府金莲川查看全部元宪宗元年(1251年)六月,忽必烈的长兄蒙哥在术赤系的宗王长者拔都的支持下,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是为元宪宗。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军事 [55] ,驻牧于原金桓州附近的金莲川。 在总领漠南前后,忽必烈在延请四方文学之士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号称“金莲川幕府”的谋臣侍从集团。这些人中的汉族成员大都是中州精英和硕德耆儒。他们多数是较长时间留在漠北或漠南金莲川藩邸,一小部分汉地名士或因年迈者旋召旋归,并不久留。此外还有众多出自蒙古、色目,或具有宗教身份的人士。按后人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数种 : 忽必烈对出身、目的不同的“金莲川幕府”及其他应召人员,大抵是礼贤下士,虚己而问,兼容并蓄,不明显地抑此褒彼,以多听多问为主,择其有用有益而从。即使是对个别不友好、不合作者,也不失礼。如有一次,忽必烈召见了被俘北上的南人赵复,希望他作为自己攻南宋的向导,但赵复回答∶“宋,吾父母国也,未有引他人以伐吾父母者。”忽必烈听罢,并未怪罪赵复,也不强迫他入仕蒙古。 “金莲川幕府”的形成,是忽必烈主动吸收汉法,并与中原士大夫实行政治联合的良好开端,在一定程度上也密切了忽必烈和汉地世侯的联系。从长远看,它又为元帝国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方略、社会支持和官员准备。 总领漠南
蒙古宪宗二年(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宋军攻打河南边地。忽必烈请准蒙哥在河南设经略司,蒙哥任命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经略使。6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觐见蒙哥,奉命率军征云南。 蒙古宪宗三年(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蒙哥分赏诸王,忽必烈得到京兆封地。忽必烈建立京兆宣抚司。[4]忽必烈率领大军在六盘山度夏。秋天,大军经过临洮进入藏族地区,到达忒剌(今四川松潘)地方。8月,忽必烈率军从陕西出发,进攻位于今云南等地的大理国;蒙古宪宗四年(南宋宝祐二年、大理天定三年、1254年)1月2日,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投降,忽必烈灭大理国。云南地区并入大蒙古国版图。 蒙古宪宗六年(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忽必烈又增受怀庆路孟州(位于今河南焦作)封地。同年夏天,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为理由,蒙哥正式宣布了攻击南宋的命令。忽必烈势力的发展,引起蒙哥的疑忌。 元世祖像(清人绘)蒙古宪宗七年(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蒙哥命阿蓝答儿等在关中设钩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财赋。阿蓝答儿等从河南经略司、京兆宣抚司的官员中,罗织一百余条罪状,旨在除灭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员,削弱他的势力。十二月,又亲自去朝见蒙哥。蒙哥见忽必烈来朝,相对泣下,要他不必再作表白。 蒙古宪宗八年(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农历七月,蒙哥率大军攻入四川北部,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11月29日,根据蒙哥的旨意,忽必烈在开平东北行祭旗礼,正式出兵启行南下攻宋。蒙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初,蒙哥汗在合州城下攻势受阻。8月2日,忽必烈率军抵达河南汝南,继续向南宋进发,并派命杨惟中、郝经宣抚江淮。蒙古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9月3日,忽必烈统领中路军渡过淮河,攻入南宋境内,随后一路向南,在湖北开辟新的战场,进攻长江中游的鄂州。 |
|
来自: 飞翔eagi56anp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