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明 | 三元梅列的前世今生

 涂明谦 2024-05-26 发布于福建

三元梅列之名由来

涂明谦


大多数人说到梅列,都说梅列得名是因为梅树林列。这就把三明这个地方的历史说得过于浅薄了。
其实一般的三元土著也能说出梅列这个名字出于尾历,到民国其间也仍然有尾历这个名字的存在。后来出于地名雅化的原因,将尾历这个他们认定为不太好听的名字,硬硬拗成了梅列。于是因其地多产梅花而称”这个常见操作就出来了,当然为了把原来的名字打压下去,一般会在后头假假加一句“曾称尾历,后按方言改为梅列”。故布迷雾之下,前一种“梅花”说就变得很可信,而后一种,原本的“尾历”说就很快被刻意的“传播”手段抛弃。
要说清楚尾历与梅列的关系,就不得不从三明市的前身三元县的建立之前的沙县与永安开始说起。

三元和三源

三明之名,是将民国时代的三元县与明溪县两县县域范围基础上,在19567月的合并而成,新建县域最初为三明县,此前此后还经历过多次拼合,我们慢慢来理清。
首先说近的,三元县。
三元之名,来历最不经也最重口味的是龙虎豹”说。
传说:“三元区:相传明时安氏一胎三子,分别称为龙元、虎元、豹元,英杰著名,故称之以三元。
三明三元区一带有自古有安氏居住是真的,但是编故事编成这样是失败的,因为三元在古代有连中三元之说,瞎编的时候完全可以说是因为想“连中三元”,所以起名三元。但一定要弄“龙虎豹”这样像杂志又带有颜色的传说,那也是编造者的偏好过重。当然三元县不会也不该是凭空而来,三元之意有二。
其一是三源。
元代,今天三元区大部归属尾历团,这个尾历团比明代的“都”要大。
《嘉靖沙縣誌》:“二十一都統圖九,距縣四十里有五,元尾歷團。西倉 在二十二都尾歷,倉夫二名,今貯谷二百石有奇。”
而三元,则是当年尾历团之下的一个乡村。
《嘉靖沙縣誌》:“登瀛坊 為舉人鄧福立,在二十二都三元。”
明代中期,三元已经发展成相对大的村庄,人们在提及会将她与尾历并称。
《嘉靖沙縣誌》:“沙之水大溪爲大溪源寧化至新嶺始入縣界洄旋三元尾歴七十里底大洲。汇茂溪則衍迤矌夷渾湛縈渟無復衝激所謂十里平流也。”
清承明制,三元与台镜(台江迳)、历东、馆前、白砂地位齐平的情况,没有变。
《乾隆延平府志》:“二十二都 距縣六十里統圖七一圖無攷二圖無攷三圖臺鏡四圖歷東五圖三元六圖館前七圖白砂。”
由清入民国,三元重要性进一步升高,民国29年之前,三元这个名字全称是沙县第二区三元镇,当时的“镇”就是军镇,级别要比乡高,往往是“县”之下“区”这个级别的核心治所。这个三元镇,应当设于民国,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是在清代。这不太对,清代的时候三元还太小,沙县一带归属建宁镇。建宁镇相当于延平+邵武的一个大军区,与汀州镇平级。所以三元镇应当是民国的军镇建制,我们可以在民国的沙县方志中看到这一部分信息,时间是“护法运动”,也就是福建百姓故老相传的南兵、北兵交战时代。
《民國沙縣誌》:“初十日各處城門俱開惟東門尙閉各舖户始於是日開市所有南軍俱散在高橋夏茂富口洋溪三元梅列等鄉中且有洋口散過來者惟土匪則多方四散十二日原駐之北軍白營長王營長俱率所部往延張司令亦回。”  
至于三元县,今天还能查到的当年福建省府的设县文件记载。
文件内容如此:“查三元镇为沙县第二区署所在地,现在保安处、保安干部人员训练所、县政人员训练所均设该处,兹为便于两训练所学员实习及改善人民食物住宅并其他日常生活,以资别处取法计。......查三元镇地处公路中心,现在机关林立,市廛渐繁,原设沙县第二区署不足以资治理,兹就该区内以三元镇为中心,划出人口万余之各乡村,作为二等特种区署,定名为三元特种区署。”
也就是说,19392月,先设的是三元特种区署。这种特区,是一个县级单位的建制,这可以从他们的请求建县的呈文上看出:“除特区原辖区域外,并将明溪、沙县、永安边区之……划归本县管辖。”
特区直属于福建省政府。特区建立之后领有人口1.2万,这已经近乎一个小县城的规模,但是土地面积则不匹配。于是将沙县、明溪、永安三县中风俗近方便管理的部分划出,成立三元县。成立后的三元县,人口达到了3.4万,这是当年一个小县的规模。1930年代,要知道全中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58座,当年相对繁荣的福州和厦门,此时的人口分别是35万和19万,也是福建唯二10万人口以上城市。所以三元县这样一个山区小县,3.4万人口,算很是繁盛了。
所以有必要对三元镇这个三元进行解释。
在闽西“元”往往是直指本“”的,比如从汀州到延平,但凡你遇到名为元坑的地方,都应当自觉把这个“元”字回复为“”字理解,这里一定是一条溪流的源头山坑,不是“建立于元旦”,不是“建立于元代”,更不是“元氏居住”。
所以这个地方是否有三源?有的。
一源,是从西北而东南,于马山与莲花山之间从北注入的台溪。今天三明台江医院的“台江”二字中台字就是来自台溪,江字来自双江,与福州台江无关。台字在三明一带用于溪水不止一处,比如永安有小苔溪,尤溪有台溪。有些写作苔溪,说是青苔很多,试问哪条溪没有青苔?台溪之台,应当是来自古音“太”或者“大”字,即指大溪。会写成台字,有可能是受到闽南移民的影响,当然客家方言也说成这个音。台湾的台,也来自同一个意思,台风即指大风,台湾即指避大风之湾。也有人说台溪是因为发源于紫云台岭,紫云台三字就不能这样连起来读了,因为是紫云和台(大)岭,也可以直接写成紫云岭,而大岭指的往往是可以作界山的那种巨大山岭,或者是风水上可以作为一个县的靠山或者朝山的巨大山岭。台江之名至少明代中前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可以在嘉靖沙县方志中找到。
《嘉靖沙縣誌》:“横龍渡 在二十二都管前渡 在二十二都杉口渡 在二十三都荆村渡 在二十三都臺鏡渡 在二十二都。”
二源,是从东南而西北,于南山与文笔顶之间从南注入的东牙溪。东牙溪上游的东牙溪水库是今天三明市区30万居民的饮用水来源。
三源,是自西南向东北的沙溪,这是闽江一条重要干流,从永安开始到沙溪口,这一河段称为沙溪
古人并不能精准判断哪个是主哪个是次,不过他们确实会在今天三明火车站以上不到五里的范围内看到台溪、东牙、沙溪三溪源流合一的现象,这个区域古代也叫会龙山”,是宋代沙县龙山乡的辖地和核心治所所在,今天会龙山之名已经在民间失落,不过小地名还在,荆西与黄砂之间还有一个叫龙井的小村,即是当年会龙山的最后遗留。会龙山广大,从黄沙溪到台溪之间的山都算是。唐宋的乡,差不多有今天的大半个县的大小,有些甚至超过一个小县。所谓会龙就是汇龙,龙就是山龙,也就是诸溪交汇之处,所以此地称三元(源),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同时,在周边也大量存在有以“源”命名的地名。比如陈大镇,陈是陈墩,大则是大源。在瑞云山下还有高源。在岩前有黄龙源,还有富源,在楼前则有楼源,在忠山东北部还有曹源。而在永安有曹远镇,其实也是曹源,这些往往都指曹溪之源。永安的大湖镇还有坑源,安砂与曹远之间还有富溪源。我并未也无法将以“源”命名的三明地名穷尽,但是很肯定,数量巨大,因为这些“源”就是沙溪河和下游闽江的真正来源
所以三元即是三源,这点基本可以不证而自明了。

其二,为何是从三元镇升为三元县呢?其实当时与三元并列的还有梅列啊,梅列的级别其实比三元只高不低的,为何不叫梅列呢?我们仍看民国沙县方志。
《民國沙縣誌》二十二都 二十二都即元尾歷團地東北界二十一都西為二十三都南為二十四都大村幾千家小亦不下數百皆據水為麗井里臚列巍然巨鎭士敦詩禮農務稼穡女工織紝俗樸而勤治生田瘠而力糞壤早作夜息俗使然也舊苦寇虐今亦銷歇其地僻壤方隅齊氏氣味亦頗相同不能悉也惟人文甲於西溪麥豆蠟果絹布為各都之冠饒有餘利云圖七距縣七十里村六臺溪 二十一都白砂 二十一都界二村在溪北歷東 二十一都徐枋界三元 二十三都荆村界館前相對坑 上四村在溪南  
解读这一段文字。今天三明市区的核心区域就是当年沙县二十二都的地域所在,这个区域从宋元时代开始就叫尾历,元代就出现了正式的建制之名,尾历团。台溪村,就是今天台江村,白砂,则是今天白坑到火车站,也就是今天的白沙街道区域。这两个村在“溪北”,也就是今天沙溪河的西面,古人把沙溪从西汇入闽江之前,看作大势东西走向,简单划分就是南岸与北岸,其实现实方位会更复杂。还有四村在“溪南”。历东就是列东,与今天的列西相对的区域,徐枋就是徐坊,即为今天的徐碧。三元,与荆村交界,荆村就是今天荆东荆西所在,也是三明学院的主区所在,所以我们大体能推断当年的三元村应当是今天城关到华昌中学一带。而馆前,则是驿馆之前,这个驿馆就是古代的驿站,驿站系统由:驿、馆、铺、店、亭组成。馆前的驿站所在应当是今天富兴堡所在,为何是富兴堡呢?因为古代堡与铺两字是相通的。相对坑,今天找不到了,只找到了一个注册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沙洲路的“三明市相对坑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想必他们的林权所在地或者驻地就是历史上相对坑村的所在。
《嘉靖沙縣誌》:“鳯翥坊 知縣葉中聚為舉人陳與建立。鴻臚坊 知縣徐瓉為鳴賛魏文紳建立。旌義坊 知縣左聰為義民魏宗純立。三坊在二十二都歷東。登瀛坊 為舉人鄧福立,在二十二都三元。”
从史料上看,三元与历东(列东)的历史是一样长的,但从元代称谓上看,当时尾历是大于三元的,三元是尾历的一部分,地位与历东、历西是对等的。直到清末民国之后,三元才以军镇的方式作为尾历区域的治所,最后以三元之名取代尾历。但区域的百姓应当仍然是认“梅列”这样的称谓的,这也是为何后来三明市区设立三元与梅列二区的原因。
所以三元之名如果不是仅只从三元村和三元镇的历史发展上进行解读,就可以有第二种解读,即建县时当然也考虑到了沿用三元的另一种必要,那就是从周边诸县沙县、明溪、永安,切下了很多乡镇拼合而来。因为三县身上各切一块,所以来源有三,故称三元,亦即三源,这表示不忘本源。
所以我们有必要把这三源也说一下。首先是明溪,我们可以从明溪方志上看到这一段。
《民國明溪縣誌》:“二十九年 復奉令將縣東之巖前吉口一帶鄉村劃歸新設之三元縣管轄。”
具体是哪些地方呢?五保之地。
《民國明溪縣誌》:“按明邑原分三區九鄕九十保。民國二十九年六月間,溪口鄕之吉口、吉溪、嚴上、嚴下、烏龍等五保,已轄歸三元縣管轄。”
岩前、溪口,其实就是吉溪流域靠近下游的河川之地。今天这一块的主体即是岩前镇。
2024年为止,岩前下辖:阳岩社区、吉口社区、岩前村、吉口村、乌龙村、下寨村、星桥村、欧坑村、增坊村、白叶坑村、眉山村、富源村、忠山村、横坑村,一共是12行政村,2个社区。
为什么有必要说一下岩前呢?
因为岩前这个地方的归属,涉及到了三元县到三明县最后到三明市的变化。岩前这个地方,历史上是归属明溪县的,自明代以来全称应当是福建省汀州府归化县。归化县在民国期间改的名字,叫明溪。“宁化清流归化,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至少到1933年为止,还叫归化,之后称明溪。称明溪后6年,1939年,岩前划入三元县。1949年后,到1956年之前,三元县是归属永安专员公署的。1956年,明溪与三元县合并,称三明县,隶属南平专员公署。1959年,三明县与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合并,成立了三明人民公社。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的领导当时兼任省重工业厅厅长,这相当于一个县级单位合并了一个厅级单位,所以三明人民公社的级别显然提升了。所以19605月,国务院会议通过设立三明市,张维兹为第一任市长。这个时候的三明市领有一市一县,市即原本的三元县,县则原本的明溪县,不过这个时候这一市一县都没有再叫原本的名字,而是叫三明市和三明县,明溪县使用了三明县的名字!!此时的岩前,又划回了三明县,也就是明溪县。1963年,岩前划给三明市,也就是三元县。1964年,三明县重新改回明溪县。岩前的归属,与三明、三元、明溪的关系非常密切,故而我们有必要理清一下这段历史。
今天岩前镇中有一部分还是从民国永安县划出,这便说一下民国永安县划给三元的村庄。民国29从永安划出忠山、增坊、星桥、眉山、楼前、发凉峰、西凉、龙安、清溪、小松洋等地,用于建设三元县。大体是今天,岩前镇部分、莘口镇全部、中村乡全部这些区域。剩下区域就是从沙县划入三元县的,这些区域就很清晰了,今天三明市荆西、三元、台江、列东、列西、徐碧、城关、洋溪镇及陈大镇这些区域,则都是从沙县划来。
说完了三元,再说梅列吧。

梅列和尾历

我们从古藉中可以看到梅列的名字,其实是从尾历之名雅化、变化而来。最早见于明代中前期方志。
《嘉靖延平府志》:“二十一 统圖九,距縣四十五里,元尾歷團。”
而明代的沙县方志则更详细。
《嘉靖沙縣誌》:“坊都 宋制為鄉三曰新昌翔鵉龍山統里八曰洛陽感義化劍禮賔歸仁崇仁懐思姜安逮元拆里為三十二團曰牛溪楊溪下水元下水口崇善儀奉忠義下石善居善硤兴、善寧善㷌下仁上仁蘆元耆甘仁化尾歷忠義上獲下一上一上水元文徳下文徳上金沙上金沙下水南忠村水源。”  
今天三元区就是宋代沙县的龙山乡旧地,核心区域就是尾历。
至迟到明代中前期,尾历就已经是区域中心了,这在明代延平方志中也有记载。
《嘉靖延平府志》:“沙縣五 大 在縣治大街。洛陽口 在縣東八都。又名衙前。尾歴水東 在二十二都。尾歷水西 在二十一都。上二市,俱縣治西。高沙 在縣治東五都,高沙舖。”
同时尾历所处的位置正是沙县与永安之间,自隋唐开发闽江上游的沙溪以来,此地是上下沙溪的必经之路。清代的国史中也记载了尾历,这是个驿站,自明至清,一直是。
《大清會典圖》:“普賢山棗嶺諸水東北流為西霞坂水折西北來注之折北至尾歷鋪。”
尾历指的是今天三明主城区的全区域,不仅是列东列西的区域,而尾历铺具体所指则是今天城关所在的区域,也就是历史上的馆前,更接近明清的三元村。
什么时候尾历变成梅列的呢?清末。我们可以从民国方志中看到尾历和梅列两个写法并用的情况。
《民國沙縣誌》:“烈女传 鄧氏 尾歷吳尙齊妻鄧氏 梅列魏秀榮妻以上俱前清道光志。”
所以可以肯定,梅列之名是清末由尾历雅化而来。
那就有一个问题了,尾历是什么意思?我们还得从驿站的记录中去寻找这个史料中算是极小的地名。
《民國沙縣誌》:“歷山公館 在二十二都尾歷,嘉靖六年建,俱離城六十里。”
这本地方志是梁伯蔭主持修,由羅克涵主纂的,编修于民國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这次编修早于闽西北诸县,汀州、龙岩诸县则因土地革命的原因,基本都推迟到了民国三十八年之后,也就是1939年前后。这本志书转抄内容应当是清代的沙县方志,所以对当地地名的论述还是可信的。所以二十二都的馆前村之名,来自明代建立的历山公馆,而这个公馆的命名又来自当地“历山”之名。
历山这个地名可以在明代的方志中找到。
《嘉靖沙縣誌》:“謝祐 白水村人移居歷山嘗從劍浦黄裳游後師事薩眞人遂精道術延祐二年卒鄕人立祠祀之有所禱其應之如響。”
可能读者要问,你如何知道这个历山不是中原那个历山,不是“大舜耕历山”的那个历山?当然不是那个历山,这个历山还就是在三元区。我们可以再参看清代的延平方志,这位谢祐和历山就更清晰了。
《乾隆延平府志》:“謝祐 沙縣白水村人移居歷山誓從黄裳學宋元豐五年從裳守泉州裳遣持書至建寧遇異人於水晶宫留愁三日授以金符玉册歸逐體骨不几復師事薩眞人彌精道術元祐二年化去鄕人立祠祀之凡旱灾水疫禱之輒應紹興九年民具靈上聞勅封顯烈尊王淳熙間賜廟額曰正順。”
今天这个正顺庙,仍然是三明最古老的庙宇之一,自宋以来,香火不断。而正顺庙所在正是历山所在,换而言之,尾历,就是历山之尾,历山是永安与沙县之间的一座大山,核心区域就在今天三元区。
那为什么叫历山呢?历是什么意思呢?
由于这个地名有些奇怪,所以我们有必要找一下周边是否还有这一类的地名,以作参照。
果然是的有的。
三明市沙县区富口镇下有一个叫横历的村庄,同在沙县区的夏茂镇,还有一个叫黄历的村庄,三明市永安市下属槐南镇有一个叫皇历的村庄,而在永安市的南郊燕南街道有一个叫黄历的村庄。
这些地方保留了唐宋以来的地名称谓,虽然黄历横历皇历看起来很不一样,其实应当都是横历的变形,因为闽音、古语,横客家话发vong音或vang,粤语发waang4,这个发音和王、黄、皇wong2,非常接近,所以横的意思,就是河流或者山谷与本区域内更大的河川走向不同,横出。那么我们的尾历所在的历山区域是不是也横出呢?
是的,也横出。

《乾隆延平府志》:“横龍渡 元渡 臺鏡頭渡 館前渡 以上四渡俱在二十二都。”
什么是横龙?溪谷与山脉走向在此横出,就是会龙山之后,沙溪河在此洄旋转向东北,是为横龙。这个横龙渡的位置大体就在今天梅列。
在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街道车湾村之下有小地名黄历坵,大的河川走向是南北向,河水由北向南汇入锦江丹霞水库,而这个黄历坵所在的河谷则是东西走向。所以我猜南方闽越粤各处叫黄历的地名,可能都是横历误写而来。
所以历字在以上横历的解读中,已经能看出,大体是一种地形。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历字在辞书中翻找一下。
辞书中,历的写法不少:曆、歷、曆、歷、厤、壢、櫪、历、厯、歴。
显然这是一个会意字,上头有厂,这代表岩石上出,中间有林,代表植被,下头有止,代表有很难通行的道路,但这个道路可能是捷径。这显然是一个代表了时间与空间的文字,所以最后会有历史、历劫、历险、资历、学历、履历这样的词语派生,同样是强调经历的时间与空间。
《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中有:“径庭历级,非礼也。”
这是说孔子的某个非礼的行为,为了堵人他从庭中横绝而过,走的是捷径,所以非礼。
那么在水运未开发之前,人们走的可能是山路,水路开发之后,这些可以横绝而过”的就是捷径了。所以这个历有没可能是一种道路呢?一种捷径一样的道路呢?
因为我找不到说永安话或者三元话的土著,只好用客家话来解,在古代这两区域有交流,古音应当差不太远。客家话里历这个字梅县发lak8,四县腔发lit8,而汀州北部客家话则发lak8,汀州南部客家话发lok8,大体如此。大多数时候是指沟壑。用汀南客家话来组词造句:屋顶的瓦面坑坑历历(hanghangloklok涝)。汀州北部客家话造句:这个人很坏,做事历历横(laklakvang)。在客家话里,这个历lak或者lok),都代表坑洞,或者是坑洞不平引申的让人不舒服。
所以这个字也有异体字写法,加提土旁,坜。
《集韵·入声·锡韵》:“坜,也。
这在台湾的地名用字中用得多,比如中坜、内坜。台湾曾为福建一府,即福建省台湾府,开发台湾的居民大多是福建人,故而台湾地名用字无外乎来自闽南话和客家话两源,所以我们大体可以肯定台湾的这个坜,也是坑的意思,与客家话一致。
所以用这个来解释古代延平府的一些地名是可以的,比如丁历和大历。
《嘉靖延平府志》:“丁歷 在夀巖里大暦鎮之北。”
这个地方在今天南平市顺昌县的大历镇,这个大历周边有很多山坑,但大历是最大的那个山坑”。
所以尾历和历山,其实就是指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山坑横断,水从中间流过。从列东和列西的称谓上看,这个列即历,就是指此段沙溪。溪谷低下去的部分为坜,而两岸无法逾越的为山,所以合而称历山。尾历即是历山之尾。今天我们沿闽江溯水而上,过了延平进入三明市,沿着沙溪河一路过沙县,到永安去,会发现公路两边都是群山,进入城市也会发现城市大多在河谷中少有的一点平地上展开。沙县还会平一点,三明和永安今天的城市20世纪新设之厂矿单位大多是在江岸两边的山上掏出来的平地,可以想象在没有机械的古代,这些地方只能靠人力和自然力,人力当然是有限的,自然力则是崩山一类的,自然形成江两岸的台地,这些台地如果不能连片,那就是坪,如果连成小片那就是坑,连成大片,那就是坜。我只是出于猜想啊,没有实据,就是这个坜有没有可能是指安砂九龙之下从浮流司直到沙县的所有河谷平地的集合呢?
《民國沙縣誌》:“區域 縣在故延平府西是為六邑之中城在九都又為四境之中維以崇山界以大溪鄉村紛錯夾溪而布或分或合各有定所。”
坑与坜在闽西北是并称的事物,都指或大或小的山坑,而坑和坜的使用不同,则应当是不同时期涌入的移民所用的地名称谓的变化,大体这些地名的使用演进中,即有一个三明形成的过程。所以常听人说散装的三明”,似乎在说三明的文化年份短浅,那看来是对三明市从沙县到永安这一段肇始于秦汉,开发于隋唐闽越故地了解不够深,而看起来“散装”,其实是文化多元,客家、闽南、闽北诸多文化在此组装,形成足以代表福建重工文化的文明之邦

本文图片都来自三明陈宇樟先生,感谢再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