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实下虚,如何处理?

 昵称51657969 2024-05-26 发布于山西
我们在辨证时常常会发现许多患者的体证是'上实下虚,血不下行,'下行为顺,上行为逆,要得到疗效,必须引血下行。我们刮拭右尺泽,左心包,导引解结,如治腰部伤痛、脸部疮痬、腿部疽痈等。其方义具出自《内经·三部九候论》:“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所谓“上实下虚”,是形容经脉堵塞以后,则堵塞的近端必然发生壅堵,即谓之上实,而堵塞的远端则必然显得空旷,即谓之下虚。其实就是指心脏近端有脉搏跳动,而心脏远端没有脉搏跳动的病症。比如人迎颈动脉有搏动,而足背趺阳脉无搏动,这在理论上就得解释为阳明经脉的阻塞不通,而治疗这种病症的唯一手段,就是“视而泻之”,也就是刺泻其皮部的结络脉,这是古人最主要的“解结”方式。

《灵枢经·根结》: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此所谓“脉有所结而不通”,是从病理的角度而言,乃谓脉管中发生了栓塞,导致血液的流动受阻,于是就会发生脉搏结代(即脉搏间歇)的病症。

这里所谓的“不通者取之少阴”,并不是说针刺舌下的廉泉。盖廉泉作为少阴之结的意义只在于明确血脉系统的发源,然而血脉系统的真正源头其实是皮肤表层的三百六十五络脉,故“廉泉”其实是全部络脉的总代表,则“取之少阴”其实就是取全身血络的意思,所以才会说“有结者皆取之”。《刺节真邪》:“取廉泉者,血变而止。”故对少阴病的治疗,也只以疏通络脉为主,这里显然是刺泄血络的意思。

所谓“不足”,仍然是强调“气不足而生病”的意思。因为“脉有所结而不通”这种病,属于慢性迁延性疾病,归根结底在于其人的阳气不足,并且是在太阳病和阳明病反复发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所致,故对于少阴病的治疗,除了刺泻全身的血络,还需要补益阳气才行。

课程回顾

为何上实下虚要刮左心包右尺泽?

图片

刮痧请联系尚先堂客服预约,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图片

苏州尚先堂 | 无锡尚先堂

中医六法,砭法为一

以通为治,涤荡化瘀

内外妇儿,砭调诸疾

专于外治,无药而愈

李氏砭法,

绿色安全有效的中医非药物疗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