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27岁掌握四国语言,进入欧美大公司工作

 千面凡君 2024-05-26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887位真人故事
我是一名90后女孩,出生在比较传统、封闭的地方。作为女生,不出意外,会按照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的路线,过着普通的生活。
但人生中总是会有一些意外。初中的时候,我爱上了英语,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我努力学习外语,自己申请去韩国留学,之后又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学校和日本名校合作的双学位项目。
毕业后,我选择留在日本,找工作的时候,我作为新毕业生和一个工作五年的日本人竞争一个岗位。当时猎头都有些担心我,我内心也有些认怂,但是最终我还是努力去准备面试,最后成功入职了。猎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惊掉了下巴。
她不知道的是,我从来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制,而且遇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会积极争取。

(我到新加坡旅游)
01
1997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妈妈非常注重培养我和外界的交流,在那个电影院没有普及的年代,她就花钱给我租来了《哈利波特》、《小鬼当家》等英文电影。在这种启蒙下,英文文化在我心中种下了种子。
后来,妈妈又给我报了英语培训班,课堂上播放的泰勒·斯威夫特和Lady Gaga的歌曲,触动了我的灵魂。原来,女性可以这么自由又有力量。从那以后,我迷上了唱英语歌曲。这种兴趣为我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上了高中,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我更加了解自己,也更清楚自己的目标,对自上而下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疑。
当时,英语老师要求我们把阅读理解的每一个问题,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都划线,但是对我来说这是浪费时间。因为我都能看懂,不懂老师为什么还这样要求,无差别、一刀切让我感受不到尊重。

(和外国朋友一起旅游)
她发现我没划线之后,不管我的题有没有做对,只问我为什么不划线?
我反问:“我已经可以做对了,为什么要划?这是浪费时间。”
我的回答震惊了全班同学,“喔”的声音贯穿教室。老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她很生气,觉得我不听话,就让我站到教室最后面。
“老师,您总不能让我一直站着吧。您得有个条件,假如我达到了这个条件,您就让我坐下。”
她答应了,说只要我考进全班前十,就让我坐下。
站了一个学期之后,我从全班二十多名考到全班第五,我有资格坐下听课,而且不用再按照她的要求划线了。
这次成功反抗为我坚定的性格奠定了基础,坚定地舍弃自己不想要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探索自己喜欢的东西。

(小岛骑车旅行)
高考之后,我选择了英语专业。原因很简单,一是我的英语成绩常年第一,这个专业可以继续发挥我的特长;二是我相信英语可以带领我通向更广阔的平台。
大学期间,我迷上k-pop(韩国流行音乐),用了一年的时间拿到了韩语高级,之后我还申请了去韩国做交换生。
交换留学的时候过得非常快乐,学业压力不大,也没到思考就业的年纪,可以尽情享受自己喜欢的k-pop文化。
结束交换之后,我开始了实习生涯。

(韩国交换留学)
02
这时候,家人们给了我很重要的指导。当时有家人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帮我参谋,发现互联网公司的英语编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就开始往这个方向申请。
我的第一份实习在Sou狗,主要负责升级输入法的英文联想功能。举个例子,用户输入“I want”(我想要),输入法就会联想后面的单词。
要做好这个联想输入的功能,需要输入大量的语言材料,分析在I want 后面哪些单词出现频率更高,从而增强推荐功能。
这份工作看似枯燥,但是很锻炼人。大量搜集并分析语言材料给我打下了夯实的数据分析基础,也培养了在商业活动中如何运用数据分析的意识。
第二份实习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是以研究为主。我负责的是微软小英,这是一个聚焦于帮助用户改善英语口语和写作的GZH。一方面需要编辑大量的语言材料库,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数据分析中国用户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整体来说,两份实习工作都增加了我的商业知识和数据分析的实践经验。

(韩国国际青年会谈中国代表)
03
快毕业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出国深造。由于家里不能给予太多的经济支持,于是我自学了雅思,自己申请。对自己负责的意识让我全力以赴,最终申请到了韩国延世大学的英语项目。
韩国的学习氛围很卷。我所在的国际贸易与金融项目,不是英语特别流利的韩国学生,就是世界名校的学生,想要拿到全奖是非常难的。
经过努力,我拿到一些奖学金,但不是全奖,缓解不了我的经济困难,所以需要边打工边读书。
由于我学习成绩还不错,就入选了研究助理。工作内容和我的学业相关,也没有普通打工那么累。除此之外,我还应聘了学校宿舍的管理员,因为管理员可以免费住宿,也有补贴,又缓解了一部分经济压力。

(韩服体验)
04
在延世大学的第二个学期,疫情暴发了。
那段时间,作为中国人很难在韩国买到口罩,我几乎宅了一年。一开始是比较孤独的,毕竟没有疫情时,韩国的活动很丰富,有很多精彩的街头表演,晚上N轮的烤肉party。
疫情暴发后,这些都停止了,我只能让自己有更多的事情做。在那个出不了门的时期,就是投入学习。
机缘巧合,我了解到延世大学和日本庆应大学合作的双学位项目。这个项目只要申请成功之后,学费全免,同时每个月还会发放大约6000元的生活费。
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吸引力,如果申请成功,就可以不再受经济压力的影响,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
于是,我马上付诸行动,开始了项目申请。

(日本庆应大学毕业)
双学位项目申请者众多,为什么我卷过了那些不睡觉的韩国人和英语母语者呢?
其实很多人申请出国留学,只是想要拿一个硕士学位,并没有对自己的职业进行清晰地规划。有些只想进名校,并没有太多去关注自己真正要学的东西。
相比之下,我带着清晰的目标,认真研究了相关的细分专业,结合我的大学期间的实习,决定选择庆应的数据分析和管理。
我还研究了日本这个产业的现状,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是落后的,所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我在中国的实习经验和在韩国学到的知识,正好和日本数字化发展趋势匹配的,这无疑是我巨大的优势。
我成为延世大学国际大学院第一个拿到日本庆应大学双学位录取的中国人。

(和服体验)
05
顺利毕业后,我选择留在了日本。我喜欢国际化的氛围,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人聚在一起,不会有人用单一的价值观衡量一个人,公司也不会用一套蛮横的行动标准要求每个人。
互相包容、互相尊重,这样的环境让我感到很舒适。
对我来说,日本没有那么卷。只要正常找份工作,不需要多用力日子就能过得不错。而韩国不仅卷,还很需要拼父辈资源,这并不是我的优势。
生活方面,跟韩国相比,花一样的钱在日本能体验到更好的服务。
还有很重要的是我在日本的人际关系。导师知道我经济困难,经常推荐我去大厂做项目;日本的朋友也给了我很多支持。
虽然日本女性地位不高,但是只要不和传统日本人打交道,就不是大问题。如果工作中遇到这种人,就事论事就好,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日本日常餐厅)
决定留在日本后,我开启了寻找工作之路。
作为一个以英语为主的学生,在日本找工作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日语水平。虽然国际企业可以用英语,但是日本这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很多国际企业在日本的活动语言也都是日语。
所以,我就开始自学日语,达到一定水平后准备日文的面试稿。学习过程中,不断和我的日本朋友练习改进,通过这些方法,仅用了4个月,我的日语水平就达到了N2级。
其实,我心态也比较好,把日语面试当成上课,自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经过几百封简历投递和数不清的面试,我顺利进入了一家日资氛围浓厚的公司。
但是入职之后,却发现公司的氛围不太适合我。
举个例子,日本工作需要提前很久做计划,即使是信息技术行业大多也是瀑布式开发,这种工作方式导致前期要写非常多的文档,后期代码质量差,时间成本非常高。
最后,我选择了辞职。

(休假去菲律宾旅游)
06
紧接着,我面试了一家全球保险公司在日本的分公司。一面是英语交流,我没问题,顺利通过了,二面要用到日语。
当时,猎头向我透露,一起竞争的是一个工作经验5年的日本人。
我作为一个刚毕业几个月的外国人,日语还只有N2,是否还要继续面试呢?即使内心很怂,但表面还是自信地说:“我要继续面试。”
结果很让人意外。公司原来只招一个人,并且定了那个日本人,但是很看好我,就决定招两个人,给了我初级的工作机会。
不仅我惊呆了,猎头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和她的同事也都惊呆了。
我的勇敢和自信又帮了我一次。如果因为害怕放弃尝试的话,我就和这个机会失之交臂了,也不可能有这么丰富多彩的经历。

(日常生活)
我担任这家公司的商业分析。当前对我来说最有挑战的是,要了解日本这个民族的消费习惯和购买方式,来增加我们产品的成交量。
除了主业以外,我现在还做日韩留学和日本英语就业咨询。
我不是那种看绩点或者看社科论文数量的人,这些虽然重要但是并不是关键。我更多关注的是这个学生的兴趣点和她要申请的项目有没有可以结合的地方。
我之前帮助过一个学弟申请延世大学的项目。他绩点比较低,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要申请什么,学什么专业,只是想进这个项目增加资历和经验。
我跟他沟通完之后,敏锐地捕捉到一个他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优势——文化对比类自媒体。他在这方面兴趣浓厚,他的自媒体账号分享的日韩文化、亚洲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比,吸引了很多粉丝。
结合他的兴趣点和我对日韩项目的了解,建议他走社科研究的领域。最后他也成功申请上项目。
我还帮助了很多想在日本用英语工作的人,能够帮助一些学弟学妹实现梦想,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意义又更丰富了。
27岁,我做了很多尝试,也会继续做更多的尝试,我不会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将继续畅游在我的人生旷野之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